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的《高等数学》教学能力提高

2021-03-07 14:22:10雷洁买买提江阿布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师应信息技术

雷洁,买买提江·阿布拉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在实际开展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适合当前发展模式的教学机制。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实际的教学效果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开展“互联网+”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础。

1 “互联网+”推动《高等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

1.1 打破原有的时空限制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课程往往集中于课堂上,而对于课堂以外的学习开展则有着很大的难度。随着“互联网+”相关技术的不断推广,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教学也产生了更为深入地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吸收相应的高等数学知识,还可以在课下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对相关内容的学习与巩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可以在各种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在线上平台与教师交流学习中的问题与困难,进一步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1.2 有利于课程的创新与完善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在实施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理念、教学体系以及教学评价都需要得到相应的提升[1]。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得到改善,学生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提前完成对相关内容的预习,同时有效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与此同时,借助网络的开放式环境,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数学》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为专业的要求,在掌握教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从而为提升《高等数学》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1.3 提升教学质量

“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展开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有助于带动学生更为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课程学习注入新的活力[2]。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可以在网络空间当中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进一步培养学生相关信息的筛选、应用与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也会显著提升,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还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大的主动权,大大提升了课堂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效果,推动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2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现代化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方法产生冲击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授课方法较为单一,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教师讲授的部分往往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少部分时间进行思考和练习,整个过程也缺乏有效的互动[3]。与此同时,这样单方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难以开展自主性的思维开拓,不仅容易产生惰性,整体过程也会显得十分枯燥。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会带给传统《高等数学》教学巨大的冲击,然而就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数学教学方式并不能与现代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对相关知识、概念的理解仍存在明显不足,致使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2 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不足

现阶段,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掌握不足仍是影响《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只有在实际开展《高等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及设备的操作流程,才能充分发挥其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数学教学工作的针对性[4]。然而就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都是资历与经验较为丰富的老教师,年轻教师的整体数量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老教师很难对信息化技术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完全掌握,在课上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困难。受到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低的影响,当前《高等数学》课堂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也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大大地限制了课堂教学的有限开展,教学水平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3 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参差不齐

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高等数学的学习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教师与学生可以在网络课程、慕课、微课以及视频公开课等多种课程资源的引导下有效完成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可以借助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完成这部分课程资源的观看和下载。然而网络学习资源的多样化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由于信息资源的发布源头十分复杂,不仅监管起来难度较大,同时也有着很强的随意性,进而造成网络上各种资源鱼龙混杂、重复性高,这对于学生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转变了传统数学教育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模式,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被动性,而当前学生从各种网络资源中获取知识,由原有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对繁杂的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成为当前《高等数学》教育人员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

3 提升“互联网+”背景下教师《高等数学》教学能力的有效举措

3.1 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将会给《高等数学》教学带来多方面的转变,就当前的数学教学手段来看,往往很难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思考学习环境,同时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式的学习状态,难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高等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面对这样的问题,相关教师应不断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进而使其进一步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发展需求。与此同时,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应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引导、规范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当中的使用效果。除此以外,受全新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的转变,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学习地位转变为互联网背景下的主动学习,而教师也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其可以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水平。

3.2 借助互联网资源完善课前准备

随着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实际的教学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在有限的总课时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当前讨论的重点问题。其中,提升课前预习以及其他准备工作的有效性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只有带领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前预习工作,才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树立更有效的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听课效果。因此,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条件。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可以发布相应的预习课件,由学生在课前完成对其的下载与学习,而预习课件中所包含的内容大多为难度较低的基础知识点,进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数学知识过难、过多对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造成影响。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基本了解该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本节课堂将要讲解的知识点完成相对应的练习题,教师应结合学生做题的效果了解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理解程度,进而对实际课堂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5]。对于高等数学教师来说,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数据可以十分全面地反映出本课难度、学生的线上预习情况等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合适的考核制度。

3.3 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环节,教师应不断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的有效改革[6]。高等数学课程不仅可以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素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把握信息化技术在《高等数学》课程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相关技术实现基础理论知识的精简以及计算思考方法的应用,进而借助信息技术、互联网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高等数学》教学与网络课程建设的同步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多样化应用,从数字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等多方面完善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课程教学质量。除此以外,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教师也要提出自身的思考与认识,为相关技术的有效应用以及优质教学资源的推广奠定基础。推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助于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为日后的教育创新改革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3.4 不断提升教师对教学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

在《高等数学》课程中融入“互联网+”概念与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要想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对教学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仍然是重中之重[7]。为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应不断加强对数学教师的培训,引导其树立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正确意识。作为高等数学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提升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应以提升教学效率为核心,推动现代信息技术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同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平台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另外,教师在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实现提升教学适用性的目标。

3.5 建立高等数学教学的信息平台

推动高等数学教学信息平台的建立是补充课堂教学、提升《高等数学》课程全面性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展开学习,进而提升对知识点的掌握水平。为提升线上学习的效果,教师需要上传相关的授课视频以及对应的在线测试,从而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情况,进而在后续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补充。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创新的过程中,应以学生易接受为原则,针对学生线上的学习情况做好辅导答疑的工作[8]。除了日常的答疑课程以外,还可以在班级范围内建立专门的课程答疑微信群或者QQ群,方便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对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进行解答。从实际的应用效果来看,线上交流信息平台所收获到的成效甚至要优于线下的解答课程,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线上学习的积极作用,在完成对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工作的基础上,为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数学》教学的开展对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互联网技术融入相应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当前互联网技术大力应用的背景下,应不断通过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完善课堂效果,不仅要引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还应借助相关的互联网资源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而有效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求,实现更高水准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教师应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3:30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3:43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