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杨小平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17009)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 (以下简称《南部档案》)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州县档案之一,现存18186卷,84010件,反映了清代顺治十三年(1656)到宣统三年(1911)间四川省南部县民间基层情况以及衙门运行情况。《南部档案》是手写县衙档案,记载包括学务、工程在内的各类民间诉讼案件,含有丰富的口语词汇。现有的关于《南部档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俗字探析及州县制度、事务探讨,多与衙门运行方式等内容有关。但笔者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南部档案》里有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甚至有些词语未被当代通行的字典辞书收录。因此,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选取具有典型性的两个词语——“下案”“须票”进行考释,以期为字典辞书的编纂提供参考。
“下案”一词出现于《南部县衙为设立社学选授社师事抄咨》:“至于新进生员尤为入德之始基,进身之初级。《论语》云:‘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岂读书之子反可使身无检束而听其游荡,即应如所奏,照国子监坐监之例,令其在学舍肄业,俟有下案新生为满。”(《南部档案》1-5-1,雍正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按:下案,下届。《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等辞书均未收录此词。那么,“下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要理解“下案”,首先要弄清楚这段话里的几个关键词。其一,标题中的“社师”。“社师”指元明清三代在较大的乡镇设立社学,以生员为社师。社学即乡镇级的学校,社师则是乡镇学校老师。其二,“生员”。“生员”在古代指的是县、州或者国学的学生,后用来指称通过各级考试而被录取的学习者。如文献《北史·儒林传序》云:“魏道武初定中原……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1]“生员”在这里泛指学习者,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生。其三,“坐监”。“坐监”指在国子监读书。如《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云:“因在京坐监,与同乡柳遇春监生同游教坊司院内,与一个名姬相遇。”[2]此处指南部县衙根据社学上奏,仿照秀才在国子监读书的惯例,要求新入学的学生在学舍认真学习直到肄业,以免“使身无检束而听其游荡”。
理解“下案”一词的关键点在于“案”。从字形上说,“案”属《说文·木部》卷六“木部”,《说文》释云:“几属,从木安声,乌旰切”[3]18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列举了从《考工记》到《方言》中的诸种解释,得出结论云:“后世谓所凭之几为案。古今之变也。”[4]260也就是说“案”字的意思由古至今发生了变化,后世通常指“所凭之几”,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如“案板”“条案”“几案”等。这是语言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变化发展所带来的结果,含有很多引申的成分,多为泛指。
事实上,“案”的本义远比这复杂,各种含义之间有细微差别。《说文解字注》云:“戴先生云:‘案者,棜禁之属’。《仪礼注》曰:‘棜之制,上有四周,下无足。’《礼器注》曰:‘禁、如今方案,隋长,局足,高三寸。’此以案承枣栗,宜有四周。汉制小方案局足,此亦宜有足。按许云几属、则有足明矣。今之上食木盘近似,惟无足耳。”[4]260这里的“戴先生”指的是清人戴震,他认为“案”属“棜”类,“棜”指古代祭祀时盛放祭品的长方形木盘,又列举《仪礼注》 《礼器注》中的解释,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前者认为“案”“无足”,后者认为“有足”。段玉裁根据《礼器注》的说法,断定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所说“几属”之“案”是“有足”的,并指出与上食的木盘类似,唯独“无足”。无论“有足”还是“无足”,“案”都有“四周”,这一点似乎没有争议。这“四周”就是无足的盘子或有足的几案上或高或低、用来阻挡食物滑落的东西,由此“四周”所形成的区域很容易让我们想到“疆界”“境界”“边界”等词。而就“案”的功能意义“所凭之几”而言,人们在倚靠它的时候,本身就形成了与他人、他物之间的明确“范围”“界限”。因此,“案”有“界”义。关于“界”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界,竟也。竟俗本作境,今正。乐曲‘尽’为‘竟’,引申为凡边竟之称。界之言介也。介者,画也。画者,介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介、界古今字。《尔雅》曰:疆界,垂也。按:垂,远边也”[4]696。可见,“界”不仅有“边界”“疆界”等空间上的含义,而且具有“终止”“结束”等时间上的意义。
从上下文来看,《南部档案》“新进生员……,令其在学舍肄业,俟有下案新生为满”,其中的“肄业”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未能毕业,而是指古人修习课业。“俟”是等待的意思。姑且搁置“下案”不论,这句话的意思暂可理解为:“让新进生员在学校学习功课,等有了(下案)新生才算学习期满”。显然,“新进生员”和“新生”,是不同批次的学生。结合以上分析,既然“案”有“界”义,那么“下案”即是“下界”,又《故训汇纂》义十三云:“屆,叚借为界”[5]。也就是说,“界”为“届”的假借字。《说文·尸部》云:“届,行不便也。一曰‘极’也。”[3]277引申为“到”“至”预定的时候,相当于“次”“期”,如“首届”“应届”“上届”等。故“下界”即为“下届”。“下案新生”是“下届新生”。从另一角度看,“案”本属“几”类,指“所凭之几”,在当时可能具有学生书桌之类的意思,因此,以“下案”表示下一届学生。新生的到校,被称为“到案”,由此可知,“下案”即“下届”之义。
“须票”一词见于《正堂周为差唤呈佃书院之佃户罗廷杨等赴县呈缴租银事的票》:“该佃户等亦不得玩延,如违,重究不贷,速速须票”。(《南部档案》3-70-14,嘉庆七年四月十九日)
按:须票,按票执行。此词各辞书未见收录,《南部档案》中多见:
①《南部县衙为差唤呈佃书院之佃户马中奇等赴县呈缴租银事的票》:去役毋得藉票滋事,该佃户等亦不得推诿迟延,如违,併究不贷,速速。须票。(《南部档案》3-70-12,嘉庆七年四月)
②《南部县衙为差唤呈佃书院之佃户杨德英等赴县呈缴租银事的票》:去役毋得藉票滋事,迟延干咎,速速。须票。(《南部档案》3-70-13,嘉庆七年七月十三日)
③《南部县衙为差唤呈佃书院之佃户罗廷杨等赴县呈缴租银事的票》:去役毋得藉票滋事,迟延干咎,速速。须票。(《南部档案》3-70-15,嘉庆九年八月七日)
《南部县衙为差唤呈佃书院之佃户马中奇等赴县呈缴租银事的票》 《南部县衙为差唤呈佃书院之佃户杨德英等赴县呈缴租银事的票》 《南部县衙为差唤呈佃书院之佃户罗廷杨等赴县呈缴租银事的票》这三篇文章的标题整齐划一,除了其中人物姓名分别为“马中奇”“杨德英”“罗廷杨”,其余完全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南部县衙为差唤……的票”。从“县衙”“差唤”“票”等词可见,这是当时县衙一种常用的传唤类公文,即我们所说的“传票”,可见它们属于同一种公文,格式也相同。这种传票的篇幅非常简短,内容大同小异,开头大致为“去役毋得借票滋事”,告诫派去的衙役不要凭借传票滋生事端。中间大致为“迟延干咎”,表示差役办事不得延误,否则将受到惩罚。结尾均为“速速,须票。”开头、中间部分都不难理解,结尾处的“速速”大概表示迅速。如《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三三二册中的《古文苑·石鼓文》云:“鹿鹿速速,君子之求。”[6]576章樵注:“速速,疾行貌。”[6]576那么,“须票”该如何理解?
经查,现有辞书均未收录“须票”一词,倒是与之类似的“须至”一词,有两部辞书收录。
一是《辞海》云:“须至:必须的意思。邵雍《人物吟》:‘人破须至护,物破须至补。’宋以后常作为公文及执照结句用语,例如札文则曰:‘须至札者’,牒文则曰:‘须至牒者’,文凭则曰:‘须至文凭者’,护照则曰:‘须至护照者’,盖必须办到之意。”[7]
两部辞典的解释大同小异,均认为“须至”具有两种含义:其一,必须、一定;其二,旧时公文及执照的结句用语。《汉语大词典》通过引用欧阳修语将其与“无至”进行对比,推测其具有劝告的语气,《辞海》则强调其“必须办到”的命令语气。二者的解释均有道理,但若从传唤类公文的文体特色来看,此类传票无疑是下行文,结合具体内容,命令语气或许更切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同时,我们从《辞海》的解释可看出,“须至”作为公文结尾,在格式方面与公文种类密切相关,即札文则曰:“须至札者”,牒文则曰:“须至牒者”,文凭则曰:“须至文凭者”,护照则曰:“须至护照者”。也就是说结尾大致具有“须至……者”的基本模式,“须至”后一般加文类名称。下文以“须至牒者”为例做进一步分析。
“须至牒者”所涉及的是官府的一种牒文,而这种牒文根据部门和用途又分为很多类型。正如《辞海》所言,“须至牒者”在宋以前很少见,主要是宋以后的公文结语,但在明代较为通行。这是因为明代对这种公文体式作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如《大明会典》卷七十六对不同部门不同用途的公文体式做了相应的要求,其主体要求如下:
平牒式:某府长史司为某事云云,合行移牒,请照验施行,须至牒者。
牒上式:某处守祭千户所为某事云云,合行牒上,请照验施行,须至牒者。
故牒式:某卫指挥使司为某事云云,合行故牒,可照验施行,须至故牒者。[9]
上述格式结尾均有“请照验施行,须至牒者”。甚至连《新刻万法归宗》这样的术数类著作都有相似的规定,如其卷一《请仙箕法·牒式》云:
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给。牒行,限即刻到。
画押,牒符。[10]
上例最后的“画押,牃符”就类似于官府的印章。可见这种应用文体在明代的通行程度和影响所及。到了清代,官府公文体式中直接使用“须至牒者”的现象几乎绝迹。“须至牒者”反而被运用到了其他诸如祈雨文或祭文体中。如《覆甕集》卷九《祭城隍神祈雨文·雍正元年六月分》:“窃惟催科抚字,乃守土之常经,锡福降康实……仰冀垂慈,须至牒者。”[11]518又《祭城隍神祈雨文·雍正元年七月分》:“伏望慈鍳,无任悚惶,须至牒者。”[11]518又《祭土榖神驱虎文·雍正三年三月分》:“幸勿少迟,外具菲仪,统希昭鍳,须至牒者”[11]522。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须牒”,《古愚心言》卷一《移泃邑城隍讯妖牒》云:“今日被锁时自言‘治病活人,未尝扰害……此方为也,须牒”[12]。其中的“须牒”盖为“须至牒者”的简称。与前举《洪武礼制》相比,此文无署名、无印章、无日期,在格式上也比较随意,属于一种非正式公文。可见,就算是相同或相似类型的公文,也会因用途与场合的不同表现出正式和非正式的形式。这一现象体现了牒文类文体及语言本身的演变规律,虽非本文研究重点,却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南部档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角,让我们联想到“须票”很可能是“须至票者”的简称。《续修四库全书·四川盐法志》卷一九中云:
赴局承销官盐,百拾包,共重万千百拾斤,所有课厘,羡截业,已由局完纳,准其运。行销并给验票外,留此票根存照,须至票者。
计缴价银千百拾两钱分
光绪年月日
右给收执[13]361
这个票据在《续修四库全书·四川盐法志》中的图片格式显示如图1所示:
图1
又同卷《四川盐法志》云:“除收回厘票、另填给护票外,存此,按月径缴总局查对,须至票者。”[13]364其在《续修四库全书·四川盐法志》中的图片格式显示如图2所示:
图2
可见,当时部分公文结尾规定在日期和署名之前使用“须至票者”。
“须票”一词,明人佘自强撰《治谱》卷五《摘拿排年花户票式》云:“某县为拿比事,照得某月某日某甲排年,某人悞第几比,或排年某人,供报某人逋赋,合行差拿,限某日到,不许替身代比,如违,查出与差人同究,此票比后即缴不用,毋得吓诈他家。湏票”[14]。“排年”指的是古代里甲轮流值年当差,“花户”指旧时的户口。此票是用来捉拿那些欠了赋税的家户以当差的方式抵税的。第一组方框处填姓名,第二组方框指时间,其余格式均不变,非常固定。“湏”同“须”,“湏票”即“须票”。
又如明人俞大猷撰《正气堂》卷十六《代王纲廖元招抚票》云:“为化獞为民,以图久安事职等,数年以来抚谕汝等,皆不听从,今日大征原听抚者,保全身家,我心甚喜。其不听抚者,妻子被戮,家破人亡,我心甚恻。……汝宜信之,不宜如前疑惑,大兵今月剿汝不尽,下月定要剿尽。今次剿汝不尽,下次定要剿尽汝。今速来见我,勿再贻后悔也。须票。”[15]此票是官府用来招抚当时的顽民或叛乱者的文书,结尾处依然用“须票”。
清代的用例如清人凌铭麟撰《新编文武金镜律例指南》卷二《出京事宜》:
一彰义门外,预备回送并饯行帖。……一一遵行,毋得迟误,取咎未便。须票。
计开:
大轿几乘,中轿几乘,小轿几乘,扛架几副,棕套几件,
其铺兵、吹手、伞夫、军牢、执事各役,悉照旧规,俱于某处伺候,毋违。
右仰标下中军某准此
年 月 日行[16]
此类文书在“须票”之后,逐项罗列所需什物,再加单位署名和日期等。清人黄六鸿撰《福惠全书》卷十一《差拘》载:“用纸一方,刊印同票式,前刻一皂隶形像,手持一牌,上写‘原告自拘,抗违拿究’八字,后刻‘某县正堂为某事,仰本告某’……毋得自悞,速速须票。”[17]
综上可见,“须票”是“须至票者”的简称,但这种简称不是语言历时性变化的结果,而是与其全称共时性的存在。换句话说,就是在同一时代既有“须至票者”也有“须票”,其在明、清两代都作为公文的结尾用语即为明证,即“按票执行”的意思。那么,这种共时性的存在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
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须至牒者”一般用于较为正式的官府文书,这类文书格式完整且规范,不但用“须至牒者”全称,而且有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和日期,若跟经济相关,甚至还罗列长串物品清单等,如《四川盐法志》。相对而言,“须牒”则用于非正式公文,如传唤、捉拿、招抚类文书,内容简短、功能单一、语气强硬,且大多无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署名及日期等,稍显随意,如明代的《摘拿排年花户票式》和清代的《代王纲廖元招抚票》 《差拘》等。值得注意的是,自清代康熙年间以来,这种传唤类文书的结尾在“须票”之前多了“速速”这个词,也就是《南部档案》中反复出现的“速速,须票”,这是语言在共时性存在之外发生的历时性演变。总之,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代的公文,随着使用场合与对象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结尾。
另外,从上下文看,此段引文前面的大意主要为:去催交租银的人不能凭票滋事,而佃户也要配合,不能再三推诿拖延,如有违背,重责不贷。这个文书对去役和佃户双方都提出了要求,这些要求的主要目的只有一个——佃户早日缴清租税,不要推延。这个文书主要的内容是“催缴”,最好佃户一见票就缴清租税。引文前半部分提到“佃户等亦不得推诿迟延,如违,并究不贷”,然后再说到“速速须票”,前面强调不要违背,后面指出应有的做法——“速速须票”,见票马上执行。“速速”强调时间的快速,不要拖延,“须票”即具体的要求,“按票执行”。
对《南部档案》中部分词语进行考释,一方面可以提升释读《南部档案》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辞书的修订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