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伟,李晨柳
(西北工业大学 人文与经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9)
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在延安时期,他曾领导了关中分区的新闻宣传工作,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为群众办报”为代表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新闻宣传思想。本文以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时期领导创办的《关中报》为考察对象,旨在揭示其新闻宣传思想的理论渊源、实践特质及当代价值。
习仲勋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家,他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同时又善于在革命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他的新闻宣传思想是在不断进行理论学习与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观是习仲勋新闻宣传思想的重要来源。马克思非常重视新闻报刊的人民性,他提出报刊的意见不应该是某个政党或某个资产者的意见,而应该是人民的意见。1861年12月,他批判了十九世纪英国伦敦的那些偏向性的报刊,《晨报》是被特许既卖啤酒也卖烧酒的小店主的共有财产;《纪事晨报》则是辉格党的大报;《每日电讯》是一个叫勒维的人的私产,被报界斥之为帕麦斯顿的打手报;《地球报》是政府的晚报,它从辉格党阁员那里得到官方的津贴。因为它们未能反映人民的意见,误以为它们代表人民就会形成错误的判断,“大陆上的政治家,总以为伦敦的报刊可以作为英国人民情绪的温度计,因而它们目前就不可避免地要做出错误的结论”[1]。正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政治决策就成为少数资产阶级和权贵阶层的“专利”,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容易受到损害。故办报不仅是为干部办,更重要的是为群众办,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习仲勋早年积极参加革命,对探求新文化、新思想抱有浓厚的兴趣。在立诚学校时,受到严木三等进步教师的影响,开始接触到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接受了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进入富平县立第一高小后,又有中共党员王佛宗等通过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习仲勋逐渐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由于这样的知识背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闻观就成为习仲勋新闻宣传思想的重要来源。
中国革命实践也是习仲勋新闻宣传思想的重要来源。习仲勋祖父习永盛早年因居地历经兵患和连年干旱,又遇水涝和蝗虫灾害,加之有沉重的粮钱税赋,从河南南阳逃荒来到陕西,初到陕西时家庭生活境况非常艰难。习仲勋母亲柴氏,因为家穷,结婚成亲时连当地乡间通行的一双上轿鞋也做不起,只好借了一双才成亲。在这样的境况下,习仲勋出生在陕西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衔接地带的富平县。童年时代,家庭经济状况虽有好转,但仍是粗衣淡饭。正是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得习仲勋这位由乡村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底层穷苦民众怀有深切的感情。
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习仲勋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中蕴含的伟大力量,只有动员广大群众参与,革命才能取得成功。1943年,在西北局高干会上总结旬邑县农民暴动的失败教训时,习仲勋深有感触地说:“只知发动少数农民,而没有组织广大群众来参加,致暴动限于孤立”[2]12。在总结渭北苏区革命时,他说1932年革命运动之所以蓬勃发展,正是由于发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成立了工农兵代表会议、渭北革命委员会,领导农民分配土地,开展游击战争。成立了工、农、妇等群众团体及赤卫队、少先队等群众武装。在农民联合会里,不但有雇农、中农、贫农,也有富农,而妇女联合会里的中农、富农家庭妇女更是屡见不鲜的”[2]35。革命形势的好转,正是由于发动了更广泛的人民群众,而发动群众参加革命,就离不开广泛而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在西北革命的岁月中,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帮助。习仲勋回忆说:“在建立陕甘边根据地的斗争中,我和秀山同志在战场上都负过重伤,是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我们,抢救我们。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共产党革命所以胜利,人民的拥护与支持最重要,这也是我们这些人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忘记人民疾苦的根本原因”[2]1306。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中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才更能理解、同情人民的疾苦,这也奠定了习仲勋一生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底蕴与行动基础。
新闻宣传要贯彻党的路线。习仲勋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看待新闻宣传工作,他提出,党的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党在这个阶段的对内对外政策,鼓舞他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然而,过去的思想宣传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在宣传工作上,常常不能及时而正确地阐明人民生活中的许多新的迫切的问题,不能及时而正确地对党的政策提出深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由于对思想斗争还存在着某些自由主义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因而对于资产阶级思想还批判得不够,对于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还宣传得不够,在宣传党对待社会各阶级的政策特别是对待资产阶级的政策上常常发生“左”“右”摇摆现象。为了宣传党的重大政策和重大任务,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就要采取党委领导,全党动手,结合党在当前时期的中心工作,动员全部宣传力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教育的方法;就要采取由上到下,由党内到党外,由干部到群众,层层进行教育,层层打通思想的办法;就要采取首先加强党员和干部的教育,向他们讲明党的政策,交代工作方法,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然后依靠他们去正确地教育人民的办法。习仲勋以《边区群众报》为例,指出了报纸在党和群众之间的重要作用,“《边区群众报》能及时把党的声音传达到群众,也能把群众的呼声反映上来。我和群众报社的许多同志很熟悉,他们在下边听到群众的要求,就给我反映。我也常请他们到西北局来,对一些关系到群众利益的问题发表意见”[2]1099。也正因为这样做,“人民群众十分喜欢《边区群众报》,说它是咱们的报纸。报纸来了,大家都抢着看,看新闻,看政策,看经验,学知识,还利用副刊活跃文化生活”[2]1099。在习仲勋看来,新闻宣传的核心任务就是坚持党的路线方针,积极传播革命的理论与政策,使新闻传媒成为政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生动体现。
新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在领导《关中报》等西北报纸和新闻的工作中,习仲勋创造性地将新闻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提出“新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3]443的观点,紧紧将报纸与新闻工作与群众工作联系在一起。在西北区报纸工作会议上,他说要“为群众办报”[3]443,群众运动的生动形象和真实情况,群众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减租、清匪、反特、生产建设等活动的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新鲜经验,就是指导工作的基础。这些又必须主要依靠办好报纸来解决,只有真正群众化了的报纸,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所有报纸群众化的方针,应该十分明确地在思想上肯定下来。要忠实地反映群众生产、群众运动,就必须深入群众,去了解群众,熟悉群众。编辑人员要轮流到群众中去,记者要经常到群众中去。他特别强调,读者来信、通讯网办好了,可以求得稿件来源的面广、量多,而且可以系统地、深刻地反映群众运动。读者来信和通讯网是报纸联系群众的基本方式。反映群众的活动和群众的创造,其作用就在于教育群众。要提倡大家都动手写,并且要推动别人写。写文章也要提倡对群众负责任的作风,要多看一下,多了解一下,多研究研究,然后再写。习仲勋称赞《边区群众报》编辑记者密切联系群众的踏实的工作作风,“那时记者背着铺盖下乡,和群众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很了解他们的心声。记者写下稿子念给他们听,问他们评论写的对不对,问他们能不能听懂。当时,报纸不仅起了宣传的作用,还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文化水平”[2]1099。习仲勋将新闻工作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既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党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在习仲勋看来,报纸是学习交流的工具,党的报纸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得力工具,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总结经验、增长本领的好学校。
新闻编辑要贯彻“真短快强活”[4]原则。在革命工作的实践中,习仲勋形成了朴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坚决摈弃浮华不实的工作方式,要求新闻报道要讲短话、说真话。在新华社建社五十周年纪念会上,习仲勋要求新闻编辑工作首先要做到“真”,他要求新闻必须真实,延安时代就反对“客里空”,这几年又反对“假大空”,假字排第一,所以首先要反假。他曾说:“《边区群众报》的最大特点是实事求是,说的都是真话,都是群众的心里话。不管什么事,好就好,不好就不好,不夸大,不缩小。看报就像是互相谈心。”[2]1099他还说:“不要怕揭露矛盾,揭露矛盾是为了解决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前进的过程。我们就是在不断解决各种矛盾中前进的。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惧怕任何困难。但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困难,认识困难,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2]1021真实的新闻报道无疑是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前提,看似简单的新闻采编五字方针,却蕴含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原理和党的新闻方针。
习仲勋的一系列新闻宣传思想来自新闻报纸工作的实际,又落实于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之中,特别是体现在他直接领导下的《关中报》创办与实践中。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37年10月把关中特区改称关中分区,习仲勋、郭炳坤等被选为关中分委委员,习仲勋为书记。远离延安的关中分区,处在摩擦反摩擦的战火包围圈,《解放日报》 《边区群众报》等延安出版的报纸难以获得,习仲勋即开始筹备办一份《关中报》,全地区的干部群众都渴望看到传播党的政策方针的《关中报》。习仲勋全力推动《关中报》的创办,曾亲自题写了报名,并要求兼任社长的宣传部部长高仰云、主编胡炎尽快编辑出版。经过共同努力,《关中报》于1940年4月在雷庄正式创刊。之后,习仲勋在延安开会,请毛主席为《关中报》题写报名。可以说,《关中报》是在习仲勋的关心和直接领导下创办的,办刊实践体现了他一贯的新闻思想。
在习仲勋的领导下,《关中报》始终坚持“为群众办报”的理念,力求成为人民群众的报纸。习仲勋说:“报纸的指导作用,决定于文章的内容。凡真正写出了群众的呼声、群众的热情、群众的力量、群众的创造、群众的要求、群众运动的经验……那么,不论通讯还是评论,都具有真实的指导性。因为评论是群众运动的中间,是把群众的创造集中起来的更提高一步的东西。”[2]206依靠群众办报,在县区乡干部中发展通讯员,在农村和机关团体部队中建立读报组,壮大党报的通讯队伍,扩大党报的阅读面。
《关中报》的采编干部还利用各种机会听取群众的意见,不断提高报纸质量。1945年,新正区的干部训练班即将结束,《关中报》报社请该班全体同志参观报社并座谈,座谈中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大家要求报纸多登些实用的报道,如农作法、药方等,因为有的群众以前认为认字读报是一种负担,但从报上学了一些治病的办法和棉花怎样打杈后,再也不觉得认字读报是负担了。还提出报纸印刷应更清楚,标题要更生动,对通讯员要耐心细致,不用的稿件,要具体说明优缺点,提升通讯员的信心。复信要经常,字要写得正,不要潦草。对通讯员写稿,在相当的时期内,应帮助进行总结。《关中报》还专门拿出固定版面刊登读者来信,以编辑问答的形式,及时搭建起沟通报纸读者的桥梁,反映社情民意,发挥“人民喉舌”[2]694的功能。
作为关中分区党的机关报,《关中报》以大量篇幅宣传毛主席的著作、号召,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方针和政策,宣传西北局、边区政府和关中地委、专署的政策方针,教育动员干部群众。
大生产运动后,《关中报》及时宣传报道中共中央号召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生产大开荒运动。报道了关中分区军民配合开荒运动,借房子、盖房子,解决口粮、灶具、农具困难,妥善安置国民党区逃进边区的难民等情况,以及分区民兵、农民群众反摩擦、打土匪的胜利消息。淳耀县寺坡战斗中,游击队集中兵力,打了歼灭战,打死惯匪张彦宁。并请分区专员杨玉亭发表谈话,警告分区周围反共力量停止作恶,立功赎罪。新闻刊发后,周边土顽受到震慑,新正县的土顽肖恩多活动不频繁了,几次问边区农民:“这几天报上登我来没有?”[5]10
《关中报》广泛报道了关中分区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对关中分区兴教办学、动员女孩上学、办夜校办识字班等,有大量的报道。同时,也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报道了人民群众讲卫生、破除迷信,有病求医不求神等新变化。难能可贵的是,《关中报》对教育、卫生事业的报道,不是只停留在口号中,而是落实在具体的通讯报道中。1945年3月,《关中报》专门拿出一个整版,介绍防病治病的知识,头条以答复新正县群众来信的形式,详细介绍了“霍乱病的预防和治法”,报道纠正了群众的一些误解:这种病,若是热性的,而且很轻,有时喝些凉水可以治。所以王新礼他哥喝了凉水,就止住了。但若是带寒性的,喝凉水就越坏事,因此还是需服药。对于霍乱病,要本着“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积极防治,因为这种病好预防,难治疗,所以大家喝些“防疫药酒”最好,普通的瘟疫都可以防止,有利无害。[6]这些针对流行性疾病群防群治的新闻报道,生动体现了“为群众性办报”的理念。
《关中报》是给关中群众办的报纸,是人民群众的喉舌,因此必须用人民群众自己的语言来写,不仅要形式简约,还要通俗易懂。习仲勋认为,群众的、通俗的语言、文字是重要问题。如果有人说,我们的报纸,“群众看了面目生疏,很难亲近”[2]204,这就是一个大问题,采编人员必须认真努力学习,学习群众中、干部中那些富有智慧的生动的语言,来充实我们的作品。也就是说,用群众的语言写群众的东西,群众的报纸就要用群众的语言去办,那样群众就会欢迎了。报纸形式还需要简约,“如材料不充实,就不必写的太长”[2]206。《关中报》在总结编辑工作时,也引用了李敷仁的来信说,“在文字上应更通俗,更大众化,消息通讯报道文,应该短些再短些,老百姓是喜欢三言两语的,报纸没达到这个要求,则是由于我们编辑思想中全心全意为人民当一个勤务员思想还不足”[5]132。这样的办报风格,确保了边区农民能够理解和接受。
新闻报道的语言十分通俗。1945年10月,重庆谈判结束后,《关中报》在头版刊发了消息,题目是《毛主席回来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重庆谈判的过程:“毛主席答应蒋介石的邀请,到重庆去商讨团结建国大计,谈判进行了四十多天,部分问题已经得到了一致的意见,毛主席在本月十一日下午,坐飞机回了延安,王若飞同志也一同回来了,到飞机场去欢迎的有一万多人”[7]。非常简明、通俗,甚至有些口语化的文字,即将毛泽东等人赴重庆谈判的背景、过程及成果全面地呈现出来,非常符合大众阅读的需求。另外一篇发表在《关中报》头版头条的介绍边区夜校学习的新闻,主标题是“郝村夜校动员学生抄名单没顶事”,副标题为“方式转变了,群众自动去认字”,其中说该夜校“开始抄了十二个人的名字,第二天晚上就叫他们去识字,结果一个也没叫去,第二第三晚上又去叫,还是没叫去一个”[8]。其中,“没顶事”“没叫去”等,都是十分口语化的语词,但都被用到新闻报道当中,甚至还充当了报道主标题。还有《向淳耀民兵游击队看齐!》 《学习马栏游击队!》等新闻标题,都十分浅明易懂,是新闻语言通俗化的代表。
报纸采编人员的大众化,一方面是指报社专业干部的大众化,另一方面是千方百计地吸纳群众积极分子参加报纸工作。《关中报》大家写稿大家办,干部群众喜闻乐见。在关中地委宣传部工作过的任就斌同志回忆说:“《关中报》的特点是能够紧跟形势,切入群众生活,内容通俗易懂,深受群众的喜爱。”《关中报》的编辑记者大多来自革命一线,对分区的情况十分熟悉,而且勤于走基层,访群众,收集调研一手材料。报社记者李守理年龄较大,还经常深入基层,同干部群众与游击队员一起摸爬滚打,写出了纪实性很强的《马栏游击队》。从《边区群众报》调来的记者李根蒂,常常忘我地工作,一次在耀县采访时,被敌机扫射打伤右腿,仍然坚持工作。[9]采编人员历经艰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获取了基层一线的真实材料,从而保证了新闻的群众性、真实性。
《关中报》的主要领导与采编人员十分注意倾听读者意见,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询问干部读报情形和报纸的作用。按照群众的需求,报社于1944年新增了《大众读物》,专登小调、故事、药方、常识,成为生产班子纺织组最喜欢的副刊[10]。《关中报》的通讯员包轲岗回忆说,1942年,他在关中专署做文书,在领导的鼓励下学着给《关中报》写反映乡上情况的稿件,关中报社的陈芳及时回信鼓励,指导他如何写稿。随后,《关中报》刊登了他的多篇稿件,一篇是《冯背锅开荒》,表扬乡治安主任冯思义开荒地八亩的事迹,还有一篇是关于地主徐某侵占佃户耕地的事[5]48。由于培养了大量的基层通讯员,《关中报》能迅捷而真实地反映基层的情况。
革命者所面临和解决的是当时时空环境下的问题,因此更多是一种具体的、特定的行动或方式。然而,在这一历史行动中所形成的思想,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形成的思想却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习仲勋在革命年代形成的新闻宣传思想,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宣传首先需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这也是习仲勋一直以来所强调的。回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当下,报刊当然承载着多种多样的功能,但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背景下,各种报刊尤其是党报党刊,仍需要将宣传、贯彻党的政策、方针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报刊的其他功能,也需要服务于或有助于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因此,为人民代言,真正发出人民群众的声音,“为底层发声”,才是社会主义国家报刊等新闻媒体最根本的价值,也是其最高使命,这也是新闻宣传根本任务所规定的。新闻媒体需要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但又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使它既不要被官僚绑架,也不能依附于资本,真正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对“公权力”实施监督制约,这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责。就此而言,一定程度的新闻自由,是履行这一使命的内在要求。然而,超越民主、法治之外的“信息检查”恰恰是实现上述使命的最大敌人,马克思曾强烈批评过1819年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有这样一种法律:哪里还存在出版自由,它就是剥夺这种自由,哪里应当实行出版自由,它就通过书报检查使这种自由变成多余的东西”[11]。
马克思的这些思想,接续了十七世纪以来一些政治思想家的理论,并有所丰富和发展。英国政论家弥尔顿早年就痛斥了书报审查制度,他甚至将其比喻为杀人:“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像;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圣像”[12]5。每个人的判别力是通过广泛的阅读提高的,“我们如果想探索罪恶与虚伪的领域,又有什么能比读各种论文,听各种理论更安全呢?这就是兼容并包的读书法的好处”[12]17。“只要心灵纯洁,知识是不可能使人腐化的,书籍当然也不可能使人腐化。”[12]30如果要进行出版审查,那检查员的品质需要非常高。因此,马克思认为:“书报检查法不是法律,而是警察手段,并且还经常是拙劣的警察手段,因为它所希望的它达不到,而它达到的又不是它所希望的”[12]178。而只有“出版法才是真正的法律,因为它反映自由的肯定存在。它认为自由是出版物的正常状态,出版物是自由的存在”[12]82,“出版法就是出版自由在立法上的认可。它是法的表现,因为它就是自由的肯定存在”[13]。尽管包括新闻出版在内的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自由必然有限定它的边界,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应给予新闻出版以充裕的自由和信任,即使进行限制,也需要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程序的框架内进行,即应由法律以及符合正当程序的司法来确定,只有这样,新闻报刊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的心声,起到代表“群众意见”的作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重要指导路线,新闻宣传也应贯彻群众路线。问题是,习仲勋及其领导下的《关中报》践行群众路线,是缘于陕甘宁边区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采取了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方式方法,而在科技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的当下,如何在新闻宣传中落实群众路线,又如何体现新闻宣传的群众性?事实上,像《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等一些大报,也一直在践行群众路线,它们都设有“群众来信”专门栏目,定期组织就特定话题进行讨论。在党建、法治、社会、基层等版面中,也会定期刊发一些群众来稿,反映各界民众的意见。在新媒体浪潮汹涌的当下,《人民日报》紧跟潮流,相继推出了微博、微信、微视频,近年来还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征稿,将优秀精短稿件摘编刊发在评论版,这些都是新闻报纸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然而,新闻媒体在新的时代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仅仅是采取“读者来信”、微博微信等形式化的方法显然是不够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不仅仅是指听取一些群众的意见、建议,在本质上,它要求政府,包括党本身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决策中吸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可以说,它就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求。在当代,则体现为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制度。因此,新闻媒体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就不仅仅是拿出若干版面刊登群众来信,而是需要全方面地理解和实践“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并将其体现在新闻媒体的各个部分当中去。
习仲勋新闻宣传思想还引发我们对新闻工作专业化与大众化关系的思考。新闻传媒是世界进入现代化的产物,无论是西方世界的新闻业,还是近代以来中国的新闻业,几乎都延循了一条“专业化”的道路,或者说,它是传媒精英和政治精英结合的产物。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新闻传播才开始走上了一条“大众化”的道路,用劳动人民的语言,讲述劳动人民自己的事。然而,新闻传媒业要发展成熟,必然会走向“专业化”,而群众性的新闻宣传又要求大众化,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
当下,新闻工作“大众化”与“专业化”的矛盾仍然存在。包括党报在内的新闻传媒,专业化带来的困扰并不鲜见,一方面是成熟规范、专业高效的采编体系,另一方面是少人问津、发行艰难的订阅窘况。“专业化”的不当趋向,新闻报刊的高度知识精英化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出现了“曲高和寡”的局面。事实上,随着现代科学的发达,成熟行业走向专业化的趋势是必然的,但立足于中国国情特别是党报党刊所承载的使命,大众化又不可忽略。在高度专业化的新闻传媒业提出“大众化”,并不是片面要求其吸引眼球或投其所好,而是需要考虑人民群众的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即便是弘扬主旋律的党报党刊,也可以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切入,采用更贴近群众生活的语言形式来宣传主旋律。
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习仲勋同志都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始终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以群众为本。梳理习仲勋新闻宣传思想,可以看到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新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2]204,新闻工作需要贯彻群众路线,新闻宣传需要体现人民性。这一思想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它不只是对党报党刊的要求,对我国新时代的新闻传媒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概言之,新闻媒体应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喉舌”,要通过媒体的力量引领时代的风尚,反映民生民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