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课本资源,有效选材用材

2021-03-12 05:22罗卫芳
语文教学之友 2021年2期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写作个性。教师需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选材用材。结合阅读与写作教学实践,探讨教师巧借课本资源,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机智选材和用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本资源;阅读与写作;选材用材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充分认识到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二者之间不可或缺。但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不知道如何搭建教材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出现种种问题,例如忽视教材的二次开发。有的教师只是将教材当作单一的讲读课文,不注重教材对学生思维和写作的训练。忽视写作与阅读的巧妙结合。教师不能将教材的知识点与写作训练巧妙结合,使得读写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在教材讲解与写作用材中缺少支架搭建,致使学生缺少宏观而整体的阅读与写作知识构建。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拟从引导学生自主选材——生成用材思维导图——提供训练支架这三步充分发挥教材在学生阅读和写作中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引导学生自主选好材,激发深度思维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只是注重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缺少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深入文本解读作品内涵的过程。所以,一节高效灵动的语文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选好材,激发学生展开深度思考,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

首先,围绕文体特点选材,构建整体阅读和写作的知识框架。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编者有意识地按照专题进行精心编排,而且每一个专题所选择的文体都有所不同。教师可以选择不同文体或者相似的文本,进行重组,进而进行单元主题的阅读。在学习“月是故乡明”时,教材选取了《想北平》《我心归去》《前方》《今生今世的证据》等文章。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限制,补充《肖邦的故园》和《我爱这土地》,从而形成“家园”的专题性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这几篇文本并找出其写作的异同点。学生在初步阅读之后形成了以下的感知:(1)《想北平》《肖邦的故园》都选择用细节描写来抒发情感;(2)《前方》《我心回归去》《今生今世的证据》都是在说理中抒情,哲理性很强;(3)《我爱这土地》以意象的组合构成一定的意境,从而令人深思。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发现这几篇作品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有的细腻温雅,有的大气富有哲理,有的感情充沛。

其次,研读文本,引导学生重视“选材”。在写作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选材通常比较低幼化。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因势利导地借助教材中所使用的素材,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对选材多加关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表达风格,并且巧妙地引入写作方法的指导。比如,《想北平》和《今生今世的证据》两篇文章都选取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但在表达上却不一样,所抒发的情感也就不同。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让学生进行赏析。有的学生找出《想北平》“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进行赏析,得出“老城墙”“积水潭”“小蝌蚪”等寥寥几句,文字简单,在简单地叙述描写中营造了一种悠闲、快乐的氛围,勾起了读者对故乡情感的认知。而有的学生抓住“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进行赏析,得出“作者在反问中表达出自己对‘家园与‘个人关系的认识,即是‘家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归宿,一旦没了精神家园,人就踏上了虚无之途”。

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成功的作品必须“言为心声”,在写作的时候需要选择易于打动人的小众化素材,通过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

二、生成用材的思维导图,形成理论构建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围绕文本进行层层发问,从而形成一定的问题链,帮助学生形成写作的理论构建。

首先,设置主问题,有序组织用材。比如,《老王》一文在选材上紧紧围绕老王展开,教师可以设置 “文章讲了老王哪些内容,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为主问题,引导学生依据文本内容,梳理出与老王相关的具体事件:他是个单干户,住在破落的大院里,他送冰、送人、送油给我们,少收钱甚至不要钱,老王最后死了。学生零零散散地找出这些事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上述事件进行整合。学生会发现这些事件反映了老王身份的卑微、生活处境的困难、品格的高尚。学生发现作者紧扣“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愧怍”一句展开,文章一步紧逼一步,一起一落,让人叹为观止。教师可以顺势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注意在选材上 “讲究围绕中心,注重波澜起伏,揭开主旨”。

其次,注重构建思维导图,从而打开写作思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巧妙地借助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比如,阅读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原文的思路进行二次重构。学生思路如下:离开故乡(具体情景)——回到故乡(具体人、物、事)——家园废失(精神)。从思路上我们看出作者刘亮程采用了“由实到虚”的写作思路。笔者在执教本课的时候就抛出了“土地”这一文题,让学生学习刘亮程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并且形成思维导图。学生巧借课文中的写作思路,模仿画出新的思维导图如下:土地(人、事)——土地(粮食)——土地(风俗、文化)——乡土情结。

三、提供训练支架,提升写作能力

语文课堂不能是空洞的说理,需提供可供训练的写作支架才能让学生入境入情地用好材、写好文。

首先,设置写作的言语情景。在阅读课上,生动的言语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感悟作品内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表达见解的激情。比如,执教《荷塘月色》一文,当学生读出朱自清的心灵“不宁静”的时候,笔者设置了这样的言语情境:“这是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的无声的沉默,那一池荷花或许是心灵孤寂的最好慰藉,那满池的月光或许是心灵自由的最好的礼物。每一个不在痛苦的纠结中寻求自由和幸福,不仅仅是朱自清还有很多人……”学生在这样的言语情境中很容易生发出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唤起已有阅读的体验,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有的学生会想起那个“弃医从文却在孤独中不住地呐喊的鲁迅”;有的学生会想起那个“一心救国却要远渡南洋的郁达夫”。

其次,提供情境性任务,搭建读写结合的桥梁。适合的情境任务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创意性表达,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个性。比如,在执教杜甫的《登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情境任务:(1)结合作者的经历,以文言文的形式为其写一则墓志铭;(2)结合《登高》中的意象构成的画面,为其绘图,并且写上推荐词;(3)结合作品的内容,将其改变为电影脚本的镜头。这三个任务,注重学生对文本意象、意境、情感的感知,提升其阅读的理解能力;通过读写结合的形式,提高其写作实践水平,真正地实现了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学生围绕第三个任务,形成了以下文字:

(大全景,俯拍)杜甫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天上刮着风。

(音效)远处传来猿鸣声,风声。

(近景)杜甫满面病容,衣衫褴褛,拄着拐杖,走了一半倚着路边的一棵树直喘气。

(近景转向全景)杜甫强撑着身体,望着头顶上空的飞鸟,不住地叹息。

(特写)只见秋风横扫,落叶纷纷,一些落叶吹到杜甫身上。

(远景转向特写)杜甫望着远处的江水翻滚着浪花奔涌向前,陷入沉思。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无限的写作可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激活思维,在写作中展示个性,真正实现在阅读中收獲,在写作中提升。

参考文献:

[1]冯霞.用足教材,学会选材用材[J].中学语文教学,2019(10).

[2]王天芙.基于问题系统优化的教学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1).

作者简介:罗卫芳(1978— ),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附属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阅读与写作
利用信息技术创造阅读与写作的最佳结合点
利用信息技术创造阅读与写作的最佳结合点
如何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架设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完美过渡:阅读与写作之间“鸿沟”的解决策略
浅析如何做好德语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的迁移与转化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我见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探讨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