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学生的阅读设“陷阱”

2021-03-13 23:17:02陈霓
人物画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陷阱引导阅读

陈霓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阅读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所以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學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而这里的读书不仅指读课本知识,更多的是指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在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开展好课外阅读,是增加语言积累,拓展阅读知识面,提高读书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学生爱上阅读,特设下重重“陷阱”。

关键词:引导;学生; 阅读;兴趣;陷阱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而这里的读书不仅指读课本知识,更多的是指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在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开展好课外阅读,是增加语言积累,拓展阅读知识面,提高读书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上的良好氛围。同时明确强调一二年级孩子课外阅读量不能低于5万字;三四年级课外阅读量不能低于40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量不能低于100万字。

由此看来,阅读也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菜”,所以要采用可行的方法让学生爱上“吃菜”。我们都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遍读名著如同满山种树,最后收获的是一片森林!对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我设了以下“陷阱”:

一、设故事“陷阱”,开启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门

听故事,是每个小孩最喜欢的一件事,我借鉴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为学生设下启发课外阅读的“陷阱”。每天课前三分钟,我会给学生讲一个小故事。我给孩子们讲了《美丽的小兔》《镜子》《白雪公主》《小白熊与娃娃跳舞》《小乌龟找工作》《没有牙齿的大老虎》......使他们能从课本之外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故事的魅力。同时,我告诉学生,老师这些故事都是从课外书中读来的。下课后,学生们总是缠着我继续给他们讲故事,我装着不舍地把我的书借给他们看。一年下来,孩子们因为喜欢听故事而喜欢语文课,因为想知道更多的故事而对课外阅读产生极浓的兴趣,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门由此打开。

二、设绘本“陷阱”,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加,我一个人讲故事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于是,我采用和学生共读绘本、演绘本、学生编写简单的绘本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一起读、演了《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石头汤》《花婆婆》《三个强盗》《米丽的大秘密〉《蚯蚓的日记》......我们一边读,一边猜故事的发展情节。慢慢地,部分学生能够猜出故事发展的大致情节,学生们兴趣更浓。读熟了,我们就演绘本里的故事,并且进行改编和创新。我利用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让学生画图画,然后根据自己所画的图编故事,每天画一幅图,编一两句话,时间长了,挑选相互联系的几幅图,再写上相应的文字就形成了简单的绘本。很多时候,学生为了使自己的绘本有趣,常常会去翻阅相应的资料。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设分享“陷阱”,激起学生阅读欲望

当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后,我就趁热打铁,告诉学生,我每天读了什么书,书里有什么有趣的情节,以此来作为 “陷阱”,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当我绘声绘色地讲,学生津津有味地听时,我心里偷着乐:“小家伙些,上当了!”比如,分享《窗边的小豆豆》一书时,我将小豆豆误跳入粪坑中和掏粪的情节讲给学生听,学生听得哈哈大笑。马上就有学生说:“老师,看完了能不能借给我看?”“当然可以。”我说。读《夏洛的网》后,我给学生讲夏洛为了救一只叫威尔伯的猪,在网上织了“王牌猪”“了不起”的神奇,勾起了学生想一睹为快的欲望。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给学生讲主人公海伦·凯勒经历了怎样的一生,最后又是怎样成为一个有很大成就的人......学生就在我的一次次分享中进入我设的陷阱——爱上阅读,爱上课外书,爱上学习。现在,少部分三年级的学生已达到“手不释卷”的境界,他们常利用课间时间,手捧一本课外书,在那里津津有味、旁若无人地阅读 。真是我看着孩子读书,孩子在书里游戏。

四、设奖励“陷阱”,引导学生广读课外书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读课外书的兴趣渐浓。我就积极给学生创造读书的条件: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更丰富的书籍。我个人出钱购买了100多本适合学生看的课外书:童话、神话、名人故事……然后按一定的方式奖励给学生看,比如,近期文明守纪、公认进步排名在前的学生,就有选择课外书的优先权。这样做一举两得,既要求学生学好基本的课内知识,又以此作为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还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到图书角、图书室、书店阅读,使他们跃进知识海洋,书的殿堂。

通过长时间的培养,喜欢阅读的学生不仅在遣词造句方面提高很多,阅读理解能力有所增长,语言表达及想象力方面也看到了明显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通过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使学生获得知识底子、智力基础,乃至情感、审美基础。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像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休学,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相信通过长期的努力,我会让阅读使学生到达一个美好的学习世界。

参考文献:

[1]颜冬梅.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语文教学策略[J].教师博览,2021(09):31-32.

[2]顾梦春.如何通过绘本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6):105.

[3]程红.多形式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读写算,2019(05):167.

3345500338233

猜你喜欢
陷阱引导阅读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22:51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2:30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9:29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陷阱
陷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