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大学体育运动积极性

2021-03-06 11:0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积极性体育锻炼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引言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但过上好日子的同时,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富贵病”也逐渐呈现出多发状态,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在保持经济继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必须具备正确的养身观念。众所周知,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故广大高校必须积极开动思维,全面提升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1、大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积极性的原因分析

在制定提升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方案之前,必须弄清大学生普遍缺乏体育运动积极性的原因。

1.1、大学生生活习惯的变化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尽管高校扩招、高考志愿填报模式等已经经过了多次调整,变得更加人性化,能够满足很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但高考总体上还是处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态。面对此种情况,很多学生从小就被灌输 “你上了大学我就不管你了”、“只要你考上大学,你就放松了”等观念。换言之,绝大多数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长期处于父母、教师强烈督促的“他律”管理下,日常生活几乎就是“学校—家庭—课外辅导班”三点一线的“枯燥”模式。学生们的业余时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教师、家长恨不得学生24小时坐在书桌前,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的知识、做更多的练习。在此种“受限制”状态下,高中以下的学生无法释放活力,故而有限的体育课等户外活动时间,是学生自我调整、释放天性的最佳方式。几乎每一所高中及以下的学校都出现过学生因为争夺篮球场地而引发纠纷的事件。

而经过12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很多学生感觉身上的压力瞬间消失不见,骤然从“他律”转换成“自律”的大学生活,让很多学生无法延续从前的生活、学习状态。没有了教师、父母的“喋喋不休”,一些大学生迅速“迷失了方向”。原本“家庭—学校—课后补习班”的三点一线变成了“24小时缩在宿舍里”,逃课、挂科等不良现象频繁出现。而在互联网技术提升、智能手机及电脑等设备普及的背景下,高校很多学生仿佛“失去了活力”,再也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纵横球场”的意愿。

1.2、大学生缺乏良好的锻炼规划

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会陷入“迷茫”的状态,相反,很多大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渴望抓紧一切时间为自己“充电”。然而由于认知水平不足,对如何正确参与体育锻炼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导致此类学生无法制定良好的锻炼计划。比如,在很多学生家长的眼中,跑步、饭后快速走等都是常见且有效的锻炼方式。然而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此种“大众化”的运动方式却并不适合所有人群,且如果盲目进行,很有可能损害膝盖处的关节,甚至引发严重疾病。在现代运动学理论中,最佳的锻炼方式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如此,既能够舒缓身心,又可以使身体机能得到最优调整。作为大学生,首先,可以每周进行3-4次适当的长距离跑步(3km-5km),具体速度取决于个人身体情况;其次,进行一些拉伸锻炼,避免关节、肌肉出现伤病;最后,做一些增强力量的训练,或是到球场参与体育比赛,只需达到出汗的目的即可。

1.3、社会整体对大学体育运动的支持力度不足

在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上,虽然很多人高喊“重视大学体育锻炼”、“将体育大国变成体育强国”。但总体来看,社会整体对大学体育运动的支持程度远远不足。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很多运动项目上都能够涌现出众多高水平运动员,比如:篮球,NBA的水平是世界独一档。而中国的CBA联赛虽然也办得风生水起,但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并没有较大的提升。原因在于运动人口基数不一样。据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所说,美国掌握的篮球人口数量达到2000万人,而中国在册的男女篮球运动员仅仅为1.5万人。此外,美国大学及以下的篮球联赛数量多、组织性强、产业程度高,特别是NCAA全美大学篮球联盟,每年的“疯狂三月”收视率甚至超过NBA。与此相比,中国大学篮球联赛CUBA无论是社会关注度还是社会支持度,与NCAA根本不在一个量级。篮球作为关注度较高的运动尚且如此,遑论其他运动。由此可见,大学生缺乏运动积极性的另一项重要原因在于社会各界没有形成“共同参与”的意识,对大学体育运动的资金投入远远不足。一个最直观的事实足以说明问题:美国的很多大学中,专业的篮球场馆、健身房、游泳馆等一应俱全,学生无论希望进行何种锻炼,都能够找到对应的场所;而中国的很多大学,游泳馆、健身房等似乎永远在“规划的道路上”,在客观上确实制约了大学生希望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提高大学体育运动积极性的有效方式

2.1、与社会实际接轨,引导大学生提升对体育运动的认知

若要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首要工作在于与社会实际接轨,引导大学生提升对体育运动的认知。比如,在现代社会,汉堡、油炸食品、碳酸饮料等“口感好”的饮食充斥着年轻人的生活,导致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群体肥胖率急剧提升。由此,不仅增加了患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使身体各个脏器承受空前的压力。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呈现出下降趋势,特别是肺活量平均指数,已经下降到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很多18-23岁的大学男生无法在4分半的时间内之内跑完1000m;该年龄段的很多大学女生无法在相同时间内跑完800m。过去,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当战争等重大突发事件来临时,当现代化设备(包含交通工具)等无法发挥作用时,以大学生的平均身体素质,根本无法良好应对。此种说法看似是一句戏言,但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经证实了患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肥胖、身体机能不足的人群,对该病的抵抗力远远低于正常人群。换言之,如果大学生没有抓住人生的黄金年龄,增强对体育、健康知识的积累,无法及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当危险来临时,自身将会遭受严重的生存威胁。只有让高校学生了解更多有关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客观事实,引起重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2.2、围绕多种运动创设大学体育竞赛

前文提到的CUBA中国大学篮球联盟虽然关注度不高,但却是有限的几个“可以拿得出手”的大学体育联赛。但在举国体制下,我国的大学联赛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当前大学体育竞赛的主要参与者虽然名义上是“大学生”,但大多数都是走“体育特招”这条路进入大学,从而参与大学比赛。但本质上来说,这些参与者是专业的运动员,并非完全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普通学生。体制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故本文所指的大学体育竞赛,并非专业度较高、为职业体育铺路的比赛,而是以学生的业余参与为主,最终目的在于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在体育竞赛的带动下,能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运动中。比如,以院系学生会作为主要组织者,可以时不时地举行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甚至是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只要能够提升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任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主体项目。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群体性、趣味性较高的体育运动,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引下方可进行。比如,室内攀岩等项目,没有相关经历,对专业知识了解不足的学生切勿盲目进行,否则容易出现伤病甚至安全事故。

2.3、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

根据心理学研究显示,在确定安全性的前提下,人们都会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故而高校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高校的体育俱乐部,让大学生感到新奇,如果能够吸引其频繁地进入运动场馆,则参与程度必然逐渐提升。比如在大学校园中成功建设游泳馆后,每当夏季高温天气来临,或是学生遇到烦心事、思绪不明时,往往希望“一头扎进水里”,享受清凉的感觉,既可以消除高温、不顺心的事带来的烦躁情绪,又可以“顺便”进行体育锻炼。其中的道理在于:在没有游泳馆的情况下,到了夏天,酷暑难当,学生的选择是到有空调的场馆(如图书馆等)上自习,或是在宿舍内吹风扇,导致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大幅度降低;若高校拥有游泳馆后,一旦温度提升,学生的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会出现“水、游泳”等信息,进而叫上“铁杆”、“闺蜜”一起进行游泳运动。如果人数较多,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学生们从宿舍到游泳馆的来回路上,步行的总距离也可能超过1公里。相比于“宅”在宿舍内,1公里的步行运动也能起到一定的锻炼效果。因此,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存在,能够在主观、客观两个方面促使学生主动、被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当学生切实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好处后,积极性自然而然地将会得到提升。

2.4、调整宏观认知,提升体育运动在综合成绩中的占比

大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虽然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加以引导,但提升的过程是缓慢的,且针对不同性格、拥有不同思维理念的人必然起到不同的效果。因此,除了主观方面,高校还应该从宏观层面调整认知水平,通过提升体育运动成绩在学年综合考核成绩中占有比例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种“被动”的动力。比如,很多高校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均设置了1000m跑,检验学生的身体素质。除此之外,同一学期的考核内容还包含太极拳、篮球、足球、排球等选修内容。其中,选修的具体运动项目在体育总成绩的占比往往超过70%,换言之,大学生在1000m跑(满分20,额外的10分为立定跳远)获得的分数无法直接决定体育总成绩。此种打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以选修篮球为例,一些学生拥有多年的篮球功底,对于罚球、上篮、折返式跑篮等篮球基本功掌握得十分良好,在以上述内容为主要考核项目的篮球选修课中,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取得60分以上的成绩,如此一来,平时参与体育锻炼的“被动积极性”必定大打折扣,无法取得相应的效果。上篮、罚球等项目只要平时稍微有所接触,就可以保持一定的水平。但1000m跑则不然。3天不锻炼,只有学生自己知道;10天不锻炼,宿舍同学就会知道,1个月不锻炼,身体机能的下滑程度便会清晰呈现在所有人的眼前。因此,高校应该将1000m跑、引体向上、平板支撑等考验学生综合身体素质,且无法“掺假”的运动项目纳入重点考核内容,促使大学生必须积极锻炼,否则体育成绩无法达标,将无法获取毕业证和学位证。如此一来,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必将获得整体性的提升。

3、结语

提升大学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是一项关乎国民身体素质、生活习惯的重大事项,除了政府有关机构、教育部门的统一安排之外,人民群众和社会企业、组织等都需要积极参与,从多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当然,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进而自发地、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否则,疾病年轻化的趋势如果无法得到遏制,必然制约国家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积极性体育锻炼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