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苗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要求的理念与传统要求有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对于数学学科和生活的认识,更是天差地别。基于此,本文就从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入手,结合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意义,来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生活化元素来构建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方法策略。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核心素养;学科特征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学科核心素养是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和指向标,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明确的一大重点之一。而生活,作为小学数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生活化的数学元素的教学融合,整合数学与生活,促进数学学科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开展的意义
(一)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小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其内容类型除了图形认识、运算技巧、推理证明等,还包括一些为更高的数学学习奠基的部分。综合来看,小学数学学科的知识点大多都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要求比较全面。但是,小学生因为生理发育的阶段性限制,思维、认知能力等尚未发育完善,需要教师巧妙地利用一些生活化的教学元素,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辅助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效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探究性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情境来完善数学教学,是传统教育的一大改革趋势,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十分有帮助。借助于生活情境,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进而在数学问题的探究学习中,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和质量。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开展的方法
(一)借助生活元素,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数学
生活化情境的应用,是指小学数学教学是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更多的让学生有更强的参与感、体验感的内容,借助于相关流程设计或者素材引导,让学生更深刻的产生工作认知,深刻了解学习内容,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获得印象更清晰的学习体验,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通过生活化教学的设计,能够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与知识体验感,学生能够利用相关生活化的场景,实现主动参与和感受,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效率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在正式上课前,每人准备上一张卡纸。然后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中的圆形卡片裁剪方式,组织学生利用手上的卡片、剪刀等工具,裁剪出一个圆。然后,教师利用学生的裁剪活动场景,引导学生探讨学习关于“圆”的知识,了解“圆”,认识“圆”,并发现“圆”这种图形的神奇之处,寻找生活中与“圆”相关的物体,如井盖、杯盖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井盖要用圆形?”促使学生产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中关于“圆”的半径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于“半径”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二)借助生活情境导入新知识
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动机来源,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甚至,在生活情景设计中,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解决对策等的学习欲望,对于数学学习发展十分重要。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提问问题的时候,需要更关注兴趣点的激发,设计情境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一些兴趣,或者寻找一些教学内容中的趣味化元素,让情境更有趣,通过趣味化的情境设计,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被兴趣点所吸引,提高数学知识探究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数学学习的提高。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数学学科教学环节,如实践教学环节等,可以巧妙地利用实践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教学引导设计,给学生们带来一些积木块,让学生在课堂上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让学生各自发挥智慧,结合自己平时的搭积木游戏经验,自主搭建积木图形。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搭建出来的积木成果,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方未进行观察,并鼓励学生将自己所看的图形的形象描绘下来。在不同方位的学生的观察与描绘后,教师可以将同一组学生的观察成果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发现:“咦?为什么同一个图形,大家看到的都不一样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在不同方向观察所获得的结果的差别……然后,借助于这一学生非常熟悉的游戏场景,能够有效的促使学生在实践观察中,提高对本课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一定的想象思维,帮助学生的后续其它的相似问题中能够联想到这一活动,提高数学联想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立体空间思维。
(三)借助生活元素,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推动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发展
通过实践发现,适当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部分生活化内容,能够有效的促进数学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升。如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学习理解更为直接,并未有更深层次的体验感悟的环节,重点定理概念、公式算法等的分析都过于简单,并且学生在学习接受过程中,缺乏思维深入锻炼,导致学生的学习趋于表象化,感触不深,学习理解时效短,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记忆时间久了出现遗忘现象,学习效率不高,质量较差。而如果教师能够以生活化的情景设计,借助于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出发,调动探索欲,开展数学探索活动,在数学思维锻炼和数学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有效的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带领学生初步进行本课知识的预习,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找一找生活中的“百分数”,比一比谁找到的更多……在生活中,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元素,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巧妙地引导学生快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以及特征,让学生形象化的认识到数学知识,直观地理解“百分数”的基础知识,提高对“百分数”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在“百分数的应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作用?百分数的特征有什么?”让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疑惑,发现问题,然后促使学生从问题出发,进行数学思考……然后教师再在问题引导的过程中渗透关于“百分数”的数学知识点,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完成“百分数”的教学任务。如此,数学教学衔接紧密,步步紧扣,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注意力更集中,数学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结合数学教学与生活元素,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理解数学知识点,培养小学生的各项学习方法、思维品质等,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贲红珍.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教学的开展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16):125.
[2]马青献.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方法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2):1.
[3]刘春桃.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生活情境实现高效化教学[J].文渊(高中版),2019,000(04):550.
[4]李海苹.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35):1.
[5]马小妹.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08):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