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臂屈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2021-03-08 12:12苟春雁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2期
关键词:曲池肌张力痉挛

赵 慧 张 鹏 应 坚 苟春雁△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中风”又称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据统计,在我国的中风患者中有约80%遗有功能障碍[2]。其中,肢体痉挛性偏瘫是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重的因素之一。通常上肢痉挛状态较下肢更为严重,原因在于大脑皮质中上肢投影区较大,因此上肢的功能损伤更为明显,功能恢复也较为困难[3]。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穴位埋线应用于中风后上臂屈肌痉挛的研究中,旨在为本病治疗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脑卒中诊断标准[4],经头颅或检查证实为脑卒中,并符合中医中风的诊断标准;有肢体偏瘫、上臂肌张力增高症状;参照Brunnstrom六阶段分期标准,Brunnstrom分期在Ⅱ~Ⅳ期;改良的Ashworth评定在1~3级;年龄18~70岁;病程3周至1年;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研究过程可配合治疗;2周内未服用过中西镇静药物及肌肉松弛剂;自愿参加本项临床试验,服从诊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排除标准:已接受影响本研究的效应指标观察者,或者不服从本研究方案者;合并有严重心、肝、脾、肺、肾疾病及精神病患者;中风次数大于2次者;脑栓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或有出血性疾病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者;经检查证实神经功能缺损由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心脏病、代谢障碍等疾病引起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者或家属知情且不同意接受本方法治疗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重庆市中医院针灸科病区治疗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男性1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0.23±12.79)岁;病程32~183 d,平均(118.26±41.95)d;脑梗死19例,脑出血12例,高血压病28例,糖尿病15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1.29±12.68)岁;病程29~191 d,平均(111.94±41.19)d;脑梗死17例,脑出血16例;高血压病25例,糖尿病17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内科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1)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入组患者均参照脑卒中临床诊疗指南中治疗方案[5-6],予以改善脑循环、神经保护、控制降压、调节血脂、降血糖等对症支持治疗。2)常规康复治疗。(1)良姿位摆放:患侧上肢保持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和指,拇指外展位置。(2)Bobath握手练习:患侧大拇指置于健指之上,手臂过头,意念双侧用力。每次举10下,每天5次。治疗组取患侧上肢肩前、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患者呈仰卧位,充分暴露皮肤,使用碘伏常规消毒穴位局部,在无菌前提下进行穴位埋线。选用规格为4-0的可吸收外科缝线(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制,国械注准20163652369),将其剪成约1 cm长,用一次性医用7号注射针头作针管,0.3 mm×75 mm毫针剪除针尖作针芯,左手切按进针部位的皮肤,右手持针,将针斜刺入穴位,一边推针芯,一边退针管,将针退至皮下后出针,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后消毒针孔,以医用输液贴贴敷。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对照组口服巴氯芬片(力奥来素Lioresal,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未服用过巴氯芬片的患者初始剂量:每次5 mg,每日3次,3天后为每次15 mg,每日3次。常规患者为每次15 mg,每天3次。共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改良Ashworth评估表(MAS)、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表(FMA)情况。

1.5 疗效标准 参考《中国康复医学治疗规范》[7]中康复评定修改的Ashworth法规定:肌张力降低不足1级,甚至严重,为无效;肌张力降低达到1级,为有效;肌张力降低达2级或2级以上,但较健侧增高,为显效;肌张力恢复正常,即与健侧基本相同,为痊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正态分布应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应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分级比较 见表1。治疗前两组MA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S分级较前均降低(P<0.01),但两组治疗后MAS分级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分级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前两组FMA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较前均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P<0.05。下同。

治疗后组 别n 治疗前33.03±11.79*△27.06±9.60*治疗组对照组31 31 19.58±10.14 18.68±9.93

2.3 两组治疗前后MESSS上肢部分项目评分比较见表3。治疗前两组ME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ESSS评分较前均降低,差异明显(P<0.01)。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MESSS上肢部分项目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MESSS上肢部分项目评分比较(分,±s)

组 别n 治疗前 治疗后31 31治疗组对照组9.39±1.59 9.55±1.63 7.06±2.08*△8.19±1.56*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中风后上肢的肌肉痉挛主要以屈肌为主,肌张力升高是影响其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降低肌张力对改善上肢功能有着重要意义。巴氯芬是γ-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是作用于中枢的骨骼肌松弛剂,通过激动GABAβ-受体而使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门冬氨酸的释放受到抑制,从而抑制单突触和多突触反射在脊髓的传递而起到解痉作用,目前尚无相关指南明确推荐为临床首要抗痉挛用药,但相关研究表明在降低脑卒中后肌张力升高中有显著疗效[8]。

“中风”一名,最早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症治篇》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但关于中风,最早《黄帝内经》中便有记述,“仆击”“大厥”“煎厥”“薄厥”“偏枯”“身偏不用”“风痱”等均为中风病名或症状的描述,其中对于中风后肢体痉挛多归于“筋病”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后世医家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病因病机也立论颇多。《难经·二十九难》云“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从阴阳学说的角度,论述了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是阴阳失调所致。明代张景岳提出中风后“身倦怠拘挛”的病机为“内伤机损”。《医贯·中风要旨》将血气不足视为中风肢体痉挛的重要病机。而《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提出的“气血虚弱、风痰阻络”虚实夹杂理论更加完善[9]。目前普遍认为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由情志、饮食、年老及劳欲失度等原因所致,久之患者脏腑、气血失调,继而内生风、火、痰、瘀,流窜经络,故发为本病[10]。在治疗上,除中药内治法外,针刺、艾灸、推拿、敷药等外治法也占据重要地位,其中以针灸最为后世所推崇,也成为目前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穴位埋线是对针刺手法的延伸和改进,旨在以线代针,对组织产生长久的刺激。穴位埋线在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补虚泻实等方面有良好疗效。虽然对患处仅操作一次,但可产生持久的疗效[11]。穴位埋线的主要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病有浮沉,刺有浅深”“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的思想[12],以操作简便、创伤较小、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弥补了常规针刺作用时间短、疗效不持久、不易巩固疗效的缺点[13]。近年来,随着埋线工具的改良和方法的改进,穴位埋线已经广泛应用于中风后相关疾病的治疗,且效果显著[14-18]。

在选穴上,根据相关文献报道,针灸治疗上肢痉挛性偏瘫应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主要有合谷、曲池、肩髃、外关等,应用频次最高的经络为手阳明大肠经[19]。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调节阳明经穴既可较好地调节上肢经脉气血,又可使阴经纵缓以致阴阳经平衡。

本研究选择患侧上肢肩前、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穴。肩前为经外奇穴,深部有腋神经、肌皮神经等,主治上肢瘫痪、臂不能举[20]。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均为手阳明经穴,《素问·血气形志篇》云“阳明常多气多血”,自古以来,阳明经通常是医家治疗中风后恢复肢体功能的首要经脉。其中臂臑穴位于三角肌止点处,《针灸甲乙经》谓其可治“肩臂不可举”。曲池位于肘外侧,《太平圣惠方》中指出曲池主“偏风半身不遂,投物不得,挽弓不开,肘臂偏细”,刺之可使屈肘伸开。手三里,其下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旋后肌等前臂重要功能肌群,通过刺激该穴可促进恢复相关肌肉的功能,《针灸大成》亦指出可治“手臂不仁,肘挛不伸,中风口僻,手足不遂”。合谷位于拇、食指之间,中风偏瘫日久之人常因气血不达肢末而见该处肌肉萎缩,合谷善于调和气血、通经止痛,故可用于半身不遂或上肢痛症等[21-22]。以上诸穴合用,可致柔筋缓急、经脉调和,从而改善肢体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FMA、MESSS、MAS量表均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评估量表,可针对脑卒中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进行较为准确地评估。本研究结果显示,穴位埋线组在上肢FMA、MESSS评分上较巴氯芬组效果更显著,在MAS评分上两组无明显差异,说明穴位埋线和口服巴氯芬均可有效降低肌张力,但穴位埋线在提高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上较口服巴氯芬更优。因上肢运动需屈肌、伸肌共同参与完成,而巴氯芬作用靶点缺乏精确性,在降低屈肌群肌张力的同时,亦会降低正常肌群肌张力,从而影响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而穴位埋线不仅可通过经络、腧穴对全身气血、阴阳起到良性调节作用,并且作用点精确,加强了局部作用效果,因此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上较巴氯芬更优。但本研究仍存在样本量小、疗效评价指标缺乏客观性、远期疗效随访时间短等不足之处,且在研究过程中个别患者出现对线体吸收缓慢的现象,对于线体吸收速度、不同线体材料的选择等是否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则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猜你喜欢
曲池肌张力痉挛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
小穴位 大健康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痉挛痛的影响效果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