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陈立娥,刘 莉*
(1.滨州医学院 山东烟台264003;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当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等多种方式,其中重要、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1]。喉癌术后由于呼吸通道改变,均有气管造口与外界空气直接相通,虽然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全面治疗和优质护理服务,但出院后需要长期康复锻炼,尤其是带管出院患者还需对气管套管和造瘘口进行居家自我护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易出现套管堵塞、套管脱出等并发症。同时较长时间带管也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可采用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推送健康教育知识,不因时间、地点而受限,操作较简单,使健康教育内容更直观,便于患者及家属接受[2]。我科从喉癌术后带管出院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对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喉癌手术治疗且带管出院患者42例。纳入标准:病理诊断为喉鳞状细胞癌,年龄≥18岁;行手术治疗后带管出院;具有沟通能力,患者或家属能熟练使用微信或QQ等软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曾经或术后患者患其他恶性肿瘤;合并其他严重全身疾病及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男15例、女6例,年龄(67.09±6.54)岁;职业:农民17例,工人2例,离退休2例;居住地:城市15例,农村6例;均已婚;吸烟史:有18例,无3例;饮酒史:有10例,无11例。对照组男19例、女2例,年龄(68.14±5.88)岁;职业:农民15例,工人5例,离退休1例;居住地:城市17例,农村4例;均已婚;吸烟史:有13例,无8例;饮酒史:有15例,无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出院时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当天,医生下达出院医嘱后,由责任护士负责给予患者和家属喉癌术后出院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气管套管护理、紧急情况处理并告知复查时间等[3]。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①科室建立喉癌术后带管出院的延续性护理管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1名咽喉组主治医生、2名职称为主管护师的责任护士、2名护师、1名营养师组成,小组成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语言沟通及表达能力,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分工查阅文献、共同讨论并制定喉癌术后带管出院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方案,定期开展喉癌术后带管出院的相关知识培训,包括理论与技能培训。②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建立喉癌术后带管出院患者的信息档案。在患者出院前1 d启动延续性护理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出院当天填写调查问卷,查看患者及家属对常规护理措施的掌握情况,并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情况,包括姓名、年龄、受教育程度、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联系方式以及气管套管型号、造瘘口情况、痰液情况等[4]。③建立延续性护理服务的微信群和QQ群。与咽喉组医生进行沟通,确定患者出院日期,在患者出院前1 d由1名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指导患者或家属加入微信群和QQ群,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使用,包括上传照片、视频、发语音等内容。每周定时在群内推送喉癌术后带管护理的相关知识,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社会背景和理解能力,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内容,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加强巩固,内容包括饮食指导、气管套管垫布的更换、内套管的清洗和消毒、内套管和外套管的更换、气道湿化的方法和用物、套管系带的松紧调节、套管堵塞或脱出的紧急应对方法以及复诊时间等。③由专人每天下班后回答群内患者及家属的提问。指导患者或家属每周将套管和造瘘口的情况进行拍照或录制视频后上传至群里1次,医护人员收到信息后及时回复,指出患者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明确指导,督促患者在出院后1、3、6个月定期复诊。在群内发布患者复诊时间,复诊前1周再次提示,并要求患者收到后回复。不定期在群里推送健康、娱乐内容,以缓解患者及家属的心情,活跃群内气氛。将术后恢复良好的病例,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分享至群内,鼓励群内患者加强交流,分享自己疾病治疗和居家自我护理的方法和经验,增强其他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提升居家自我护理的能力,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带管出院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信效度良好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LQZ),针对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4个方面进行评估,每个项目计分0~4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并发症包括痰痂堵管、切口感染、套管脱出。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1 基于“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的重要性 喉癌术后呼吸通道改变,均由气管造口与外界空气直接相通,外界空气不经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过滤等作用直接由气管造口进入气道,干燥空气易造成呼吸道黏膜干燥,使呼吸道内分泌物增多、黏稠,最终引发气道阻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在患者出院后继续给予科学的护理健康教育,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最新、最前沿的医学护理知识,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健康知识水平、紧急处理意外发生的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减少病情变化导致再次住院情况发生[5]。同时也避免和减少了患者及家属不必要往返医院的次数和费用。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不受时间和空间原因的限制,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即可将护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内容传递给患者及家属,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和居家自我护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6]。
3.2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喉癌术后患者由于呼吸通道改变,颈前需携带气管套管,带管出院患者因形象变化而心理负担加重,不仅会影响患者居家自我护理的依从性,也直接影响其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知识的日新月异,喉癌术后5年的生存率已得到显著提高,治疗护理的关注点也从强调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转变为重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高低已成为喉癌术后远期康复的评价内容[7]。本研究成立科室延续性护理小组,对喉癌术后带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鼓励患者表达真实感受,参与社交活动,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责任感,调整其心理状态,缓解消极情绪[8]。同时能指导患者尽快适应带管状态、外在形象改变以及语言交流障碍等,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有研究发现,对喉癌术后患者进行团队合作的护理干预,既可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还可以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对喉癌术后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这与张琼等[10-11]研究结果一致。
3.3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由于患者及家属未经过气管切开护理的专业知识培训,又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因此带管出院患者若护理不当,易造成气管切开处感染、痰痂堵管、套管脱出等并发症,存在较大风险及安全隐患。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对照组患者出院时,虽然护理人员给予详细健康教育,但出院后缺乏医护人员的监督、指导,护理人员未与患者、家属进行及时、持续的沟通交流,也未能及时帮助其解决困惑;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通过网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持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及时解答患者出院后居家护理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并定期推送带管出院如何护理、如何预防及处理并发症等相关知识,提高了患者的居家自我护理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喉癌术后带管出院患者仍是一类较为特殊的群体,面对生理和心理等各种问题,目前还尚未有统一、规范的喉癌术后带管出院延续性护理实施方案,延续性护理团队的建设及培训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加强,这也今后工作中继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