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高校太极拳教学改进的探析
——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为例

2021-03-06 13:45胡一礼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太极拳传统体育

胡一礼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湖南 张家界 427000)

前言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习主席提出的时代课题,在这一课题下对高校的育人提出了新的高要求。高校进行专业教育过程中,往往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忽视文化要素的教育,在大学的体育课程中尤为明显。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将太极拳纳入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已经进行教改实践第三个学年,取得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然而,教学中片面注重技能教学,忽视文化教育的问题日增明显。如何引导大学生正视传统体育、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使当代大学生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将是高校太极拳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文化自信与太极拳文化简述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尊崇。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国家的完整和发展,需要这个国家人民要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包括了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自信,对先进的当代文化自信,对发展的未来文化自信,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推广太极拳教学是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体育强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最坚定的文化自信。

太极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亦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典型性代表,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伦理和道德,以及不同地域和民族文化的多个方面内容。这一传统文化载体,发展到今天,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并不断的完善其发展。从文化内容上来看,太极拳文化内涵应该包括太极拳历史、技击、理论、养生、艺术等方面。从文化层次上来看,太极拳文化包括其自身特色、风格、核心思想以及精神文化。

高校体育课程要突显文化传承,突出文化要素,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将太极拳纳入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改革,是非常符合新时代下的教育新要求、新目标的,不仅是响应《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深入阐发文化精髓,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的一种教学践行,而且能帮助喜欢太极拳的大学生们实现增强体质等最终目标的有效达成,真正让大学生们“明其理,知其要,参其行,享其功,得其果。”

2、太极拳教学的现状

吉首大学张家学院自2019年以来,在大一新生大学体育课程的第一学期统一进行太极拳的教学,目前这一教学改革已经进入第三个学年。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学生的眼里,这种慢悠悠、软绵绵的拳种是给老年人锻炼身体的,而并不清楚太极拳中所包涵的中国古典文化。从调查的结果中不难发现,多数学生是为了修满学分才学习太极拳。在这不端正的学习目标指引下,学生平时上课表现不积极,对课程内容不熟悉不主动了解,课余时间也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复习和锻炼。以及目前社会不良媒体对传统武术不正确,不客观的报道及抹黑,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造成了学生曲解太极拳文化,甚至不屑学习太极拳。

在体育教师中,部分老师不是科班出身,对教学自信性不够。偏重于“广播体操”式的教学,一味追求完成教学的进度,造成太极拳动作教学不够细致,讲解不够科学和严谨,忽视了太极拳文化内涵的讲解。不论是太极拳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哲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教师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是课时偏少。除去考试周,剩下的的课时内完成练习和完整套路学习,是对教学任务的大考验。教学手段和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没有很好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是目前太极拳教学的短板。

3、文化自信与太极拳教学的关系

3.1、文化自信对太极拳教学的作用

兴趣爱好可以说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对于太极拳的学习更为重要。对于一种经常听说但是有没有深入了解的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学生是有一定的兴趣的。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就要把握好引导,而不是直接进行动作技能或套路的学习。树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很重要,告诉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第一任务是做到优秀文化的传承,而不是为了教改而教学,更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

在第一次课堂中,就要让学生先了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哲学思想,及其对人内在修炼与陶冶的作用。让学生对其建立基本的求学基础,在这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分化教学,每次课在进行动作讲解时要侧重讲解动作背后的哲理和意义。如“起”不可强求、“落”不可随性,“快”不可任性、“慢”不可涣散,“沉”不可求重、“轻”不可飘浮等,这些“不可”对习练者而言就是一种把握、运用平衡的强制训练。正是这种理论的运用和训练理念的落实成就了太极拳“阴阳转换一体”的平衡运动智慧。又如当代已故太极宗师郑悟清先生在其“太极拳之练法说明”中曾提出,“倘能平心静气,注目凝神……自能臻自然而然之妙境矣。”这一太极拳论告诫学生,正确理解“静”的含义,找好“静”的平衡状态,基本达到“入静”、“守静”的拳法要求。只有让学生认同太极文化,学生才会接受这一传统体育项目,才会在学习中实践太极拳,最终达到由认同到接受,再从接受到实践练习,体会太极文化,最终坚定这一传统理论和运动项目。

认清这一点后,教师自身要对这太极拳非常了解,非常熟悉,做到充分的自信。这个自信不仅仅是能把全套动作熟练的打下来,或者是把学生手把手的教会,更重要的是对太极拳本身蕴含的悠久历史,博大的文化内涵,及深邃的哲学思想的自信。只有教师做到对这一运动项目的文化自信,才能把学生引导好。因为只有引导好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学生才会端正自己学习的目的,才会有兴趣去学习,才会对太极拳的学习产生积极性。

文化自信,是太极拳教学的首要任务。无论是上课学生还是教学老师,只有在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意识下,我们的太极拳教学教改才能顺利有效的开展。否则,我们的太极拳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效果也是打了折的。文化自信,为太极拳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师生共鸣,为创造积极的教学环境提供了保障,最终在和谐的教与学中,推进和完善太极拳的教学教改。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培养是高校太极拳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3.2、太极拳教学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当前是个网络信息时代,文化的传播和分化成多元化。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体育传统项目之一,其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文化冲击的危机。高校开展注重文化与技能并重的高校太极拳教学,能够很好的引导大学生认识传统体育文化。学生的太极拳学习过程,是对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自己对传统体育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过程。就教学本身而言,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和学习,进一步增加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民族性和趣味性,课堂中无不彰显传统文化的优秀。

教学中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是教师,在整个太极拳教学教改中应该主动学习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带领自己的学生积极拓展太极文化视野,让自己太极功底加深,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传统文化自信的标杆。在教学中努力发掘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经验,有责任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教师要把技术动作与套路及其文化内涵教给学生的同时,应该将太极拳相关的传统哲学、中医学、美学、养生学等内容一并纳入教学,使得学生在完成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中,其传统文化素养和通识素养一并得到熏陶,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中的学习者和传承者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拓展自己的视野,在运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探寻太极拳的传统文化知识,做到内外兼修。“太极拳文化中所折射的人文精神长期以来与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文精神相契合,它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一直和我们这个民族的人生追求相一致”。因此,在整个太极拳学习过程中,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自身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提升自身文化水平。作为国家发展的持续力量,青年学生亦是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文化自信,帮助大学生对外来文化渗透铸就心理防线。

4、教改对策

充分认识文化自信与太极拳教学的密切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师要树立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教学观念,积极参加太极拳各种培训或继续教育,丰富自己的太极拳传统文化知识。

在教学中用,积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与爱好,注重技术动作与文化内涵并重,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全面的学习太极拳文化和知识,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方式。结合文化自信这一新时代课题,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要勇于创新,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制作微课、视频课等。

在教学后,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太极拳文化。举办太极拳文化知识竞赛,做好太极拳文化的宣传工作。选拔出优秀的学生和教师,代表学院参加各种太极拳表演、学术交流和竞赛。

5、结语

综上所述,兴趣爱好源于了解和认知,积极激发学生的对太极拳兴趣爱好可以从太极拳的传统文化着手。一方面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对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有很好的引导作用。文化自信目标教学下的太极拳教学改革更有指引性。

猜你喜欢
太极拳传统体育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