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巨涛,谭诗民,杨运庚
(1.安康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2.安康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1]。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2]。作为我国师范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在教师培养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安康学院是陕西省安康市唯一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坚持“立足秦巴,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方向。在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做优师范类专业。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在招生、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强化专业特色,增强整个师范类专业的比较优势。”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巩固传统师范类专业教育优势,建设师范类专业群。聚焦基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师特质要求,实施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标准认证,以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专业为重点,带动小学教育、英语、体育教育等专业协同发展。”自2006年升格为本科高校以来,学校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了2万余名合格教师。毕业生多就职于安康市基层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部分毕业生已走上教育领导岗位或成为教学骨干。学校现开设师范类专业10个,占全校总专业数的24.39%,在校师范类学生4523人,占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的40.17%。“十三五”以来,学校对标师范专业认证,积极推进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学校指导、组织与管理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3]。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支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落实国家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是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依据和基本导向。
安康学院依据地方性、应用型和开放式办学理念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积极探索育人模式,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这里的地方性,即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应用型,即面向实际,强化实操,磨砺技能;开放式,即打破学校围墙藩篱,实现产教结合。
在这一总体发展规划的指导和要求下,学校各专业深入中小学、幼儿园及教育机构开展调研,紧密对接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准确把握专业定位,细化培养规格,重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整体优化。结合时代要求和市场需求,在2016年制定的第四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学生为本、能力为重、职业导向”的培养原则和价值定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专业对接岗位或岗位群的要求,革新课程体系,并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规定要求,开足教师教育类课程,合理设置学分,努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如针对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素养缺失的问题,文传学院将“能说、会写、善教”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围绕培养“能说、会写、善教”的师范类人才,建设3大课程群、8门主干课、8项专门训练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直接手段和基本方式。安康学院围绕师范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训练,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是坚持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能力培养,深化公共课教学改革;二是聚焦培养目标,遵循“先进、有用、有效”的原则,采用“删、减、并、留、增”的方法,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三是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开放式和探究式教学,大力推广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式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四是坚持学以致用,围绕教师岗位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模式;五是围绕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目标,积极推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将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素质拓展课三大模块。每个模块将必修与选修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并且根据需要增加选修类实践课程,如《应用写作》 《演讲与口才》 《秘书实务》等更加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体现人文素养的实践性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有所增加,而适度缩减诸如以史、论形式出现和以知识记忆为目标达成的文学和语言类基础理论课程的比重。同时,为服务区域文化建设,该专业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及研究成果,精心设计地方文化研究系列课程,使学生在领略地方文化魅力的同时,思考地方文化发展,参与地方文化建设。
针对“一言堂”式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安康学院积极探索和创新师范类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围绕以学生中心、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授课方式,已初步构建起以提高学生能力和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的开放型、互动式、情境化课堂教学三维格局。
首先,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壁垒。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上围绕“能说、会写、善教”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不断深化探索,总结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的3项原则,已初步形成“11955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第一个1指第一课堂教学;第二个1指沟通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专业能力拓展配套实训课程;后三者均为第二课堂活动:其中9指9个专业社团,第一个5指5项专业技能训练计划,第二个5指5个专业竞赛平台。
其次,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中积极开展讨论式、对话式、启发式、探究式和案例式教学。如外国文学课程中“半圆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文学概论课程中“作家讲文体”活动的开展,古代汉语课程中地方古籍整理实践以及古代文学课程中古诗词写作实践等教学模式的运用,成效显著,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再次,充分利用先进教学设备和教学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形成学生课前利用线上资源自主预习,老师线下讲授深化,师生课后线上交流、巩固强化的全方位、即时性学习交流模式。
最后,高度重视平时养成教育。将写作周周练、规范字书写训练、经典篇目背诵训练、朗诵演讲比赛、PPT课件制作大赛、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教师重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建成一批校级混合教改试点课程。通过教师示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教学技术应用能力。
在地方本科高校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中,人才培养方案是依据,课程内容构建是基础,教学技能的形成是终极目标。安康学院深入推进“课内外一体化”设计,不断加强师范生技能训练。
一是开展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如小学教育专业,一年级落实“实践教学导师制度”,聘请实践基地优秀教师作为实践教学导师,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小学各项活动,积累感性经验;二年级实施“副班主任制度”,实践基地学校返聘学生担任副班主任,全面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三年级开展2周教育见习和2周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四年级开展1学期教育实习,12周毕业论文撰写和8周岗位实训。
二是坚持开展四年不间断的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如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了“写作周周练”、师范技能、演讲、主持、书法、语言文字应用等多项课内外实训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探索出了“每人每周200个钢笔字作业训练”“每人每周五分钟带板书口语训练”“手抄报制作训练”“教具制作训练”“组合式试讲”和“假期社会调查”等职业技能训练模式。
三是组织开展全校性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自2016年起每年组织开展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通过教学设计(含制作课件)、即兴演讲、模拟授课、说课等比赛环节,有效提升了师范生教学技能。
四是积极探索校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努力构建各类合作育人平台。如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展地方古籍整理、方言调查和文化创意开发等工作,参加安康市文联、作协等单位组织的地方文艺评论,锻炼并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的现状是:教师在理论知识储备、教学技术习得、实践经验以及年龄结构等方面基本是合格的,但就教师未来发展的主力构成——青年教师队伍来看,他们绝大部分毕业于一批综合实力较强、办学理念先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具体教学开展和实践运用上,还缺乏必要的训练和经验,仍有一个将学科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教学能力的过程。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康学院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拓宽思路和途径,优化师资结构。学校采取引、培、聘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和聘用有行业背景的师资,不断加强师范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强化写作能力,引进著名作家专职指导学生写作;每年举办省市作家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和作家面对面改稿交流;每年邀请中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或教研员进校示范教学,评点学生试讲。
第二,搭建锻炼平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按照“抓两端、推中间、调结构”的总体思路,制定并实施《青年教师进行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工作实施办法》 《“双师型”教师建设实施办法》等,要求从事师范类专业教学的教师必须在中小学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不少于1年。近三年,师范类专业教师有100余人次在中小学、幼儿园挂职、任教或联合教研;实施高校、基础教育教学专家、骨干教师聘任计划,聘请陕西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常年驻校指导师范类专业建设,每年聘请中小学骨干教师、教研员深度参与师范专业建设。
第三,提倡科研反哺教学。鼓励教师在项目申报和科研探索中瞄准教学问题,解决教学难题。
一是秉承师范教育传统,服务基础教育发展。目前,已毕业的师范生中已有10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称号,32人获得省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称号,涌现出一批优秀中小学校长和基础教育管理干部。学校依托“国培计划”、成人函授等项目,培训中小学教师3万余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教师学历达标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是加强校地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校依托教学科研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组织师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贡献智慧,建设家乡。如绘制安康各县(区)富硒资源分布图,引导当地发展富硒产业;受市政府委托编制《安康大汉江旅游线路产品策划》,为安康旅游发展出谋划策;建立安康市体育裁判员培养基地、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为地方培养裁判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600余人次;每年开展“百名专家学者下基层”活动,教师结合专业特长深入企业、社区和农村开展服务。
三是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积极围绕安康地域文化、陕南民间文艺、民俗方言、旅游文化等开展发掘研究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创办的《安康文化》 《瀛湖》两种期刊,已成为推动地域文化研究、引领地方文学创作的重要平台;根据文传学院李春平教授中篇小说《郎在对门唱山歌》改编的同名电影在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3项大奖,对紫阳民歌的宣介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年组织师生送艺术下基层,与安康市政府联合举办“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中国南宫山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艺演出,社会反响良好;学校体育运动中心、图书馆、大剧院已纳入安康江北新区整体规划,与安康市共建共享,安康学院已经成为安康市的靓丽名片。
一是深化陕南文化精神育人机制探索,编写出版一批体现陕南地域文化精神的特色教材,建成一批特色一流课程,着力培养学生扎根基层的人文情怀;二是聚焦城镇和乡村教育发展现状,引导学生参与基础教育研究,培养学生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三是全面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努力成为基层中小学优质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对标专业教学国家质量标准和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对接行业岗位需求,吸纳同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点,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积极构建微专业和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按照“金课”建设要求,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省级以上线上线下混合一流“金课”;推进行业融合育人,用2-3年的时间建成1-2门省级以上社会实践“金课”;汉语言文学专业围绕写作教学建成1门省级以上仿真虚拟“金课”。
加强师范生教学设计与教案撰写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进一步搭建教学实践平台和教育基地,通过校地合作和校企合作,提升师范生适应工作环境和进入教师角色的能力。
优化高层次人才引培机制,提升服务地方能力,打造一批接地气的“土”专家;加大“双师型”队伍建设力度,实现1/2以上专任教师有基层教学经历;完善行业专家聘任管理制度,提高行业专家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介入度,强化行业专家在“双师课程”建设、第二课堂活动和实习实践指导中的角色和功能。
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科学规划和大力推动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1],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经费投入不足、地区发展失衡等系列问题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四有”好教师标准,强调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队伍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任务和主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履行好新时代教育使命,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是师范类高校的使命担当。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师范类专业规模较大,且直接面对基础教育,在提高师范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中应锐意改革,协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