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防火墙的构筑
——基于社区教育的视角

2021-03-08 06:24陈菊红蒋梦园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心理健康社区

陈菊红,蒋梦园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城镇工作和生活,却不得已将他们的子女留在农村老家,致使农村地区随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1]。留守儿童的幼年和青少年时期是他们性格塑造、行为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他们急需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引导,若在此阶段与父母长期分离,缺少父母的呵护和帮助,极易在情感、价值、个性和心理等方面出现异常,造成心理创伤。

据民政部2018年数据,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共有697万余人[2]。虽然这一数据较2016年的902万有较大比例下降,但数字依然十分庞大。作为一个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而形成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立坚强型,这一类孩子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懂得自立、坚强和乐观进取,留守的特殊环境反而成了锻炼和磨砺他们的熔炉,面对网络媒体的种种诱惑,他们比较懂得克制和取舍。另一类是自卑忧郁型,这一类孩子往往表现出自卑封闭、内心敏感、性格孤僻、自尊心过强、自律性差等心理特征,他们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疏导能力较差,其身心发展极易陷入不良诱惑的误区和歧途,容易发展成为问题孩子。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高度重视。”[3]可见,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关乎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同时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各方主体联动协同、相互配合。其中,社区教育具有贴近留守儿童生活、教育形式灵活、教育时间自由等独特的优势。因而,思考如何从社区教育入手,整合社区内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疏导、教育和保护,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社区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

(一)社区教育的内涵

社区教育一词最早源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915年他提出“学校即社会”的思想,开启了学校作为社区雏形和社区生活缩影的认识,进而引申出“社区教育”的概念。社区教育包含社区、居民、教育内容、组织者和资源五个不同的要素,同时社区教育还具有服务的地域性、对象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资源的整合性等显著特征[4]。一般而言,我们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社区教育,其一是从教育的角度界定社区教育,将社区教育看作一种教育活动、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其二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社区教育,将社区教育看作一种社区治理形式和方法、社会组织形式和社区发展途径等[5]。社区教育实际上是以社区为依托,整合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经验的社区性教育综合活动,目的在于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感,促进本社区居民和社区自身的发展。社区可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其中,农村社区正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空间,也是他们精神成长的重要场域,社区的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是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社区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一定的家庭关怀,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适应感,出现失范和越轨行为。而社区教育往往因其独特的熟人社会、乡村关系网络以及社区相对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社区教育是留守儿童获取社会关怀的重要渠道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方面,相对于分阶段的学校教育,农村社区教育有其特殊优势:其一是灵活性,社区教育能够灵活地安排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时间,并且可与社区内的其他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其二是全程性,社区教育可以基于留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活动与辅导,为留守儿童的整个成长过程提供相应支持。其三是多样性,针对留守儿童家庭存在的教育不当或关怀不足等问题,社区教育可以通过教育指导、社区调解和道德约束等多样化的手段,对留守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规劝与开导,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协助创造更好的家庭环境。由此可见,社区教育是留守儿童获得灵活性、可持续性和多样性教育资源不可或缺的途径,是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拓展和延伸。

2.社区教育能为留守儿童提供较丰富的教育资源

由于社区教育既归属基层政府组织管理,又可接受社会组织和机构的参与协助,因而相对于留守儿童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往往更为丰富。其一是社会组织资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面向农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守计划”“彩虹计划”等活动,向农村社区捐助图书、体育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资源。其二是社区体系内资源,计生部门、民政部门、劳动社保部门、退休党员干部等不同的部门和群体,打破条块分割在社区层面相互协作,不论是单位的行政资源,还是个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都是社区宝贵的教育资源。此外,在农村社区这一“熟人社会”中,社区成员的结构和需求较为同质,邻里之间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社区开展的各种教育文化活动有助于留守儿童减轻与父母分离的孤独感,充实闲暇时间,并从中获得心理慰藉,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3.社区教育能促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

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主动对接,能有效避免三者力量的相互削弱和抵消,促进留守儿童教育在不同时空内的相互补充。一方面,社区是留守儿童认识社会的窗口,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参与社区的各种文化娱乐和志愿服务活动,既有助于留守儿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有助于调和矛盾,增进留守儿童与其监护人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社区能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搭建互动平台,社区工作人员、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可通过社区平台互通有无,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以及心理健康状况,拓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空间。社区教育还可通过宣传,增强各方对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责任意识,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社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

(一)农村社区教育的意识欠缺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许多农村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这一过程中对社区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缺乏深入思考,对硬件建设的重视多于软件建设,未能很好地统筹规划社区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广大农村,学校和留守儿童家庭对社区教育的价值认识不清,缺乏与社区的横向交流互动,对社区开展的教育活动参与度不高,留守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向社区教育机构寻求帮助或服务的意识也不强,没有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中的作用。

(二)农村社区教育的经费缺乏保障

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支持与投入,但由于社区教育在教育事业整体的规划版图中处于边缘地位,因而农村社区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能获取到的资源往往比较有限[6]。另从农村自身来看,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较弱,通信、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和服务都需投入,这就容易加剧经费配置的紧张局面,能分配给社区教育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经费比较有限,社区教育的场地和设备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三)农村社区教育对留守儿童关注过少

社区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政府管理和服务工作只有落实在基层,才能产生实效。而我国政府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不同部门之间的运作相对独立,各部门对留守儿童工作的责任划分不明确,极易造成对社区留守儿童教育的支持不一,从而影响社区留守儿童工作的开展[7]。此外,农村社区教育往往更重视为成年人提供教育资源,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不够,尤其缺乏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8]。

(四)农村社区教育的产品供需失衡

农村社区教育的产品供需失衡,主要体现在社区教育产品更新换代慢,难以满足农村社区变化的现实需求。不少社区教育仍然集中在扫盲、卫生计生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等方面,忽视农村大量老人、妇女和儿童对社区教育的需求,养老、医疗和留守儿童教育等村民需求较大的专业性服务匮乏,尤其留守儿童所需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及问题少年矫治等方面的教育产品更是十分稀缺。

(五)农村社区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毋庸置疑,师资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农村社区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支持正面临师资不足的问题。就教师数量而言,不少山区和乡镇没有聘请专职的社区教师,条件好点的社区即使有配备,也多是从事文化技能教育或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者,鲜见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就教师质量而言,农村社区教师的学历结构层次偏低,缺乏具有专业和实践技能的人才,严重制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社区教育构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防火墙的路径

(一)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建立健全社区留守儿童工作机制

1.建立社区留守儿童工作机构

社区可设立独立的社区教育管理和留守儿童教育机构,比如在社区服务机构中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小组,统筹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帮扶工作[9]。此外还可以在社区开设留守儿童临时托管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机构等,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品行修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

2.多部门协同形成社区留守儿童支持合力

首先各部门需共享留守儿童信息,避免留守儿童政策的政出多门或政策漏洞,以便社区集中精力开展对留守儿童的专项帮扶工作。如民政部门和妇联组织摸底调查获得的留守儿童数据可与劳动保障和教育等其他部门共享,也可联合劳动社保部门、关工委和老龄委等机构在社区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五老护苗”活动,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工作。

3.建立留守儿童亲子沟通交流的平台与渠道

社区可在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假期号召有条件的外出务工父母回乡与留守儿童团聚,并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交流,指导家长及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10]。此外,社区还可在社区学校或留守儿童活动室等场所安装亲子视频通信设备,为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联系创造便利条件,增加亲子互动,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建立稳定的情感联系,避免亲子关系断裂造成留守儿童孤僻、敏感、自卑、焦虑和偏执等不良心理。

(二)整合社区留守儿童教育资源,扩充留守儿童教育力量

1.组织资源

相比中小学义务教育,农村社区教育一方面可以吸引社区内现有的各种组织参与其中,比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协会、村委会、妇女和老人联合组织等。另一方面,社区还可利用其人缘和地缘优势,创新留守儿童关爱帮教的形式[1],如发动村内党员、退休干部、农村妇代会主任及志愿者等担任“代理家长”,力所能及地结对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现实问题。总之,社区可充分调动其组织内外资源,构建多元化、多主体支持网络,共同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乡村社会资源

农村社区成员具有大体相似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社会经验,通过长期的密切交往形成了本社区的专属关系网络,加上嵌入其中的信任、互助、宽容、团结和责任感,共同构成该社区独特的乡村社会资源。充分挖掘并发扬社区的尊老爱幼和团结互助精神,有助于弥补留守儿童情感的缺失,助力留守儿童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对在农村社区中从事木工、建筑和种植等不同行业工作的人,也可积极动员他们担任留守儿童社区课程的兼职教师,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乡土性优势,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3.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社区可通过编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流动站,或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等形式,定期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辅导。社区还可采用信息技术搭建社区网络学习交流平台,帮助开辟留守儿童与心理健康教师及专家线上交流的渠道[11],同时向社区居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包括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应对方式和解决办法,以及留守儿童自我发展的建议等等。

(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和谐社区环境

1.加强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社区是留守儿童接受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社区除了新建社区活动中心外,可以将撤点并校后闲置的教室改造成固定的教育场所,也可与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或会议室共享场地资源,为留守儿童的社区教育活动提供场地保障[12]。除此之外,社区需为留守儿童提供亲子图书室、视频聊天室和心理辅导室等场所,满足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需求。具备经济条件的农村社区还应配备网络教学的电子设备,方便远程教育的开展,发挥互联网时代网络教学资源丰富、不受时空限制、形式多样和受众多的优势,丰富留守儿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

2.营造良好安全的社区环境

一方面,社区应加大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宣传和监管力度,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应将宣传教育置于首位,防止出现对留守儿童的歧视和欺凌现象。对于遭受欺凌的留守儿童,村居干部需重点帮扶,联合学校进行定期走访和回访,为其提供必要的法律和心理健康援助。另一方面,社区需加强对容留未成年人的网吧和游戏厅等不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娱乐场所的治理,同时可实施留守儿童课后托管志愿服务项目,为留守儿童开展学业辅导、兴趣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减缓学习焦虑,培养阳光积极的休闲娱乐方式,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氛围。

3.修复农村社区生态,促进留守儿童社会化

在当前农村社区“空心化”“老龄化”背景下,农村人际互动减少,人际关系日渐疏离。城市文化和大众传媒冲击着村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乡村文化的整合教化功能大大减弱,此时缺乏父母监管的留守儿童极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13]。而良好的农村社区生态对于留守儿童形成健康人际交往关系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避免留守儿童形成孤僻、偏执和自卑等不良心理。因此,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规范社区成员行为,改善社区人际关系,让留守儿童在社区居民的守望相助中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心理健康社区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区大作战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