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CA125、NT-proBNP 水平的影响

2021-03-10 04:05游选旺游媛
药品评价 2021年24期
关键词:库巴内皮缬沙坦

游选旺,游媛

1.樟树市人民医院,江西 樟树 331200;2.江西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成药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药品与医疗器械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9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临床较常见,是指临床具有心力衰竭症状或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2]。以往数据显示,HFpEF 患病率为0.9%,55 岁以上患者占该病94.5%[3]。目前关于HFpEF 发生机制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中,已知与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治疗HFpEF 主要药物[5]。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改善血液流动,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生成和醛固酮分泌,既能降低心脏负荷,又能延缓血管重塑等,可显著提升心功能。血清血糖类抗原125(CA125)是绒膜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心脏移植中发现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浆CA125 升高,提出CA125 可作为临床监测心功能不全患者及心脏移植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改变的指标之一[5]。本文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pEF,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A125、NT-proBNP 水平,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西省樟树市人民医院2016 年1 月至2020 年10 月诊治HFpEF 患者96 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例数均为48例。对照组,男性28 例,女性20 例;年龄(63.46±3.09)岁,最小47 岁,最大69 岁;病程(4.29±1.01)年,最短1 个月,最长9 年。观察组,男性27 例,女性21 例;年龄(63.49±3.03)岁,最小46 岁,最大70 岁;病程(4.21±1.06)年,最短1 个月,最长9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制定的HFpEF 诊断标准;(2)对治疗药物不过敏的患者;(3)依从性较好的患者;(4)70 岁以下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患者;(2)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3)精神疾病患者;(4)酒精药物依赖患者;(5)妊娠期、哺乳期患者;(6)恶性肿瘤患者;(7)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口服比索洛尔片(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082,规格:5 mg)治疗,2.5 mg/次,1 次/d,连续治疗30 d。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Novartis Singapor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Private.Ltd,批准文号J20190001,规格:50 mg)治疗,50 mg/次,2 次/d,连续治疗30 d。

1.4 评价指标

1.4.1 心功能 治疗前后使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两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

1.4.2 血管内皮功能 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周静脉血8 mL,低速离心处理后留下血清,将1/2 份血清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肤-1(ET-1)水平。

1.4.3 血清学指标 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肘静脉血,离心处理后留下血清,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A125、NT-proBNP 水平。

1.4.4 不良心血管事件 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休克和靶血管血运重建。

1.5 统计学方法

血清CA125、NT-proBNP 水平等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继续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且通过方差齐性检验使用t检验,用表示;对死亡、心肌梗死、休克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等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LVSD 值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在治疗后LVSD 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VEF 值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在治疗后LVEF 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在治疗后VEGF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ET-1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在治疗后ET-1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2.3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25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CA125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T-proBNP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在治疗后NT-pro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HFpEF 常见于老年患者,且多数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心绞痛等[6-7]。HFpEF 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与心室重塑过程、心肌损伤、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等关系密切[8-10]。HFpEF 在病理由代谢代偿期趋向失代偿期,心肌细胞发生肥大和性质变换,同时心肌间质也发生纤维化,使得心肌重塑进一步加重[11-13]。以往研究结果显示[14],长期压力负荷升高和代偿性左室肥厚使得心肌胶质网不断增加而导致室壁僵硬,心肌顺应性下降,使得心功能下降。目前将HFpEF 病因主要归于两种,一种是舒张早期心室主动松弛能力受损,多因钙离子不能及时被肌浆网回摄和泵出胞外而引起心肌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使得心肌舒张能力下降[15-17]。二是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灌注量减少,心室充盈障碍。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一种高度特异性Ang Ⅱ受体阻滞剂,能够刺激肾上腺素释放醛固酮和收缩血管,从而减轻心脏负荷[18-19]。

血清NT-proBNP 的血液浓度增加,现已被广泛认为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生物标志,对诊断其病情有非常重要意义。血清CA125 实际上是一种与卵巢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由浆膜上皮细胞合成一种糖蛋白,可在腹膜和胸膜中检出,其水平升高,表示胸膜腔产生积液增加。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是检查血清CA125、NT-proBNP 水平重要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分析原因是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延缓心肌重构,可以辅助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的传统治疗,用于HFpEF能恢复心肌血流灌注,延缓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20-23]。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NT-proBNP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且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沙库巴曲缬沙坦通过抑制缓激肽降解,增加HFpEF 患者缓激肽活性并促进后者介导前列腺素合成,协同发挥扩血管作用;通过减少心脏、血管中血管紧张素受体的表达,使醛固酮合成减少,减少机体水钠的重吸收,减轻、逆转心肌重构,从而减低了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了血清CA125、NT-proBNP 水平。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能降低血清CA125 和NT-proBNP水平,改善心肌功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库巴内皮缬沙坦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内皮祖细胞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术前血清miR-221-3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芥末糖
勒布朗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