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沙
摘要:从语言能力发展的科学规律来看,语言训练和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断的启迪、积累、训练中,逐渐形成的。基于此,本文就从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来具体谈谈学前教育中的语言教育发展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对于幼儿来说,其年龄过于幼小,其语言思维能力还比较简单,而语言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语言素养的培养效果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体系中,需要充分结合幼儿的具体特征,幼明确幼儿语言培养目标,切实的提高幼儿的语言教育培养效率。
一、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学前教育阶段,很多教师在实际的语言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都过于片面,只是简单的认为语言教育就是“教”幼儿说话,认为幼儿的语言学习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忽视了幼儿的语言能力素养的整体培养,导致幼儿的语言教学过于简单,成为简单的模仿学习,变成了幼儿的简单复述,缺乏深刻的教育引导。例如在一些表演类、角色扮演类或者其它语言介绍类的游戏活动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幼儿会按照老师要求或者既定的对话模板开展互动,语言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表达的训练和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和约束。
(二)语言教育缺乏明确的目标
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虽然有很多关于语言教育的内容,如儿歌、诗词、音乐、角色扮演等,但是,这些教育多是依赖于教师的示范引导和孩子的模仿建立起来的,形式大于内容,导致幼儿的语言教育比较简单,并且层次目标不够明晰。甚至,幼儿在模仿的过程中,并未真正的实现锻炼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元素,语言教育的目标并未真正的落实。
二、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明确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阶段性目标
1、幼儿语言思维调动阶段
在学前教育中,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一般年龄在3-4岁左右,在语言应用方面,他们已经基本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句子,能够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喜好、情绪、需求等,在语句的主、谓、宾结构应用方面,也基本有初步的掌握。甚至有一些表达能力较好的孩子,在表述一些复杂的需求过程中,也能够使用一些长句子。对此,幼儿教师在教育设计过程中,需要做的就是为幼儿创造一些适合表达的机会,给幼儿创造一些接触语言表述的空间。例如,在幼儿园午餐完毕后,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聊天:“快要睡午觉了了,大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时候,一些孩子就会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使用简单的长句来进行回答:“我先洗手,再脱衣服睡觉”。如此,幼儿的语言能够在实际的应用情境中,得到有效的启发和锻炼,有效地调动幼儿的语言思维。
2、语言元素积累阶段
对于稍大一些的幼儿,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语言技巧和方法,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更强,情感需求和表达诉求也更为丰富,在此阶段,孩子已经基本能够说一些非常长或者非常复杂的话,甚至还能够讲一些简单的故事,分享自己的一些日常。如“昨天,我和妈妈去……我们看见了……妈妈说……我特别开心……”这一阶段,幼儿的语言元素十分丰富,对于名称、方位、动词等十分敏感。同时,也是幼儿的语言积累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里,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较为复杂的场景,引導幼儿开展语言思维训练,帮助幼儿积累语言元素。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积累语言素材,如:
教师:“黑板上有一只什么动物?”
孩子:“黑板上有一个只大老虎。”
教师:“你昨天做了什么?”
孩子:“我昨天去看了电影。”
教师:“教室里有什么?”
孩子:“教室里有一群孩子。”
通过语言训练,能够帮助幼儿积累更加丰富的语言元素,能够帮助幼儿实现初步的语言积累,丰富幼儿的关联词,充实孩子的语言素材库,为下一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3、语言创造性思维培养阶段
幼儿在大班阶段,已经基本能够达到一定的语言流利表达的水平,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方法技巧等运用也会逐渐成熟,语言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成为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大班阶段的幼儿,生活经验逐渐丰富,语言素材积累更多,教师可以采用启发的方式,组织班级互动交流,能够更好的启发幼儿的语言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课外互动,并引导幼儿自主描述课外活动,或者引导幼儿阅读绘本,互相分享绘本里的故事……通过这种引导的方式,让幼儿能够逐渐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熟练程度,同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述的完整性和创新型,将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培养整合卡里,促进孩子的语言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
(二)丰富语言思维训练的形式
幼儿教师在明确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需要对语言思维寻来的呢形式进行科学设计,多样化设计语言思维训练的形式,充分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兴趣点,灵活构建语言思维训练课堂,促使幼儿额能够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思维训练活动中,激发语言表达的兴趣,切实的获得有效的思维训练,提高语言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的语言思维调动阶段,引入一些角色扮演类游戏,组织班级幼儿,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或者服务交谈的情境,引导孩子模仿表达。或者教师可以在幼儿的语言元素积累阶段,引导幼儿开展反义词问答活动,设计“你问我答”或者“背对背”游戏,组织幼儿打开脑洞,开展思维训练。或者教师还可以利用动画片,对处在语言创造性思维培养阶段的孩子进行语言创造力的训练,引导幼儿讲述动画片中的故事片段,或者介绍动画片中的角色。以灵活的语言思维训练活动形式的设计,引导幼儿的兴趣,提高语言思维训练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让幼儿喜欢上语言思维训练活动,进而愿意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展开思维训练互动交流,提高语言思维训练的效率和质量。
(三)注重语言思维能力培养中的评价
评价,作为幼儿的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幼儿的影响力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需要幼儿教师高度重视,并在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培养中积极关注,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促进作用,以正面的评价和激励性的评价,促使幼儿产生更大的自信心,激发幼儿“想说”、“爱说”、“乐说”的愿望,让幼儿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快乐、开心、自信,或者强烈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例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互动中,需要抓住孩子的喜欢教师表扬的心理需求,多表扬孩子的进步行为,给予幼儿一些赞赏式评价,对于幼儿的错误和问题,要多包容,多鼓励,在指出问题的时候,要尽量委婉一些,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促进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来说,语言培养是幼儿未来一生的奠基,对于幼儿的未来成长以及学习发展意义重大。教师在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慎重避免“鹦鹉学舌”式的教育,明确语言思维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郝霞.探索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J].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科研,2020(10):1.
[2]张丹.学前教育中幼儿语言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00(005):9.
[3]苏布生才次克.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43):2.
[4]张雅珍.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探讨[C]//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