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讨

2021-03-08 14:27于伟李海霞邢心魁邓雪莲焦艳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改革路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

于伟 李海霞 邢心魁 邓雪莲 焦艳

【摘 要】本文从教师提升与学生成长相协同、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理念更新与教法创新相统一的三维视角,探索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以适应学生成长需求、满足学生培养需求;通过完善教学大纲、挖掘思政元素、实现有机融合三步促进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融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形式,实现理念更新与教法创新相统一,推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

【关键词】课程思政 土木工程概论 改革路径 思政元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9-0103-03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既是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必然途径。“课程思政”不仅为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也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主要讲授土木工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土木工程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初步形成专业思想和工程思维,若在课程专业教育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使学生的專业认知与思想启迪协同发展,对人才培养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实现路径,深化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知识的融合,对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教师提升与学生成长相协同、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理念更新与教法创新相统一的三维视角探索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以推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

一、教师提升与学生成长相协同

转变教师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前提。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改革需要打造一支与学生成长相协同的教师队伍,以践行“课程思政”教育任务。

(一)转变教学观念,适应学生成长需求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将决定着“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认识不足,只将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传授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忽视学生成长对思政教育的需求。“课程思政”改革倡导各类课程的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情感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担当起立德树人的职责与使命。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走出“课程思政”认识误区,使“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真正入心入脑。

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一方面有着优越的成长条件,另一方面也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他们对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有着迫切的需求。由此,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师应结合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分析学生成长的困惑,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专业授课过程中适时为学生提供成长急需的“精神营养”,提升思想育人效果,让“课程思政”“活”起来。

(二)提升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培养需求

“课程思政”改革能否顺利推行,任课教师的能力水平是关键制约因素。高水平的教学一定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学生培养目标。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往往在专业领域有着较高的水平,但在课程育人方面却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存在思政元素挖掘不到位、思政理念融入不自然、教学方法不适宜等问题,影响着“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师要做好“课程思政”,应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提升思政理论水平。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来说,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储备思政教育的知识与方法,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日积月累的过程。二是提升“课程思政”业务水平。“课程思政”业务能力是思政元素的挖掘、融入与传递的能力,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标需要较高的业务能力。因此,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师一方面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自我学习,通过参加培训、网络学习等形式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掌握“课程思政”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学习,了解思政教育的内容,掌握思政教育的方法技巧,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掌握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二、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融合

实现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需要在专业知识讲授的基础上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完善教学大纲

完善的教学大纲是“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向指引。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应涵盖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方面内容,其中知识的传授是基础目标;能力的培养是发展目标;价值的引领是宗旨目标,也是“课程思政”的最终追求。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必须重视课程价值引领,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设计之中,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引领同频共振。

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中,应包括以下三方面价值目标:一是激发专业情感,树立四个自信。引导学生通过对土木工程的发展历史、发展成就、发展趋势的学习,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志向。二是激发职业情感,培养职业道德。在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融入国家社会发展、安全、健康、法律、文化等要素,使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认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培养职业道德,树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做好入职前的思想准备、学识准备与素养准备。三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介绍土木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到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对工程材料、施工技术、结构理论、管理方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本领,投身创新实践。

(二)挖掘思政元素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以介绍土木工程基本内容为主,教材中没有思政教育内容,需要任课教师挖掘提炼,根据不同章节内容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例如,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土木工程发展的历史、主要涉及领域、学习内容与学习建议,使学生对本课程形成初步认知。教师在讲授此部分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可结合中国古代建筑和当代重大工程,融入文化自信和大国工匠精神的思政元素。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小部分人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短、平、快”,以期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质量。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绪论部分,融入文化自信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的爱国精神与扎实严谨的品格。又如,在讲述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地下工程等专业内容时,重点融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思政元素。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各种基建工程工作,无论是房屋的建造,还是桥梁道路的建造,其工程质量都与人民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有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以保障工程质量与人民生命安全。由此,教师在讲述土木工程设计方法与项目管理等内容时,可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开拓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与创新意识,在工程设计与项目管理过程中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与优化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三)实现有机融合

要有效实施“课程思政”,不仅要做好教学设计,挖掘思政元素,更要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课程的专业知识点为基础,以思政元素为价值观塑造点,探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实例、案例、算例、典故和图文资料等形式使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从路径方法上来说,一是要做好设计,统筹规划,做到提炼精确、逻辑清晰,避免简单堆积、啰唆重复;二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相得益彰,有机渗透,润物无声,避免生硬说教、死板灌输;三是要注意主次明晰,重点突出,融入自然,确保专业课程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贯性,避免土木工程概论专业知识的碎片化而影响课程教学质量。

三、理念更新与教法创新相统一

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对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递专业知识,更要进行价值引领与思想教育。专业课教师应遵循思政教育与学生成长的规律,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更新源自现实的需要,教学理念的更新不仅要考虑课程的内容,更要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与社会环境的现实变化。

首先,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要实现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的互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是“课程思政”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受场地和课时等的限制,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己任,而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需求也知之甚少,制约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实际效果。对此,教师首先要注重拓宽师生互动的渠道,课上可通过问题讨论、结构模型演示等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传递知识,导航思想;课下可利用QQ、微信、电子邮箱等“互联网+”的方式与学生就专业学习、工作生活等进行沟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要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过程。教学过程不应局限于上课的40分钟,而应涵盖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的全过程。特别是“课程思政”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认真做好课程设计。课前,应精心准备。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涉及工程材料、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和桥梁工程等多方面知识,丰富的内容不乏思政元素。教师在课前须根据“课程思政”理念,完善教学设计,将专业知识与思想元素相融合,编写详细教案,做好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转变传统灌输讲授的教学方式,借助实例教学、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方法,实现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课后,注重作业的布置,更新作业内容,设计一些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开放性作业,通过布置灵活多样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感悟自身的使命与责任。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形式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势必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形式的调整才能取得实效。

首先,创新教学方法。其一,采用工程案例分析法,讓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案例分析可突破传统单纯对一个案例的分析,通过正反案例的对比突出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的重要性。例如,在讲授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时,采用实际工程案例福建泉州欣佳钢结构酒店倒塌事故展示教学内容,讲解该酒店的结构形式,分析倒塌事故的原因,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层思考。又如,在讲授土木工程材料时,通过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农房振动台试验视频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新型材料研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二,采用任务驱动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桥梁工程章节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安排学生观看国家重大工程《港珠澳大桥》等具有思政意义的纪录片,要求学生分享感受和收获,最后教师进行课堂点评,通过此任务驱动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主创新意识,在开阔学生专业视野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其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课时相对较少,单纯通过线下教学实现“课程思政”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打破了线下教学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可以利用慕课、雨课堂、微课等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将土木工程发展历史、建筑古迹、现代建筑风采、工程事故分析等教学资源共享给学生。在利用网络进行知识信息传递的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与思想动态,充分利用新媒体教学手段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工作。

最后,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开展教学实践是学生掌握技能、感受责任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布置分组的实践调查,设计“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现场调研、方案设计、数据分析、撰写报告等多个环节感受职业角色的责任和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秀品质。

总之,将“思政元素”融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实现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既能丰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又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社会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是,进一步深化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改革仍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及教师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彭亚萍,胡大柱,等.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2).

[2]程玲.谈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5).

[3]冯砚,王琦,等.“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融入的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4).

注:桂林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GUTQDJJ2017034);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程思政’视角下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以‘工程制图’课程为例”(编号:2019JGB213),“OBE理念下《钢结构》翻转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编号:2021JGA208),“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类高校思政课‘金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20JGA186)

【作者简介】于 伟(1982— ),男,河南遂平人,桂林理工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钢结构。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改革路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改革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