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者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从现阶段的教育要求来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还要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因此,作者整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立足教学实践展开了研究。文章将结合研究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具体阐述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组织高中數学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驱动式教学中的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4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2-0008-03
作者简介:王龙(1986.3—),男,甘肃省永靖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荣获县级“优秀教师”称号。
引 言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数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也相应地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素质[1]。从实际情况来看,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极为必要的。一方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教育部门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养成社会发展所需的品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提升学习质量的必然选择。核心素养的发展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其学习质量。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根据学科特点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从而逐步优化教学效果。
一、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原则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需求性。高中数学课程中,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作为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因此,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来选择教学内容。为此,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明确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势与薄弱之处,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对知识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
发展[2]。
第二,主体性。从本质来讲,《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理念。这就是主体性原则。换言之,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宰者,而是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帮助者;同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角色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动者。因此,在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第三,教育性。学科教学除了给学生提供不同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带给学生本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体验[3]。如果遇到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反复尝试,直到最终解决问题。这个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在做事情时,能够坚持到底。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也能使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能力和品格。
第四,实践性。“实践出真知”这一理念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布鲁纳指出,知识是过程,而不是产品。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学生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尤其是在数学学科中,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与抽象性,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所以学生仅仅通过听课难以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因此,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教师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二、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情感,活跃学生思维
情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通常会伴随认知过程而产生,并且会对认知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当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时,思维通常会更加灵敏,想象力也会比较活跃。因此,在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首要环节就是教师要利用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感共鸣,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4]。如此才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方面,教师要着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会对教学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很多学生会因为某个教师而喜欢一门课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避免过于严肃,不能因为一些小事就训斥学生,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进而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要充分关心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使学生乐于亲近教师,更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5]。
另一方面,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驱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思维活力就容易被激发,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教学策略。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结合这节课的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利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创设了教学情境。这个故事主要讲述古印度国王要赏赐国际象棋的发明者,而这个人提出想要一些小麦作为奖品,并且要按照1,2,4,8……的顺序将小麦放到棋盘的格子当中。但是当宰相听到这个要求后,请求国王一定要拒绝,因为整个国家也没有这么多小麦。学生对这个故事表现出了一定的好奇心,于是笔者顺势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于直接讲授课程内容,情境教学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学习的趣味性。
(二)运用思维导图,促进知识建构
无论在何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基础知识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也要建立在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从学科特点来看,数学知识比较多且涉及广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基础知识的总结。而相对于单一的文字总结方式,思维导图能够以网络化的形式更加清晰和直观地呈现出相关知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以“函数概念与性质”为例,教师以“函数”为中心,可以引出“定义”“三要素”“性质”“图像及其变换”“分段函数”“复合函数”“抽象函数”“函数与方程”“函数的应用”等关键词。面对较多的数学知识,学生难以从中进行总结,无法对知识形成全面的认知。因此,教师还要将这些知识点进一步进行归纳与总结。例如,教师可以总结出函数的三要素,即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并梳理出函数的性质,即单調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最值等几个方面。由于不同板块的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梳理时,既要关注章节知识的梳理,也需要随着学习活动的深入及时对思维导图进行补充,从而形成对数学体系更加全面的认识。总之,在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是极为重要的。
(三)尊重学生主体,引导问题探究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时期最重要的教学指导思想之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发现与形成的过程中,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这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相关知识为例,在教学活动起始阶段,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了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然后,笔者展示了几张图片,以呈现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如比萨斜塔的主体所在的直线与地面的关系。接着,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笔者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问题:(1)怎样定义直线和平面垂直?(2)旗杆和它在地面上影子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3)旗杆和地面上任意一条不过旗杆底部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4)根据以上问题,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最后,学生依据问题进行了自主思考,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和其他人进行交流讨论,逐步产生了新的认识。相对于教师的直接讲解,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可以产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
(四)引导变式训练,促进思维发散
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一种思维训练过程,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必然是建立在思维能力提升的基础之上的。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无疑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从实际情况来看,变式训练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数学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这能够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式,从而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思维基础。
以“集合的基本运算”为例,笔者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A和B是全集U的两个子集,并且A?B,那么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A.CUA?B;B.CUA∪CUB=U;C.A∩CUB=?;D.CUA∩B=?。同时,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还提出:能否分别利用特殊值法、运算法、韦恩图法这三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从问题探究的效果来看,第一种方法,能够使算法的结果更加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判断,所以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第二种方法要求学生熟悉和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法则。集合的基本运算法则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第三种方法,学生使用韦恩图可以使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加直观形象,从而在解题中作出准确和快速的判断。利用不同的解题方法,不但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教师要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变式练习。
(五)注重课后应用,促进内化提升
从学科特点来看,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而这一特点也意味着学生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因此,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探究任务。这不但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的内化,而且有利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以“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为例,结合课内知识,笔者设计了一些实践性的探究任务。例如,笔者展示了一个花盆,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这个花盆的盘口直径、盆底直径以及喷壁的长度都是未知的,大家也可以看到,盆底还有一个圆形的渗水孔。为了对花盆进行美化,我们现在要把这个花盆的外壁涂上油漆,如果每平方米要用100毫升的油漆,那么要美化200个这样的花盆,需要用多少油漆呢?”对于这个任务,学生要动手测量,并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最终,利用这种方式,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相关知识,并认识到了本节课知识的应用价值。
(六)完善评价方式,实现提质增效
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而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以往公式化、教条化的评价方式通常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完善和调整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首先,在评价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反思。一方面,教师要组织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这既能够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又能够使学生借鉴其他人的学习方法。这种方式能够弥补教师单向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其次,教师要及时调整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仅仅关注学生是否牢记了基本知识,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如思维是否活跃,解决问题时思维是否发散等。同时,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教师还要根据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合理设置具体的评价标准并对评价的具体方式进行调整。除了以考试为主的量化考核之外,教师还要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评价方式,如档案袋评价法。这种方法能够使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作出评价,以便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变化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结 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极为必要的,所以教师应该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为重要目标。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并据此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只是当前的教学目标之一,调整教学策略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求教师将不同教学策略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互融合。如此才能逐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严发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探究及实践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0,1(01):30.
于海.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黑河教育,2020(01):24-25.
冯志坚,曹海瀛.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20,16(16):109-110.
陈睿.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79):47-48.
卢雪玲.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教学分析[J].才智,2020(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