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水承,范彬彬,杨鹏飞,王雪晨
(1.西安科技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2.西安科技大学 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54)
建筑业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支柱性产业之一,历来从业人员众多,安全事故频发,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由国家住建部网站房屋与市政工程事故伤亡统计数据可知,2015—2018年全国共发生建筑业事故2 529起,其中坍塌事故数占总事故数的10%,给社会、企业、家庭带来了严重损失[1]。每起建筑坍塌事故发生前,均已有数次险兆事件发生,尽管未造成任何损失,但系统已处于危险状态,因此及时发现、管控建筑坍塌险兆事件对建筑安全管理意义重大。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围绕险兆事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田水承等研究了人员险兆事件主动上报意愿的影响因素[2]。KONGSVIK等指出险兆事件上报不应仅限于关注内部组织因素,还应考虑框架外部的条件[3]。NOOR等研究表明险兆事件的发生与人员的素质、水平密不可分[4]。GOLOVINA、田水承等对影响险兆事件发生的设备、环境和个体特征因素进行了研究[5-6]。李红霞等研究了安全氛围对险兆事件的影响[7]。张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矿工工作压力与险兆事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8]。田水承、孙庆兰等分别对煤矿水害险兆事件、运输险兆事件管理评价和综合防控因素进行了研究[9-10]。崔文倩、WRIGHT等研究认为导致险兆事件与事故的致因过程相同,因此从事故致因的角度分析了险兆事件的影响因素[11-12]。于观华根据3类危险源理论建立了险兆事件简单致因模型[13]。闫培斌通过实际调研,以山西某矿井综采工作面为背景研究了瓦斯爆炸险兆事件致因因素并构建了煤矿瓦斯爆炸险兆事件致因模型[14],现有煤矿险兆事件的深入分析为建筑坍塌险兆事件研究提供了借鉴。
建筑行业对险兆事件在安全管理中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地铁施工领域。周志鹏等以地铁施工中险兆事件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地铁施工险兆事件管理系统[15]。文艳芳等分析了地铁施工阶段险兆事件自愿上报意愿影响因素、险兆事件危险源系统结构[16-17]。王玮研究指出良好的安全氛围有助于对地铁施工险兆事件的预防和控制[18]。另外,RAHEEM研究发现险兆事件在美国大型建筑公司的应用,但该项研究并未对险兆事件如何识别、分析和预防建筑事故进行深入分析[19]。张晓结合海因里希事故金字塔理论分析了险兆事件的致因及其与事故和危险源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套包括报告、收集、反馈等的险兆事件管理方案[20]。CAMBRAIA提出了基于概率和严重度分析的险兆事件分级方法[21],因此深入分析险兆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符合当前事故预防“由事后处理型向事前预防型”发展的安全管理理念,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研究虽从不同角度对煤矿、地铁施工险兆事件的致因机理、管理流程等进行了分析,但尚未对建筑坍塌险兆事件影响因素进行深层次和系统性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调研与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选择译码、理论饱和性检验对访谈资料与建筑坍塌险兆事件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取建筑坍塌险兆事件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期从源头上降低坍塌险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建筑坍塌事故的致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分析人为因素、设备状态、企业安全管理等,但目前关于建筑坍塌险兆事件的研究还很少,除了要预防和控制建筑坍塌险兆事件的发生,还需对其影响因素进一步细化。因此,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完善的建筑坍塌险兆事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有利于建筑坍塌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扎根理论是一种通过系统化的流程、归纳式地建立理论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首先是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提炼出理论性概念,然后系统地归纳出资料和理论间的类属[22],主要包括: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与理论饱和性检验。
研究人员调研了甘肃、陕西等地多个建筑施工单位建筑坍塌险兆事件发生的原因与影响因素,调研对象包括施工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安全总监等人员。访谈的主题包括“你身边发生过什么类型的建筑坍塌险兆事件,造成建筑坍塌险兆事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建筑坍塌险兆事件影响因素中,哪些起主导作用”“企业目前采取了哪些预防和控制建筑坍塌险兆事件发生的对策”等。对访谈材料进行开放性译码,最后得出员工素质、监督检查、人员配备等21个范畴,访谈开放性译码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访谈开放性译码分析
经过查阅建筑安环科工作日志,选用60多起建筑坍塌险兆事件,其中70%的案例进行开放性译码分析,30%案例进行理论饱和性检验。通过对所选的案例分析,进而得到包括人员配备、安全培训、员工素质、安全操作、安全意识等15个范畴。开放性译码见表2。
主轴译码是通过分析概念范畴之间的各种联系,将开放译码中得出的各个范畴有机关联在一起的过程。深度访谈后,将开放性译码得到的范畴简化提取,去除出现次数少的概念,合并含义相同的概念,进而得出主轴译码见表3。
选择译码主要是对所有已发现的具有一定概念类属关联的范畴和主范畴进行系统分析,进而选择一个核心类属。结合原始资料,对范畴与主范畴深入比较,最后得到“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管理体系、作业设备设施、施工场所环境”4个核心范畴。
理论饱和是指用新的资料对确定的范畴进行检验,直到不再出现新的代码和类属,它是扎根理论停止采样的标准[23]。经过对剩余30%的建筑坍塌险兆事件案例进行编码,检验未发现新的重要范畴,各主范畴之间也未发现新的范畴,证明已达到理论饱和性检验的目的。
通过访谈开放性译码分析获得范畴,运用主轴译码获得16个主范畴,选择译码手段提炼出4个核心范畴,将4个核心范畴进一步归纳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方面,最终构建出建筑坍塌险兆事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见表4。
从业人员素质包括安全技能,安全意识,员工生理心理与安全作业状况。建筑企业管理者应首先了解员工个性心理对从业人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重要影响,根据员工的个性安排合理岗位,并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座谈提高员工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而达到控制不良情绪状态下失控行为的目的;企业应定期通过数字化平台、案例警示、培训等宣传手段,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以提高员工对建筑事故的认知水平;同时,应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过巩固与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表2 案例开放性译码分析
表3 主轴译码
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安全管理体系要实现良好的效果,不仅体系本身要逻辑严谨、权责清晰、符合企业实际,更是要一系列管理安全活动的制度相互配合、形成闭环,构成制度体系。因此,安全管理体系应以安全责任制为中心,并以精细的管理,生产技术更新,安全监察和安全绩效考核的方式,来促进安全责任的落实;依照企业总体工作目标,根据管理体系和工作特点的不同,将安全工作纳入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将各自岗位的安全工作融入整个管理体系的流程和步骤中,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有效运行,不断分析解决各种具体问题,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能,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
表4 建筑坍塌险兆事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设备设施的优良状况是保障施工安全的硬性指标,应以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为出发点,通过风险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等手段,利用施工动态监测监控技术,收集设备状态参数、从业人员行为信息等,以实现对设备设施的周期性检查维护,消除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提高设备设施稳定性;还应加强施工过程高度信息化建设,将日常记录的险兆因素如危险源、不安全行为等信息录入信息系统,以提高安全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研究表明,良好的的技术手段、设备设施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安全保障性和设备设施的运行可靠性,有效降低险兆事件发生率。
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作业空间状况,关注作业环境变化,重视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的合理控制,统一标准进行处理,提升施工现场环境质量;同时应结合工程施工特点,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保护和改善施工作业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从业人员及周边群众健康,促进企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1)建筑坍塌险兆事件受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大因素影响。人的因素包括员工安全技能、员工安全作业、员工安全意识、生理心理状况、组织机构设置、安全监督检查、员工安全培训、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制度、企业应急演练。物的因素包括设备维护更新、监测预警系统、工程技术质量、作业空间状况、作业环境变化。
2)建筑坍塌险兆事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4个核心范畴分别为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管理体系、作业设备设施、施工场所环境。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设备设施安全监管、改善施工场所环境等,有利于减少并预防建筑坍塌险兆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