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离不开活跃的课堂氛围的支持。在活跃的氛围当中,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将得到提升,思维也能得到活跃,对于重视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学科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的问题设置与提问形式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围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提问形式的艺术性这一点,本文提出五种策略,即搭建问题情境,划分问题层次,提升启发意义,直指矛盾焦点,以及把握整体观念。
【关键词】高中语文;问题设置;提问形式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高中语文学习当中,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不仅对学生理解文章的过程有着影响,同时影响着包括写作在内的许多重要的能力。因此,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重要的一个方法,教师在处理课堂问题时应当注重及时优化,从问题设置的合理性与提问形式的艺术性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更高效、更具意义的思考,获得收获。
一、搭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共鸣
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理解其中情感,这是高中阶段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当中重要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既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对于高中阶段学生而言,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理解能力不够等问题,在面对一些特定情感、思想时常常就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能认识到这一点,在设计问题、呈现问题时未能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进行考虑,就容易导致课堂提问的效率下降。因此,在探讨高中语文课堂问题设置合理性与提问形式艺术性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以降低学生理解文字情感的难度为目标,积极结合学生情况搭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共鸣等。
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当中,“谈谈阅读本词后的想法”“思考本词主旨”“体会‘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深刻含义”等问题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十分常见。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前,教师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工具来营造符合本词意境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投入其中,深入思考。如,教师可以首先利用视频工具播放一段长江的航拍视频,为学生展示磅礴流淌的江水、壮丽壮观的风景,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后,教师可以在PPT上展示一张赤壁风景图, 并以此为背景图播放一段深情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音频,利用朗读者对本词情绪的准确把握来帮助学生找到本词的情感基调,为后续更深入情感的挖掘奠定基础。情境创设完毕后,教师就可以按照内容顺序提出相应的问题,在措辞上注重与刚才的视频、音频结合,如“结合我们刚才看到的长江风景,学习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后,你认为苏轼在词中蕴藏了怎样的情感”,从而为学生理解情感提供更多帮助。
二、问题层次分明,提供答题机会
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高低是课堂氛围的具体体现之一,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因材施教、平等教育等思想也逐渐成为新时代教师必备的素养。因此,在衡量课堂效率与质量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因为几位学生比较活跃就认为这样的课堂氛围已经达标,学生课堂参与度已经足够,而是应当从所有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为什么其他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课堂提问这一环节当中,就可以从问题设置的层次性出发来优化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问题分为几个比较分明的层次,保证语文素养低的学生能够独立解答部分问题,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也保证语文素养高的学生能够围绕某一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挥,获得素养上的综合提升。
例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按照不同难度层次设置问题。第一层次的问题可以为“阅读全文,你可以看出林冲的哪些性格特点(至少说出两个)”,学生就可以从本文的若干故事情节中切入思考,给出不同的答案,问题难度相对较低。第二层次的问题可以为“阅读文章‘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一句,思考该情节在全文中的作用”,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故事情节,结合以往所学进行思考。第三层次的问题可以为“思考本文標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内涵,结合《水浒传》的背景思考其中是否有深刻含义”,以培养学生综合文章背景,结合各类因素进行思考的能力。
三、体现启发意义,促进深入思考
启发意义是高中语文课堂问题的设置与提出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的因素。正如前文所述,高中阶段学生可能理解能力不足,但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在一点启发或是遇到契机的情况下就能产生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对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因此,除了为学生创设易于理解的问题情境,教师也可以从问题的启发性的角度出发,通过提出更具意义的开放性问题来为学生打开思想的大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在《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课的教学当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结合时事进行思考的能力,教师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体现其重要价值。结合这一点,谈一谈你对于本课标题《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的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医药做出的贡献学生们有目共睹,青蒿素的成功提取与中医药这一知识宝库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中医药因其科学性等问题多年来备受争议。因此,这一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结合当今时事与传统文化探究中医药的价值,学会辩证地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获得思维的提升。
四、直指矛盾焦点,提升学生兴趣
无论在观看戏剧还是聆听乐曲等过程中,毫无波澜的剧情或旋律总会使人感到厌倦,观众或听众常在毫无高潮的表演当中对该演出失去兴趣。课堂亦是如此。如果教师的教学单纯依靠课本、PPT的朗读来完成,提出的问题不能吸引学生的思考兴致,就会造成课堂效率与质量的低下。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设置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重视起“吸引学生兴趣”这一重要因素,设计更加高效的课堂问题。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文章中某一矛盾焦点入手,针对这一矛盾设置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提升学生兴趣。
例如,在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巴尔扎克葬词》这一課外阅读文章时,教师就应当首先对该文章进行深入剖析,探寻其中存在着的矛盾焦点。如“短促”与“永恒”二词。“在葬词中,雨果写道‘他的一生是短促的,也写道‘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那么,‘短促与‘永恒二词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含义?”在学生们过去的认知当中,“短促”与“永恒”是时间维度上几近相反的两个词语,雨果为何要在文中这样描述呢?在文章与过往理解的冲突当中,在“短促”与“永恒”的矛盾当中,学生的思考欲望就能够得到激发,也会对这一问题产生更多兴趣,对这一文章进行更多思考。
五、把握整体观念,巧妙设计问题
高效的教学不应是独立的教学,而应当体现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引导学生在清晰的课程结构中把握整体、收获更多。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就应当具备在整体背景下提出一定问题的意识,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之间的协调性。
例如,在教学《拿来主义》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出发,提问:“为什么作者要先阐述‘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二者与‘拿来主义之间有何联系?”以引导学生回归文章本身,在理解“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的基础上再对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思考,挖掘文章更深层次的含义,体会作者在精心设计的文章结构中所要体现的思想感情。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从问题设置的角度出发进行课堂优化方案的思考。在认识到课堂问题设置与提出对于课堂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影响后,教师可以从问题情境的搭建入手以激发学生共鸣;可以从问题层次的划分入手,为更多学生提供答题机会;可以从问题启发意义的提升入手,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可以从矛盾焦点出发设计问题,提升学生兴趣;可以从整体观念出发,巧妙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陈蓓蓓.谈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J].语文教学之友,2020(1).
[2]游满.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3]徐雪飞.探究式教学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王囡囡,女,1978年生,山东临沂人,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