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课堂,培养核心素养
——以2019中考压轴题素材复习为例

2021-03-02 10:52姚春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中215000
中学数学月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考三角形解题

姚春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中 215000)

中考二轮复习应基于学生现状和基础知识,设置问题以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富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基础与生活经验出发,“重走”知识和性质的发现与论证之路,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核心素养,彰显思维深度.

1 案例呈现

中考二轮复习往往以历年中考题为原型对知识进行巩固并获得反馈,以便了解动态和提升能力.近日在复习三角形面积综合题时,笔者引入中考真题贯穿整节课,整个过程中学生反应灵敏、思维活跃,呈现了复习的系统性、针对性、总结性和反思性.在探究中提升解题思维深度,在问题解决中渗透思想方法,使得教学效果良好,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本质.

1.1 题目呈现

图1

(2019·四川中考题改编)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BPC是等边三角形,连结DP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H,连结BD,则△BDP的面积为多少?

教学过程围绕此题展开,以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为背景素材,从核心知识和考点出发,将学生的思维产生过程作为教学关注点,所有解答均由学生的探究所形成.这一过程注重思想方法、思维生成和核心素养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关键能力.以下为部分学生的解答.

图2

1.2 解法与分析

说明学生的知识组建清晰,从一般思维出发,用常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即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一边长及对应的高(图3).但在求解过程中注重分析如何计算更简便,通过探究发现可以先求高再求边,突显该生基础知识扎实,解决问题能力强.

图3 图4

说明从整体分析图形,将三角形补成四边形(图4),再重新分割成三角形,从而使计算简便,说明学生的模型积累丰富,并会运用模型解题,突显整体观念,注重模型的提炼及运用,更显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说明求面积用补全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补全图形.学生通过探索与深度思考,将三角形补全成更容易计算的△DHB(图5),对难以计算的数据进行分析、构造、拓展、转化,使问题简单化,突显了其转化能力.

图5 图6

说明该生思维活跃,将斜三角形面积求法灵活运用于此题中,把三角形补全成了更易求解的△BFD(图6).说明该生的纵向思维能力强,不是为解题而解题,而是将思考引向深处,将知识点融于解题中.

图7 图8

说明生5突破常规思维,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图8),打通了数和形的通道,将几何的直观和代数的严谨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数形结合,使问题简单化.说明该生平时注重思考和运用,将能力落到了实处.

1.3 案例点评

面对综合题时,学生有时会有无从下手的乏力感,教师应要求其仔细读题,从题目中“抽丝剥茧”出有用信息,再从问题出发,将复杂题目一步步化成简单常见题型.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并在其探究问题时及时给予鼓励,从而调动学生的热情.以此题来看,为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首先想到的是“底×高”的做法.从这个角度考虑,又可分类探究以哪边为底,就有了三种可以进行探究的做法,做法一样,但过程却有繁有简.

在探究过程中,交流与讨论是启发学生“再创造”思维的途径,既然能想到补全法,那也就能想到切割法.该如何切割?切割成什么?这些都需要花费时间思考.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进行探究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可以使学生从他人的方法中吸收益处并发现新的问题.且只要思维够发散,方法往往不止一种,那么就可以尝试多种方法,因此可以用一道中考题来巩固多个知识点,以便掌握多种方法.

2 中考背景下的复习课教学策略

中考复习阶段除了巩固基础知识,还要注重能力提升和方法掌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都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能力、掌握方法.在此题的教学中,学生从基础单一的“底×高”开始入手,逐步拓展思维,综合许多模型和思想,有相似的运用、图形面积的割补法、建立直角坐标系解斜三角形面积等.这一探究过程有助于巩固基础、掌握方法、培养能力.

(1)夯实基础知识,注重结构性知识整理

教师为学生梳理知识点,应使知识结构化、概念巩固化、理解透彻化.因此,复习要在一个整体架构的基础上进行有层次的问题探究,从中体现数学理念与本质.

(2)基于经验积累,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师应基于学生已有认知,创设具有创新价值和人文情怀的问题情境,为巩固知识搭建平台.同时要关注中考动态,尝试改编一些课本例题或中考真题,通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进行类比探索,发现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3)立足问题导向,突出探究课堂的主体

教师在探究课上应突出问题意识,立足以问题为导向,将教学内容呈现为系列探究问题,为巩固知识点创设条件.同时启发学生从数学内部提出问题(研究什么)并探究怎样解决问题(怎么研究).

3 几点思考与建议

(1)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

学生探究要重于教师讲授,教学中还需多留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切身感受和经历通过探究获得的成功感,感悟数学知识建构的一般规律.

(2)关注学生的探究表述

教学中还需特别关注学生对探究或实验结果的表述,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数学知识,消解困惑.“让学生学会求知”比“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因而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把探究过程和参与过程表达出来.

(3)降低学生的理解抽象度

综合题中有时模型很多,模型和基本图形其实是教学的总结,教学中应该淡化一些模型的提炼和总结,而为了化解重难点,应多关注思维操作上的困惑,利用类比等方法进行探究.

猜你喜欢
中考三角形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用“同样多”解题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