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维度与内容构建研究

2021-11-29 00:44黄海鹏徐晓红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育人人才评价

黄海鹏,徐晓红

(1.长春中医药大学 共青团长春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措施,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指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1]。虽然国家、社会和高校已经意识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和建设一流院校的重要性,也结合院校实际开展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但是尚未在维度和内容构建方面达成普遍共识。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模式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国外高校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国外虽未有“拔尖创新人才”的明确表述,但是其提出的“卓越人才”“全能人才”“领导型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有着某种程度上的耦合。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提出了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三个国家普遍采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即高校与科研机构、社会企业间相互合作,将高校人才培养逐步向社会延伸,但具体的人才培养机制略有差别。美国高校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拔尖人才培养系统思想,在实践中形成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教学体系、科研素养在内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个性化培养,将学生发展与学生自我需求相结合,注重培养全能型人才[2]。如哈佛大学的学分制,麻省理工学院的文理学科融合,斯坦福大学的大学工业园生产实践平台等。英国高校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建立起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机制[3]。如剑桥大学实行的学院制,牛津大学的导师制。日本高校将“开放”作为人才培养主线,设计学科交叉与专业素养教育相融合的递进式培养方案,营造开放的学术氛围[4]。

我国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始于2009年,为了回应“钱学森之问”,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珠峰计划”在指定的大学中由试点的11所独立学院(针对天赋超常的学生)具体实施[5]。围绕学生遴选、教师配备、培养模式、氛围营造、制度创新、条件支持、国际合作等7个方面建立一体化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在“珠峰计划”推动下,国内高校相继推出符合院校实际的院校培养计划。例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注重学生的选拔,通过前期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兴趣和潜质,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质量;复旦大学的“望道计划”,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和自由选择专业机制,为优秀本科学生构建国际化学习交流平台。但“珠峰计划”大多面向国内一流院校,普遍针对数学、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机等应用型学科,是否能够作为普适性体系进行推广还有待进一步考量。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维度构建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要符合教育规律,它实质上解决了高校“怎样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能够为高校日后人才培养提供普适性的指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化、全面化的过程,需要根据人才培养实际,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进而明确构建原则。

(一)成长规律与个体特征的统一

某项教育活动开始时或入学时学生的个人特征(包括当时学生能力发展的水平)直接反应学生的成长规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象为具有精英潜质的大学生,拔尖人才入学前的选拔对于提高后续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对象选拔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一方面应从学生的个体特征与成长规律进行考量。个体特征是成长规律的直接反应,它主要包括人口统计信息、教育背景、政治倾向、择校原因、经济状况、残疾状况、专业及上大学的原因等;另一方面应从其性格特征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是否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严谨处事,是否拥有明确的目标以及独特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近年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常会忽视了主体的发展需求,注重的是人才培养的结果和产出,这种逻辑上的顺序倒置通常会导致人才培养的形式化。为此,高校在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遵循“优中选优”的选拔原则,探索多方式多渠道的科学化拔尖创新人才遴选途径[6],从源头上对人才质量进行把控。将人才选拔作为后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为逻辑起点,真正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

(二)专业教育与环境氛围的统一

环境是指“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实际体验”,包括在教育活动中所有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事件,它承担着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实践场域在高校,高校培养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育结果。因此,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实现从“普通人才”向“精英人才”转变,就要从人才培养的过程出发,围绕专业教育和环境营造两个方面,为其提供高阈值的参与体验,主要包括课程教学与环境营造两个环节。

课程教学环节是高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性环节,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后续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高校要想体现专业教学上的精英教育,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体现课程设置的差异和梯度,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这一环节主要包括课程体系设置、教师队伍配备、教学方法运用等,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实践教育等方面。环境营造环节是高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高校应为学生营造“开放、创新、融合、务实”的立体化培养环境,注重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建立,主要包括校内、校外、国际等培养环境。校内环境应着力于发挥第二课堂在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延伸力度,将第二课堂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表现舞台,同时加强硬件设备的支持力度。校外环境应加大与校外企业、机构之间的合作联系,整合优势资源,为学生搭建选择、操作、验证、消化、提高的实践舞台。国际环境应着重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对外交流,通过开放式的对外交流,掌握国际前沿知识。

(三)认知收获与情感收获的统一

在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否将学生的认知收获与情感收获相统一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的直接检验,也是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认知收获是显性的,主要通过奖励认可、职业成就及学位成就来综合衡量拔尖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学科知识、科研思维及其他能力。情感收获是隐性的,通过对领导力、人际关系的测量,评价学生的感觉、态度、价值观、信仰、自我概念、抱负、社会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发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通过学生阶段性的成果反馈来检验人才培养质量。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构建

(一)建立多维度的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理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导航灯”,也是高校开展各项人才培养工作的行为纲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是多维的,应立足于知识、能力和价值三个方面,做到“立德于行、专于知识、乐于创新、敢于实践”。立德于行是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道德修养,是正确价值观的体现。高校应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让学生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专于知识是指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应有扎实的知识储备,不仅要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其他学科综合性知识;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精于学术。乐于创新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帮助学生实现追求真理和追求人格卓越的统一。敢于实践,是指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实践精神,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二)形成精细化的人才选拔方案

人才选拔质量将直接影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主要包括学生层面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教师层面的培养队伍的选拔。学生层面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应聚焦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成长规律,做好人才输入质量的把关。应结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围绕学生所学专业、家庭背景、择校原因、兴趣吸引等方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方案。坚持“德才兼备”的选拔原则,把品德、能力、态度作为选拔重点指标,为后续的人才培养选拔优势人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掘,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层面的培养队伍的选拔应着重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一流导师队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探索个性化的课程教学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知识的获取水平与高质量的教学体系密切相关。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遵循“思想熏陶、知识传授、智力发展、能力培养”的成长成才规律,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学科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建立。从专业知识、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等构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全方位教学体系。一方面要结合自身专业和世界前沿领域,构建学科交叉化的课程设置体系,以专业知识教学为基础,拓宽课程学习渠道,注重专业的前瞻性,构建学生共性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结合的专业课程设置。另一方面要立足学生发展需求,鼓励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式教学、以学生为核心的互动式教学、以实践为目的的训练式教学、以研讨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和以案例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等。

(四)建立符合学生需求的育人环境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理论的传授,更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因此高校需要建立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育人环境,在第二课堂和校外实践等方面为学生建立立体化实践空间,突出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服务职能。

1.思政育人

高校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开展的思政活动较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做到价值观的正向渗透,而思政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角色。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类别和心理特征等,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有针对性地分类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思政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7],使之有效地渗透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各个环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培养具有爱国意识的拔尖创新人才。

2.活动育人

一是在活动设置上,打破学生被动参与的僵化模式,结合院校特色,发掘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二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三是要完善高校人才培养硬件条件,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立体化的环境氛围。

3.文化育人

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发挥校园环境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隐性熏陶及认知导向功能,使大学生在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结合高校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制度文化、学术文化、管理与服务文化和环境文化。发掘文化建设特色工程,探索高校文化育人品牌亮点。

4.实践育人

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广大青年学生锻炼自我、认识社会、服务基层的重要渠道[8]。高校应积极寻找校外实践平台,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丰富社会实践的内涵与形式,将校外实践平台真正建设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训练场。要做到实践资源聚合,提升社会实践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与企业、科研单位或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构建多边合作体系,通过企业实习、社会服务等形式,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从课上延展到课下、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实践平台。

(五)注重学生的评价与激励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评价导向存在偏差。往往将考试成绩、科研项目、所获荣誉等短期成果作为评价拔尖创新人才的突出指标,而忽视学生真正的情感体验。国外一流大学普遍注重通过多渠道的评价主体、多方面的评价内容与多种评价方式对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估,已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世界共识的质量评价标准与体系。因此,国内高校应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多元化评价机制,建立包括学生认知和情感在内发展性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中的过程激励。评价目标指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科研能力、道德修养、综合素质的综合性评价。评价方式指注重学生的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采用个人自评、导师主评、同学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指注重学生阶段成绩、科研项目、实践参与、过程创新等综合能力的考评;建立包括学生选拔、过程培养、结果输出在内的评价量表;采用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在评价时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评价。评价中的过程激励指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更好地提升自我。高校应以评价体系作为评判标准,给予学生适当的荣誉激励,以激发拔尖创新人才的科研创新热情,在不断激励中提升自我。

(六)拓展开放化的交流平台

高校应具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化学术视野,建设“多维、开放、互动、平等”的国际交流格局,通过宽口径、多领域的跨校交流,促进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第一,高校应开发国外交流项目,促进人才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二,高校应通过与国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高水平合作办学,开发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引进国外精品课程、教材及优秀学术人才的力度。第三,高校应建立多层次的人才交流平台,拓宽拔尖创新人才跨境学习的内容和规模。通过拓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为我国拔尖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国外短期学习、实习考察、访问交流的机会。

猜你喜欢
育人人才评价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人才云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