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介入的有效措施研究

2021-03-07 00:03黄兆焱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9期
关键词:双减德育教育小学体育

黄兆焱

摘要:“双减”政策下,小学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为达成“双减”政策所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小学体育应发挥自身的德育教育功能,解决以往德育教育存在的理论性强的问题,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增加学生认知,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本文积极探索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介入的有效措施,为发挥体育育人的作用,达成全新的工作目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体育;德育教育

引言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小学教育长期以来实施的以学生学习成绩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的育人模式,使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面对这种教育弊端,我国落实“双减”政策,不但在学业上减轻学生承受的压力,还对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小学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学生思想观念确立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促进学生三观的确立,凸显体育教育工作的价值。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实施德育教育的新机遇

为落实十九大会议中提出的全面优化学校教育水平,规范校外培训活动的重要指示,我国于2021年7月正式下发《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双减”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在此背景下,各大学校将教育工作的侧重点,从强化知识教学,转变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为体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对体育育人功能的挖掘提出新的要求。体育自身具备的“德”与“体”的育人价值,可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面对小学阶段学生自身思想意识不坚定,认知水平不高的现状,已有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法过于刻板,并脱离学生现实的生活,学生对道德理念的理解不深入,自身的道德修养难以提升。而体育教学活动自身存在的开放性、自主性的特征,可促进德育教育的渗透,将培养小学生良好身体素质为基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现实的需要,将德育内容贯穿于体育教学始终,完成德育观念的渗透,可降低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难度,在体育实践中践行正确的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和修养,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介入的有效措施研究

(一)采取游戏式教学模式,在游戏中渗透德育教育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个性特点尚未发育成熟,活泼好动、喜爱玩乐通常是跟年龄阶段学生的天性和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若仍采用单一的知识传授与技能示范教学模式,是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其学习注意力的,也并不利于落实“双减“政策。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小学体育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工作时,应以“双减”政策为导向,积极采取趣味十足的游戏式教学模式,将复杂的体育技能教学转化为体育游戏,利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做”,不断提高自身体育素养。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利用小学阶段学生争强好斗,好胜心强的特点,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比如,设计“蛙式赛跑”趣味竞赛游戏,按照学生个体差异情况将其科学划分为3~5人的学习小组,并提前讲明规则。如预备时游者应横排蹲在起点线上,裁判法令后即刻跳跃前进。在比赛中不得站起来,倘若跌倒或手接触地面将判为失败,退至起点重新做,超过时间规定的则为出局。同时,为增强学生参与兴趣,可通过设置实物奖励,如文具、图书、水果等,来调动其参与兴趣。另外,还可通过设计“迎面接力”游戏,由男女混合跑模式为主。但因为有的女孩子跑步较慢,通常会影响小组整体速度,甚至会导致小组输掉比赛。通常这时候学生便会产生埋怨、抱怨的心理。便需要体育教师及时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团结友爱的精神,为学生讲述相关案例,鼓励学生多包容其他同学的失误。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弹跳能力,为其今后的体育运动奠定坚实基础,还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与精神,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二)建立专门的评价体系,保证“双减”政策落实成效

为了在“双减”政策下,真正推进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和落实,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片面化、表面化现象,应积极建立专门的评价体系,来保证“双减”政策与德育教育落实成效。针对教师层面,可通过在教学评价时加入对教师德育教育能力的评价,综合考察其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是否真正渗透有关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是否以增强学生综合素养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改革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等。对于表现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给予年终奖、晋升、评职评优等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应给予严厉批评、重新培训等相关处罚,以提高其对此方面的重视,努力探索在教学中开展德育的主要途径。针对学生层面,可实行档案制度,成立专门的德育档案小组,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成长过程,建立成长档案,对学生综合素养、体育精神、团队精神等各方德育素养加以跟踪考察评价。评价方式需要以鼓励为主,促使学生主动健全自身人格与精神品质。

结语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但要求各大学校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还对教育工作提出立德树人的深层次要求。小学体育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主要渠道,“双减”政策为体育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的动能,也对体育发挥德育育人的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育人目标上来看,体育和德育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小学教师认识到“双减”政策深層次的目标,并提升对德育育人工作的重视。针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发展的情况,合理设计体育实践活动,将德育育人理念渗透到教育活动中,使小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德育观念,并受到其影响,自觉的践行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小学阶段学生形成良好的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树鹏.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学科德育实施的路径优化探微[C]..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四).: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103-106.

[2]胡涛波,谢益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学科德育教学实施的路径优化探微[J].青少年体育,2020(07):30-31.

[3]周浩然.简论“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青少年体育,2020(01):37-38+43.

猜你喜欢
双减德育教育小学体育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