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华丽
摘要:城市化的发展已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这种社会形势下,需要将目光放到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方面。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环境科学、生态学等专业的相关专业知识针对农村进行规划和设计,使得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旅游项目开发与吸引游客等工作可以进行协调发展,最终让乡村旅游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通过有效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可以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并保护乡村文化,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本文主要针对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规划设计理念、乡村旅游景观具体的规划设计等内容进行分析与论述,意在为人们提供生态体验的理想场所,并推动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乡村旅游经济;规划设计
引言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大力发展农业,还应当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有效提升农民的收入,使得乡村同城市一样焕发新的活力。然而,在发展实践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与问题,例如基础设施不完善、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并不乐观。而在生态文明理论的影响下,出现了新型的旅游活动,利用农村生态旅游弥补传统旅游方式的局限性。然而,我国针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时间比较短,还需要深入研究,解决农村经济问题的同时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
1.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规划设计理念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很多乡村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已经开展了乡村旅游业,然而,从乡村现状就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的开展过于同质化和扁平化,缺乏创新意识,不具备自身的特点,文化方面与生态方面都不够突出。从游客的角度讲,乡村旅游缺乏新意,长此以往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游览乡村,乡村旅游过度包装且缺少生命力,掩盖了其自身的自然生态魅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受到负面影响。为走出困境,就应当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利用有效的规划设计理念,开展生态乡村旅游建设,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1.1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
在乡村旅游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换言之,在规划设计期间要采取当地村民的意见。实际上,很多设计师过于注重自己专业知识的利用,开展设计期间并未对乡村当地环境进行严格的考察,也缺少对民俗相关知识的研究,导致设计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为此,在规划设计期间一方面要征求当地政府的相关意见,另一方面则需要从村民方面获取设计灵感,从而开展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工作,开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可以实现对于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并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同时,人性化的设计还体现在游客的需求方面,确保所设计的景观可以为游客带来舒适的体验,让游客经过乡村旅游之后获得一定的收获。
1.2优化空间资源
我国乡村的面积较大,但是在规划方面仍然需要实现对于空间资源的优化。具体而言,可以采用疏密有致、合理有效的发展方式进行乡村旅游空间的设计。同时,要对当地进行区域划分,包括主要保护区、适当开发区以及缓冲区。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避免大面积空地的出现,提升土地资源的应用效率,最终建设良好的生态景观。此外,乡村旅游建设应当以村庄为中心,其他旅游项目未然村庄开展规划和设计,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他资源的潜在价值。
1.3突出当地特点
为避免出现乡村旅游同质化的问题,在规划与设计阶段还应当在遵循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上打造具备个性化和美观化的景观,并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为实现个性化的设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尽量选择可以展现乡村特色的当地材料,尊重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第二,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落实民宿文化,将人文脉络和景观资源纳入景观规划,通过促进传统文化和发展丰富地方景观。
2.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探究
2.1在生态文明视阈下进行
开展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首要任务就是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开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从而实现对于乡村当地平原、水体、丘陵等自然环境的保护,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保持原貌,适当开发即可,不可以将当地自然环境改造得面目全非。由此可见,乡村当地的山与水本身就是乡村所具备的财富,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优势。其次,在尽量保持原有面貌的基础上针对乡村的基础建设进行优化,例如破旧的路灯的更换,街道的整治、疏通污染河道等,改善农村地区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并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从而将乡村打造成交通便利、民风淳朴、设施齐全的乡村。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休息,并见识当地的自然风光,提升乡村旅游业的吸引力。
2.2尊重乡村景观发展规律,加大乡村景观规划
上述内容中提到,在开展规划设计的同时要尊重当地的民俗文化。具体而言,在尊重文化的同时利用文化,开展合理的设计构思,从而在一些景观设计中体现区域的文化特色。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对于乡村的勘察力度,深入乡村进行了解,从而给出详细的设计方案。在方案中将与一些乡村特色元素很好的融入到设计中。同时,也可以利用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到更多的资料,确保所设计的方案符合乡村的特点。第二,掌握乡村特点之后进行系统性的规划与设计,将各种景观合理规划并定位,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强化景观之间的关联性,促进区域的进一步发展。第三,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工作也需要创新,目的是更加广泛地展现乡村的个性化特点,并逐渐拓宽乡村的特色文化影响力。在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持下,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中,要求工作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将乡村的静态景观设计转化为动态的视频,上传到微博、抖音等宣传平台,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吸引更多的目光,实现良好的宣传效果,从而为乡村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
2.3践行“低量高值”,提升旅游品质
传统的乡村旅游业中,一般都注重游客量,以量取胜。经过多年的发展可以发现,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游客数量的暴增必然会影响到旅游的品质,其他村民的正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同时,旅游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割裂最终会导致旅游产业的逐渐萎缩,環境被破坏,恶心循环下必然会造成经济负担。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可以倡导“低量高值”的发展原则,保障游客的旅游品质,合理控制游客的数量,确保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2.4做好旅游服务方面的规划
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见识更多的特色景观,在这个过程中,旅游服务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乡村生态旅游业中的服务主要包括住宿、餐饮、导游等方面,而服务也应当具备乡村当地的特色。例如,农家乐的形式可以让游客感受到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在民宿内部的装修尽量符合乡村特点,而外部环境则应当保持原生态。服务人员的穿着打扮也应当以乡村特色为主。在食物方面,要遵循当地的饮食习惯,尽量以特产为主,使得菜肴美食也可以成为的当地的特色。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村中多数的农民依靠种植业生存,而开展乡村旅游则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为城市的人们提供安静舒适的游戏环境,缓解压力。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实际上就是乡村旅游的最大特点。因而在设计规划方面要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王渔.探讨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旅游经济发展[J].全国流通经济,2021(28):132-134.
[2]高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6,23(06):33-35.
[3]阎丽.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09):49-50.
365550190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