谭 波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重庆 401520)
目前,国内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仍存在诸多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重技术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重“教”法轻“学”法等问题 ,所培养的人才不能达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在传统的旅游管理教学结构中多偏重学科基础课程 ,偏重学术性知识的传授 ,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在技能传授和知识的实用性方面则比较欠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把“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就是要以这种协作、共建、共享的合作方式 ,以旅游管理产业利益直接相关方为主体 ,包括地方政府、高等院校、旅游企业、科研中心等机构,彼此进行深层次的政用产学研合作 ,共同培养专业视野广阔、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政用产学研”是一种创新合作的系统工程,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等元素的系统组合,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及创新环境与最终用户的对接与耦合,是对产学研结合在认识上、实践上的又一次深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形态的演变,政府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和政策引导中的作用以及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1]从学校方面来讲,政用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各主体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育与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指的是以高校作为项目实施主体的创新人才培养 ,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逻辑内涵延伸 ,体现着高校终身教育的一个本质要求 ,即: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有效克服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弊端的前提下,进行深化改革后创新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模式,或简称能力素质发展培养模式 ,属于我国终身教育培养模式的一个子集。是以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素质为培养宗旨,面向高校学生或其他人员进行的创新能力教育。
“政用产学研”与协同创新型的人才培养体系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是“政用产学研”人才培养结构模型中的核心环节。如图1 所示。随着高校办学功能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不断延伸 ,大学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政用产学研”合作模式就是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只有培养出一批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同创新人才,才能为”政用产学研”系统工程的合作发展提供新的能量。
图1 “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结构图
从当前国家大局角度来看,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缺乏优质劳动力,而当前阶段我国国内旅游业正在迅猛发展,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相关行业需要大量旅游专业人才,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学生本应就业前景广阔。但旅游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供需脱节现象,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选择酒店、旅行社等传统旅游企业就业人数逐渐减少,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更愿意从事旅游教师、考研、或其他行业,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偏,“有业不就”的现象十分突出。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正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就业局面。
究其原因,当前国内的旅游高等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中国传统高等教育模式,旅游高等教育体制落后,学校还是依据学生的专业分数水平来进行选拔和培养,在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偏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培养,忽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实际情况脱轨,导致旅游人才培养不能充分适应市场需求,学生本科毕业后不能立即适应行业工作。同时课堂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也频频发生。人才培养目标没有顺应国家政策导向,不能为地方经济服务,课程等设置上面还存在一定的知识盲目性,专业课程中的设置目标缺乏系统科学性,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系统性差,课程中综合基础性、理论性知识课程所占比例太多,实践性理论课程比例较少。大学生虽然需要具有高素质、高学历,但是由于缺乏实践工作经验,思想上还欠成熟,培养一个优秀大学生的人力成本也比较高,企业也会吝惜大量用人成本,所以很多大型旅游企业在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时就会显现较强的就业功利性和就业短期性,迫切需要一批能立即上岗,操作技能较强的“熟练工”。
虽然目前旅游院校与企业及政府部门之间存在合作意识,但是各部门间的合作程度不够深入、产学研转化率低等问题也比较明显。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需的人才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校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在合作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方面还比较欠缺,旅游专业毕业生对于社会的发展及需求不了解,缺少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的能力,就业者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胜任力不强,最终导致对口就业率低,就业难等社会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员工没有能力胜任工作,自然不愿意招收,作为营利机构,企业也会考虑时间、培训成本等问题。这样的恶性循环既不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也会导致企业的发展缓慢。这就迫切需要培育出旅游管理专业“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缩短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就业差距,满足社会需求,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对于高校来说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然而,在我国高校中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表现得还不够鲜明,虽突出了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专业性等一系列关键词,但专业发展方向泛而不专,虽然一直在积极探索“专业+管理”、“专业+外语”、专业实践项目、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等人才培养特色模式。但这些模式和同类院校旅游专业相似度高,还是多偏重于追求人才培养的通用性和高大上,对于立足地方、服务急需等方面仍然考虑不足。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没有足够重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特色,未与当地经济发展产业链融合,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造成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与企业需求不符,无法满足区域及行业发展,导致人才“结构性失衡”。
旅游业发展得如此迅速,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院校普遍认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综合性知识及能力,以达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从目标定位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现在更加着重于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的、知识面广的综合性人才。但这样的定位容易造成行业内通用型人才泛滥,专项型人才缺失的局面。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高,现代旅游企业的管理岗位提供的职位有限,太注重共性能力培养的高标准定位可能造成学生在就业初期对自己的期望过高,导致眼高手低,毕业后不愿意从事基层工作的情况,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率。其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存在制定不明确、泛而不精的问题,且人才培养模式趋于同质化,专业特色不够鲜明,与行业所需的“以专取胜,以博见长”相差较大。概括性的知识原理与大众化的操作技能结构,无法对接行业领域所需的“高、尖、新”专项人才的不同类型,“专业细分”和“宽口径培养”之间的关系处理得还不够好。所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须注重行业需求,在强化旅游行业通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所学课程较杂,大致可分为综合素质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训课程等。综合素质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重在丰富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训课程则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但由于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加上旅游管理与其他学科交叉点较多,在课程设置时牵涉内容广,课程内容复杂,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略显混乱,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钻研度造成了困难,使学生缺乏具备竞争力的核心素质。再者,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是以学科体系而不是以技术体系为依据来设置,未能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岗位技术能力”的目标,再加上大部分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技能,后来在课程体系的修订过程中虽加入了大量实践环节,但在真正的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并没有有效深入,具体成效还不够明显。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明显不足,专业教育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创新性理念滞后严重。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与制约,灌输式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缺乏创新理念,探索问题和主动研究问题的意识薄弱,以致大多数学生在实践与创新方面的积极性不高。
第二,学生创新性能力滞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创新意识,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与经验,在成功与失败中看得不够透彻,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前进的动力,这是被动教育存在的弊端。加上多数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未受过创新创业培训,只能从理论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虽然学校偶尔会进行创新性讲座,但学生周边的创新创业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在学生的创新教育这块显得明显不足。
第三,学生能够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少。与理论教学相比,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是实践教学开展的需要,但是实施起来相对困难。因为创新型项目总量少,参赛机会和名额有一定限制,参与的机会不多且难度较高,很难大规模地组织学生参与。而且学生参与意识薄弱,在机会与机遇有限的情况下,大多数学校没有进行系统的操作与管理,使得创新型活动零零散散。但创新能力在旅游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对这方面的需求也在大大增加。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思维模式的转变,打破传统的被动式教育,开拓新的教学模式与创新型领域,系统地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包括企业人员到校上课、学生前往企业见习、实习等,虽合作形式多种多样,但从企业的反馈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来看,前景并不乐观。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本质是以营利为目的。在校企合作中,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部分企业,主要是想通过学校输送人才,利用学生的廉价劳动力来获利,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校企合作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也没有主动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所以,如何提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感,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是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2-3]。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评价机制还是以传统的课程考评成绩为基础,在考核的形式和内容上,与旅游企业的实际需求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对学生能力考核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在评价方法上,主要以分数高低而不是学习过程、学习能力来判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和标准,造成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现象严重,缺乏活学活用的能力;在评价主体上,主要是教师及辅导员进行考核,以学校意见为主,行业企业并未参与共同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比如对学生的毕业论文,理论研究占多数,与市场相结合的应用创新少,这些都有悖于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现今,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特性,改革和创新被当作首要任务。总结起来,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就是培养模式的调整与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以明确的专业定位校正培养目标,既要特色鲜明,又要立意高远。旅游管理专业定位主要由专业的建设、发展、特色及服务的目标群体几个部分组成。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是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所必须强调的,以便能和学生的复合型能力培养目标相对应。专业发展应顺应政策导向,服务急需,立足地方。以重庆为例,旅游管理专业特色需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地”建设目标,即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因旅游专业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广大旅游用户,所以专业发展应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为舞台。专业建设要树立为产业服务的理念,旅游人才培养工作的基准,就是要强化社会需求实际,因此,人才培养不能脱离旅游企业的现实需求。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设立,也需要根据旅游产业及学科的发展需求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应把服务地方作为旅游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提升人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基础进行专项培养。
用专业方向与模块化培养相结合的形式,构建全方位、菜单式的必修与选修模块,并对实际岗位能力与技术进行分解,根据学生的发展方向,与其岗位内容相对应。教学模块设计也遵循能力培养的规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构成菜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如图2 所示,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能力的综合要求,学生在专业基础认知学习之后,进入职业发展方向定位阶段,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以后学习及发展的主攻方向,并可根据相应岗位进行职业基础必修实践,同时根据兴趣导向,结合自身知识的不足选择职业方向选修模块进行学习。
图2 旅游管理专业方向+模块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地安排设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把旅游行业最新发展状况、典型案例以及运营管理难点等引入课堂,把教师“单口”讲授变为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积极营造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学习氛围。再者,不应把专业课教学限制于课堂,应走出教室进入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实际工作场所,改变常规单一的实践教学形式,形成集课内基础实践、业内综合实践、社会创新实践为一体的动态实践教学模式,如图3 所示。
以行业为导向,组建专家团队进行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分析,与当地政府及企业进行紧密沟通,分析旅游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以及相关人力资源需求,掌握岗位类型、增设岗位职业能力相关课程。环绕新兴行业、地方人才需求,增设旅游互联网+、乡村旅游开发、研学服务与管理、旅游休闲与康养等方向的实践课程。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针对性地设立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培养服务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图3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结构图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需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求知欲,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规划课程,摆脱传统灌输和被动教育模式,积极开展课程创新。
2.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智慧化沟通
所谓的智慧化沟通就是有效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利用“互联网+”打造课堂内外多种沟通渠道,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指导。如:可利用互联网建立学习网站及讨论平台,提供动态参考信息,分享教学成果和经验;也可利用慕课、微课等教学技术,丰富线上学习资源,并与传统线下教学方式相结合;也可组建校企网络平台,研发App 使用终端,方便学生获得更多的岗位需求信息,并通过设立各种校企交流群,针对学生实践问题与企业进行及时沟通,保障学校教学与旅游市场需要相适应。除此之外,旅游院校教师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积极开展课程改革,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通过校企合作机制的引导,建立不同方向的研究中心,如乡村旅游发展中心、智慧旅游研究中心、研学教育创新中心等,并与各种创新创业基地取得联系,通过挑战杯创业大赛、创新科技大赛等赛事来增加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研项目,提倡以学生作为科研项目的主要研究力量。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多开展乡村振兴、研学旅行、旅游休闲康养、旅游扶贫等能服务地方经济的实践活动。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为学生开设各类创新创业指导课程,并设立专项基金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智力与物质支持[4-6]。
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加大产教融合力度,打破“只教不做”“只做不研”“只研不产”的弊端,实现“政用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机结合。在产教融合中,除了考虑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效果,同时也要考虑政府的绩效以及企业的利益,这样才能够达到产教融合的真正目的,实现政校企共赢,从而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学校可以通过提供企业员工及政府职员的培训进修、共建专业、共建基地、共同参与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让企业及政府真正地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让他们感受到政校企合作所带来的好处。这样既实现了共同的利益目标,同时也能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首先,加大投入,转变观念,优化政策、提高待遇引进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兼职教授,以及旅游行业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客座教授,以解决教师结构不合理和数量不足等问题。定期选派教师前往企业任职,强化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水平。构建高学历+高技能的“互补型”教师团队,打造“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且通过各方共建产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聘请企业人员担任项目导师,构建与其相配的师资队伍,合理设置课程模块、能力模块、学习项目运作模式,了解产业升级带来的岗位需求变化,达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目的[7]。
以项目为支撑,形成“互补型”教学团队,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从而解决“学术+技术”“理论+实践”“创新+创业”等一系列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问题,以适应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各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