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云平
摘要:现在随着国家提出的教育改革,不仅重点考试科目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样的一些辅助科目,像美术、音乐、体育等也渐渐的被人们认可,在教学中占到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大。就现在的初中体育教学来讲,虽然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确实过于老旧,使用的教学方式过于简单,与现在的时代发展并不相符,使得学生在进行上课的时候积极性不高,造成体育教学的效果不明显。文章就现在的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以及相对应的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体育教学;初中;以生为本;有效策略
引言:在国家提出的新课改中,提倡“以生为本”,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怎样将这一点融入进去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现在的初中体育教学沿用的是一直以来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将新时代的发展结合起来,使的学生在上课时要么就是在操场上自由活动,要么就是在教室里面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没有起到带动作用,而且还会因为教学模式的无聊导致学生厌烦,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一种势在必行的举措。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初中的体育教学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而且在教学上也是有着一些问题的。先从影响因素开始讲起,首先体育是一门辅助性的学科,并不会参加到中考中,所以在学校的关注上就会偏弱,甚至有的专业课教师会占用学生的体育课进行教学,使体育课的存在形同虚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将学生的体育课进行下去本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然后是教学方法,初中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上使用的方法较为老旧,只是沿用这一直以来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做出新的改变,使得学生的听课时积极性并不高,不能及时地参与到学习中。
除过这些之外,学生的态度上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的,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了解较少,在他们的认知中,体育课堂就是自己用来放松的,使自己在其他课堂上紧绷的神经得到缓解,对于体育上面的学习关注度并不是很高。这种认知从开始上就是错误的,而学生也因为自己错误的认知,在进行体育学习时不上心,所以使得体育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除过这些因素外,学校的重视力度也严重的影响着初中的体育教学。
二、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从广义的理解上来讲,就是在课堂上的,谁是接受知识的一方,谁就是主体,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以生为本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将每一名同学都关注到位,针对每一位同学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尊重每一名同学的个性。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使学生可以在学习时感受到体育锻炼的美好,在进行体育学习时将自己的性格进行完善,增强自己的体格,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以生为本,源自于哲学上的理论,但它的意义却不是哲学上的意义。以生为本并不是指向于探讨世间万物的产生本源,而是指的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什么事物是我们最关注的,我们最根本的需求是什么[1]。以生为本指的是,与自然界的万物相比,我们人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将本末倒置,去追逐一些不重要的东西,而将最重要的事情放弃掉。我们熟知的教育方针都是为了培养人才设立的,像“百年树人”,所以说培养人才才是以生为本最主要的内涵。
三、在体育教学中为生为本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
想要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起来,首先需要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可以让课堂的气氛得到缓解,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初中的体育教学一般都是一些体育技巧的教授,技巧的种类较为单一,教师如果沿用之前的教学方法会是课堂的氛围较为沉重,不利于学生学习。学生在初中时期正是兴趣广泛的时候,天性爱动,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性格被压抑,渐渐的甚至会产生排斥心理。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时,就需要进行情景的创设了,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保证学生可以专注地听完一节课[2]。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生立定跳远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地给学生讲解立定跳远的注意事项,学生就会比较厌烦,但是如果教师在进行注意事项讲解的过程中,将一些实践活动参与到里面,效果就会不一样。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示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起跳,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自己教的方法进行起跳,将两次跳远进行对比,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导学生,更利于学生学习掌握技巧。
(二)创新教学模式
在一般的教学中,都是教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学生只需要听就可以了,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思维禁锢住了,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既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也能将学生的思维进行扩展,促进学生大脑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有些活动比较适合男同学,而有些活动就比较适合女同学,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区分[3]。就像在进行篮球教学的时候,男同学的积极性会比较高,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男女搭配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针对投篮方式来讲,教师就可以提问,“在原地投篮与跳跃投篮两种投篮方式中,那种投篮方式的命中率比较高呢?”或者是“大家知道投篮时发力点是哪里吗?”,然后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练习,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给出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到课堂上,也能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创新评价方式
在以前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容易使一些学生受到伤害,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现在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需要将评价方法进行改变,在评价时将学生的整体表现都考虑在里面,不只关注于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之间的评价也要采纳进去。初中的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不希望得到批评,想要得到家长与教师的认可,教师在进行评价时需要针对这一特性进行[4]。像学生在练习仰卧起坐的时候成绩并不是很高,教师可以先不急于打定成绩,可以先跟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到具体的情况,有些同学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教师就需要在之后在给她一次机会,而有些学生是本身就不愿意做仰卧起坐,针对这种学生,教师就要进行详细的了解了,看一看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最后再进行学生的评价。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给予的尊重,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師的关心,在进行学习时会更加的愿意投入自己的精力,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
四、结束语
从整体层面上进行分析,虽然体育教学属于一种辅助性的教学,但是它也有着自己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强健,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更能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起来。但是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穿进去,将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到一起,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提升起来,不仅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效果,更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阳.初中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探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1):85-86.
[2]吕效勇.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优化路径研究[J].考试周刊,2021(54):118-119.
[3]俞兆宁.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20(77):110-111.
[4]秦会社.试论以人为本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0(2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