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贵芳
(山东省宁津县第一中学 山东 德州 253400)
2014年,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和国家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一指导性文件,强调中国学生应当注重发展核心素养,认为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举措。政策出台以后,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积极探索文件的核心精神与要义,同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真抓实干,接地气地通过各种实践行动如出台地方政策等有效促进了广大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观念的影响,我国广大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思想观念的更新以及实践行为的全面实施必将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既是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重要的内容,又是调节与缓冲应试教育种种顽疾的重要方法与策略。因此,对于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言,校园体育改革与建设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武术是我国的基本国粹。武术既能有效增强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效防治和抑制高中学生灵敏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的退化,同时能够有效彰显国民的精气神,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方法与过程。我国高中武术课堂的优化,既是对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诠释,又是对传统应试行为的缓冲与调节,将为我国广大高中师生核心素养培养思想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进步注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我国高中学校体育改革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具有十分突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在核心素养培养思想观念的引领与映照下,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领导、全体学生乃至学生家长对于素养与素质的区别、核心素养与一般素养等核心概念已经有了客观具体的认识。素养不同于素质,素养的关键在于过程,在于培育,在于逐步形成。在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诸多内容当中,体育素养又是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素养。体育素养是在运动的、动态的过程中有效形成的,是在学生学习兴趣、态度与能力不断提升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武术作为基本国粹,多年来,以其“精气神”的内敛、攻防转换的技击含义、寓健身娱乐和竞赛表演及市场开发与运作为一体的综合效应,通过学校教育、网络传媒、家族和代际传承等方式影响了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高中学生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最关键阶段,利用武术素材培养和夯实其核心素养尤其是体育核心素养具有普适性和针对性效应。在全面有效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全新理念下,高中武术课堂从内容到形式和方法策略等均将迎来全面的改革变化,专家和学者对这一领域的探索必将持续有效地进行。
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辐射与影响下,我国很多高中武术课堂存在形式大于内容,教学过程以点带面,忽视武术教学的客观规律,缺乏高中武术教学形成性评价及积极有效的监督等问题。因此,即使我国各大体院和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乃至一些综合性大学均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分配到全国各地高中的武术老师也较为全面较为系统地掌握了武术基本内容、方法与教学体系。但在教学实践中,武术教学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仍然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严重脱节,不利于更进一步夯实武术人才基础,升华武术教育价值。在这种被动格局下,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将为高中武术教学不利局面的破除迎来犀利的思想武器,拓展浓郁的价值空间。
随着“核心素养培养”各项相关政策与措施的出台,中小学体育尤其是高中体育教学将面临诸多的机遇与改变。我们已经清楚意识到核心素养的形成并非所谓真理和“指挥棒”,只是教育认知领域的启迪与拓展。在这种启迪与拓展的过程中,体育课程的地位、教学内容的凝练、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等均将发生质性的提升。武术教材正式顺应这一趋势与潮流而“重获新生”,成为高中学生三观形成以及核心素养尤其是体育核心素养培育当中极为重要的教材内容、方法与手段。同时,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思想价值观念与各项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将为武术教师的重要地位做名正言顺的“代言”,从教育管理部门、决策部门,再到高中体育和武术教学的相关领导、再到一线武术教师,必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面形成合力,对传统的高中武术教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绝非细枝末节的简单修改。经过调整与修正,高中学生对于武术项目的来源、价值意义、具体内容与方法等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学习和练习的时间将会更加宽裕,场地和器械将会更加舒适,学生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会大大增加,教师的主动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会得到充分展现。
在正确面对我国高中武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前提下,在“核心素养培养”相关政策和举措的引领下,我国高中武术课堂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与调整,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课堂形式的演变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均应当在思想上和策略上予以高度重视。
在“核心素养培养”相关政策和举措的引领下,我国高中武术课堂教学既要根据高中学生处于三观形成关键阶段的身心特点,在武术教材选择和课程组织当中充分进行传统礼仪、尊师观念、勤奋励志、刻苦钻研等思想价值观念的传递与渗透,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讲解和示范的大体端庄美,套路演绎的协调美,传统精气神和攻防转换的震撼美,手眼身法及其变化的灵活协调美,竞赛表演价值空间提升的展示美。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培养大前提大背景下,高中武术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是朝着科学化和普适性的方向迈进。
在对“核心素养培养”背景及其相关政策的实质、主题、内涵以及这一大前提大背景下我国高中武术课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整体改革思路等命题有清晰的认识之后,我们便能够“顺藤摸瓜”式地明确我国高中武术课堂改革与建设的具体策略,包括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注重内容和方法建设、注重多种资源的整合与灵活运用等方面。
(1)注重政策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作用。
政策的活的灵魂与生命力在于价值宣传与渗透,在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价值共鸣。“核心素养培养”相关政策的出台,使教育管理、决策和执行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学校教育、义务和非义务教育、学历教育等的本质和价值根源、价值深化等命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各教育职能部门、媒介和其他社会各家在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过程中势必目的更加明确、态度更加坚定,在此前提下,对既定的方法和手段进行适当调整,我国高中武术课堂教育势必沿着科学正确的道路大踏步前进。政策的宣教带来的是高中武术课堂教育无限生机与活力,这种生机与活力的充分彰显,势必对政策的调整与深化具有良好的反哺作用,促进全面教育和全面核心素养培养思想观念的有效形成。
(2)注重课程内容、思想与方法的建设。
课程改革与建设和关键点和着力点在于内容的重审、思想的统一以及方法的革新。鉴于我国之前的高中武术课堂教学与改革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及其负面作用的种种迹象与端倪,高中武术教材要想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作用,必须在基本功训练、套路演绎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简化,同时应当充分注重现代教育设备与手段的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学生视觉和听觉的联合效用,促进最佳学习和练习效果的形成。同时,教学思想必须足够包容,足够开放,更加注重师生双边的互动,更加注重师生双方的相互尊重,同时营造更为舒适的教学环境和空间,教学场地板报与画廊等进行足够充裕的武术人文价值传递,耳濡目染当中凝练和提高师生的思想共识。并且,在教学实践中,随着“核心素养提升”思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国高中武术课堂的改革,对于学生思想的洗礼远比对于训练多少基本功、教授多少基础性技术动作和难度动作更加重要。在有效缩小学生与教师在思想、技术与能力等方面的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亲和力与说服力,以武术的项目魅力结合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促进高中武术课堂改革的有效推进。
(3)注重各种教学资源的合理整合与灵活运用。
在“核心素养培养”大背景下,在高中武术教学和练习实践中,武术教师和教练员切结应当注重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切忌呆板单一。应当注重各种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并最大限度发挥其综合效应。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求学校体育相关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对于武术教学以及夯实教学基础的课间武术活动开展等实践形式予以高度重视,给武术教师足够的重视与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其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利用当前的网络、设备和媒体等各方面要素,利用社会和文化管理部门对于武术项目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宣传,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和“核心素养培养”相关政策与文件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积极认真进行高中武术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和讨论,集体助力高中武术课堂在内容上、形式上和教学实施上均呈现科学、适用等方面的特点,并通过高中武术课堂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使其成为我国中学体育教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也有效增强我国学校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
在培养高中学生的武术素养过程中,要始终明确一点,即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和重心,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让学生不断在自己进步的过程中增加体验感和收获感。武术教师要注重通过合理设置课前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体验武术的魅力,同时,武术教师要根据每节课堂的主要教学任务,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既不会轻易达到,也不会产生望而却步的情形,让学生饱含兴趣在课堂上完成武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身在武术学习上的问题。高中武术的各个具体项目均可供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学习具体武术动作的过程中就会携带问题,这样学习的效率将会显著提升,学生的体能也将得到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并且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得到提升。
高中武术教师在开展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比如,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将学生的武术练习动作拍下来,然后通过回放,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动作问题出现在哪。同时,武术教师还可以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播放视频教学资料,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每一项武术动作的具体操作,这样以往抽象的武术动作将会更容易学生理解。此外,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有利于对课堂所教武术内容的各个动作进行精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制定出细致入微的教学方案,争取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高中武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武术核心素养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其中一项极为容易忽视的要点便是学生学习成长情况的记录,这是一种隐形的素养,也是一种难以量化的素养。高中武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评价工作,还要做好学生的成长记录,并且将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让评价的过程更为细化,相应的武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也将被细化,细化之后的目标和评价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之后开展自我评价,不断总结自身在武术练习上出现的问题,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武术锻炼能力。高中武术教师要在课堂的各个环节都注意学生的引导,在评价学生武术学习情况的过程中以成长记录的方式进行。由于高中武术教师在最后教学评价的环节将学生的成长记录引入这一工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经验不足难以避免,隐形武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细化还需要不断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和教训,不断优化和补足,最终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核心素养培养”相关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与建设将迎来全新的契机与挑战。武术运动以其全面丰富的价值内涵,势必成为核心素养培养与形成的关键教材。鉴于高中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及其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高中武术课堂将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得到全面有效的内容深化与价值升华,课程改革将朝着科学化普世化的方向迈进。在高中武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注重政策的宣教与引领作用,注重课程内容、思想与方法的建设,注重多种资源的合理整合与灵活运用,注重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运动认知能力,注重多元评价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高中武术课堂成为我国学校体育亮丽的风景线,增强我国学校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