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辉
[内容摘要]阅读与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和缺乏创新意识,导致传统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弊端重重,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更新观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将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整合
习作是学生练习性的写作,也是学生生活的真实反映。学生用眼睛观察身边的生活,用头脑思考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体验、领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这是学生习作的本质。只有抓住这一本质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实现阅读与作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一、激发阅读和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如果喜欢阅读和写作,就会有效地吸收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因此,教师应把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采取适合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上课听讲的注意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来加强他们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度。例如,在讲授《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时,我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向学生们提出疑问: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与不同之处?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引入这些问题,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对这些疑问想一探究竟,进而产生阅读文章的兴趣。
其次,就文章内容来说,一篇好的课文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并期待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的方向和结局。例如,阅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学生在读到蓬蒙和嫦娥周旋抢仙药的故事情节时,心里都会替嫦娥担心,因此产生继续阅读的欲望,想知道之后这丸仙药究竟有没有落入坏人手中,嫦娥又将背负怎样的命运。像这般,学生被故事的情节紧紧地吸引,就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而在写作兴趣培养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写作素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学有关“谦虚” 的话题作文时,我会把《史记》中的一段故事讲给学生听:齐国的宰相晏子有一个车夫,他相貌堂堂,身材与矮个子晏子相比显得十分魁梧,且天天坐在马车前端驾车,所以他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对人也傲慢无礼。有一天车夫回家,发现夫人要收拾东西回娘家,便问其原因,夫人回答道:“我和你在一起很丢人,觉得很耻辱!”车夫不解:“我现在为宰相驾车,你不觉得很自豪吗?”夫人则说:“宰相学富五车,身为一国之能臣,却为人低调,毫不张扬,而你一点学问都没有,却自以为是,趾高气昂,跟着宰相做事却不思上进。”后来车夫很惭愧,便自觉改正缺点。我想,学生听完这样的故事,一定会被其中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所吸引,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并借此积累一些写作素材。
二、以阅读带动写作
很多时候,学生在写作时感觉无从下笔,没有灵感,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一个写作的范本,或者说他们不知道究竟该从哪些方面、采用哪些形式来写作。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讲授课文来带动学生的写作,引导学生以阅读文本为参考,借鉴其中的写作模式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讲授观景散文《美丽的南沙群岛》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内容,而且还对文章的写作结构以及行文思路进行分析,让学生对这类写景散文的写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学生再遇到描写景物的作文时,头脑中就会有一个很好的范本作为参照,就知道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同样的,学生对其他类型的文章的阅读也能对写作起到很好的参照作用。
此外,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还能从阅读中积累一些素材,并将这些素材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之中,提高作文内容的丰富度。与此同时,阅读量的增加还能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写作立意也会更有深度。
三、以写作促进阅读
当然,写作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阅读。
首先,对于学生们而言,仅凭个人的理解和语言上的组织是难以写出十分出色的作文的,要想写好作文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或者文章之前让学生先尝试着写与其同类型的作文。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此时教师再进行课文或文章的讲解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讲授课文《燕子》之前,我让学生尝试着写一些他们喜欢的鸟类,尽量描述这些鸟儿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然后再去讲解相关课文,这样学生就会在比较中领悟到课文写法的妙处。
另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读后感类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写作之前对同类文章或者书籍进行阅读,并从中有所借鉴,这样既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使阅读和写作教学互相带动,相互促进,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学勤.小学语文开展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学生导报· 教学研究,2013,(24).
[2]宋艳灵.浅谈小学语文提高阅读写作水平[J].东方教育 ,2014,(2).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