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结构分析与策略培养

2021-03-13 02:57刘国英
科学咨询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验课动手高三

刘国英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 广东珠海 519000)

一、高中化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我国化学教育长期存在的教育现状是教学理念与时代的发展不能保持同步,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代代延续没有更多的创新内容,因此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较为严重,对于实验前的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的实验原理和反应方程式,实验后的器具整理背得有条有理,真正带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时操作得一塌糊涂,这其实严重偏离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学科特征。新课改下我国要求进行素质教育,抵制应试教育。强调课程的学习不应该以考试为目的,而是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但是在高一、高二本该多做实验的学习阶段,学校的实验课只是流于形式或者根本不上,学生的知识学习只停留在教材上,对实验现象基本没有印象。因此关于实验的知识经常背也经常忘,而到了高三这种后遗症就更加明显,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节奏快,更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学习。

(二)轻视实验课作用

当今时代科技的发展已经从以前的缓步发展过渡到了日新月异的程度,我国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了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学校教学的重点也应该放到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不进行相关改革,在推进素质培养的大背景下,即便高三学生拥有良好的应试技巧,在其考入大学以后也必须面临动手实验的情况,而没有相关的实验基础就会与其他同学拉开差距,甚至导致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或者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高中化学教育是为大学化学教育铺垫,大学教育强调学生的实操能力而不是化学理论的熟记能力,所以高中的化学教育不能重理论轻实验,重考试结果轻实验过程。尤其是高三阶段,学生各科的学业压力都达到负荷时,化学老师切记不能通过减少实验课来加强高三学生的高考化学科目应试能力。因为高三学生通过实验课推敲化学现象的原理,不仅能够加强对文化知识的理解,还能维持对化学实验的热情,同时也能培养化学型人才的动手能力。其实对化学课而言,实验课程才是化学课程的基础,化学课不是单纯的文化课,而是一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课程。新课程的改革标准也强调化学的突出特征应该为强调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进而为培养全方位、多样化的综合性人才打下基础。

(三)校方只关注升学率

学校迫于升学压力,始终会将高考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当前社会对于学校是否优秀的衡量标准也是学校的升学率是高还是低,这就导致了校方、教师和学生始终关注的是如何提高考试成绩而不是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多数学校会将三年的学习课程压缩到两年内讲解完毕,会将所有高中阶段的化学实验课统一安排在一两节课内进行教授,学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实验进行预习和分析。有的学生刚步入高中并初次接触到实验课的而产生兴趣,最初一两节实验课,老师不会过多强调时间让学生享受实验课,随着课程压力的堆积大多数化学教师为了赶进度大部分时间也是以展示为主,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更是被大大缩短了。尤其在高三阶段,大多数学校都会关闭实验课,将原本课表安排的实验课时间作为化学文化知识加强课,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更有甚者,因为实验材料有限或者害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出现安全事故,更是取消了部分或者全部学生的实验课,完全不考虑化学课程教学中实验课的重要程度,这也是我国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1]。

(四)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在教师层面上来说,为了保证自己所带班级的成绩名列前茅,老师完全不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的道理,而是只着眼于课本上的固有知识,在讲授完以后就用题海战术将学生淹没,用多做题来代替多做实验,这样从考试结果上来看或许和用几节课带学生进行过实验的结果相差不多甚至可能更好,但是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可能也随着题海被淹没了,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高三学生着眼的是更好的深造,而不仅仅是成绩单上的化学成绩。由于最初的教学目的就偏离了教育的规律,学生对知识也只是死记硬背,没有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构建,长此以往,学习化学也就成为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当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重担过重,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长时间的学科成绩无法提高,会让学生失去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并且放弃这一科目,这也是大多数学生偏科的原因。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或许学生不擅长学科的知识背记能力,但是在实验课动手能力方面颇有天赋,那么停止实验课会导致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开发,错失了为我国培养实操和动手能力强的化学人才。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探索者,不断地研究和反思教学问题,重视实验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

二、高三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结构分析

从目前的高中教学方式来看,对于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因素且随时都会变化的,化学实验能力也只是学生总能力培养上一个重要的分支。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的构成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其二是实际操作化学实验的动手能力,其三是在选择实验目的后能否对实验进行合理设计的能力。这基本也是目前高考对考生的要求,高考要求能够以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手法进行学生实验,实验过后学生要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对于实验数据进行基本的记录、总结和处理。对于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并且对于实验仪器和装置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能够正确地组装和绘制,最后能够设计一些实验。但是高三学生实验能力的三步培养计划中,第一步和第三步的培养方式主要通过不同类型化学题海战术进行[3]。例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让学生熟记物质化学反应特点,得到化学实验大题的分数,完全与新课改化学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背道而驰。又例如,培养学生选择实验目的后能否对实验进行合理设计的能力,高三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课题探索,只能通过各类型的化学实验设计题型,加强自己实验设计的理论能力,无法通过实验课进行实践论证自己的实验设计是否具有可行性。针对第二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化学实验的动手能力,传统的高三化学教育重视理论教育,有些学校只在高三开课前或者高一、高二阶段完成实验课程教学,因此学生动手能力得到的锻炼不足。

实际上,化学实验的过程远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能力结构分析就能描述清楚的,在具体问题的考查时一般会进行相应的深挖以及变形。对于观察能力而言,一般的要求是肉眼可见的变化,因此学生对于物质的固液气三相变化均不可以遗漏,在做出了基本的判断之后还要对相应的检测手段有所掌握。在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查中,学生要熟悉化学实验操作的规章制度和正确流程,包括一些防毒、防氧化、防变质、防爆沸等操作。数据处理的考查一般指的是目标数据的记录,并且懂得如何运用公式的变形,然后将数据进行绘图、计算、判断误差等。化学实验的考查内容其实较为复杂,知识点琐碎且操作要求较高,如果不是经常进行实验练习很容易将实验操作步骤弄混乱,总的来说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非常全面的[4]。

三、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措施

首先是学校和教师都要对高三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有所重视,只有在思想上足够重视,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才能保证化学实验的正常进行。在化学实验课前,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备课,课前的充分备课是一节实验课能否顺利且高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化学教师在备课是要明确课程的课堂目的,对各部分的教学进行相关的时间规划,并且在备课时要尽可能考虑全面,要以学生的安全为第一要义,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动手实践操作,在课程结束后,要督促学生对实验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消化和整理,否则学生就只是将实验课当作一次玩乐,做过以后只在大脑中留下一个浅浅的印象,这样就没有达到实验课的预期目标。对于校方而言,同样要重视实验课的教学,可以多多组织同年级之间的化学实验比赛,分为课内组和课外组,课内组主要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外组则是命题,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学校应该重视学生化学素质能力全方面发展,不仅重视学生化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也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展不同类型的化学类型活动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能力,如化学知识竞赛和化学实验展览等活动都能够不同程度地锻炼学生应用化学的能力,正所谓学以致用,这才是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化学教育的真正内涵[5-7]。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的教学目的自然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开拓创新,举一反三,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更有深度的学习中,这体现在化学实验能力培养方面就是没有构建起学生最初的做实验的感觉,因此,必须从学生的基础抓起,即便是高三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实验的过程中依然要从最简单的实验做起,这也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8-10]。

?

?

在正式开展化学实验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首要策略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验的前提中其实已经包含了所要采取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目的,最初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提取实验要求中的重点,在学生经过多次实验课的锻炼以后基本就能培养出自主阅读的能力,尤其要注意监督学生对一些化学概念和化学术语的积累。在目前教学要求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教师们需要改变曾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引导为主,包办为辅,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实验课程中。

猜你喜欢
实验课动手高三
我也来动手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A卷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有趣的实验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高三·共鸣篇
我把高三写成诗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