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纪号
【摘要】很多教師都知道数形结合的方法。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数”和“形”来进行数学教学。小学数学中,有很多的题型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抽象的问题具体可感,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见,这样更有助于他们理解题目。同时,教师在利用数学结合的教学方法时,让学生感觉到趣味性,在画图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和创新思维。基于此,教师要充分把数形结合的思想融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对学习变得认真。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把题目中晦涩难懂的数量关系转化到具体的图形上面,也可以结合图形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相应的解答。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笔者用“数形结合”的授课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让数学课堂具有趣味性。
一、让抽象问题变得具体可感
教师要想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听得懂,能够当堂消化吸收。数形结合,让抽象问题变得具体可感,使得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笔者在讲授小学数学当中的“和差问题”时,这样的授课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例如这道题:“哥哥和妹妹每人都有一些巧克力糖果,哥哥的巧克力糖果和妹妹的巧克力糖果加起来一共有20颗,哥哥的巧克力糖果数量比妹妹的多6颗,问哥哥和妹妹各有多少颗巧克力糖果?”这种题目很抽象,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为了讲清楚题目中隐藏的数量关系,需要花费很大力气去讲解,甚至有的学生还是理解不了,不会解答。如果利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就很简单了。笔者先画出一截线段表示妹妹的糖果数量,再在妹妹的线段下面画出长一点的一截线段表示哥哥的糖果数量。哥哥比妹妹长的线段,表示多出来的6颗糖果,哥哥加妹妹的总和是20。通过画线段这样的数形结合方式,学生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用20减去6,剩下的正好是妹妹糖果数量的2倍,这样学生就轻而易举地学会了这样的题目。“数”和“形”是不一样的。数学当中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有效方法就是数形结合。“数”与“形”结合,能有效把抽象、难懂的数学题目中的文字、数量关系,与形象的、直观的、可感的几何图形结合起来,再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表示出来,就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题目的优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就像上面的题目中提到的问题,如果不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学生很难理解。教师教授起来也会非常地吃力。采用数形结合方式,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题目,学习起来更简单。
二、“數形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空间思维得到培养。涉及到空间思维的数学题型也是学生经常遇到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空间思维的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教授“在一个立体的空间中,有很多小正方体木块堆叠在一起,问有多少个正方体木块”的题型时,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从这个立体图形顶端一层开始,每一层都画出相对应的图形,让学生想象和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
三、“数形结合”,提高学生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人的思维是和听觉、视觉相联系的。数形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例如笔者教授学生学习求阴影部分面积的题型时,会让学生尝试各种各样的做题方法,如割补法、比例法、转化法等。有时候一个题目有多种的解题方法,笔者就是要让学生进行大胆地尝试。题目中原图就摆在那里,如果光凭自己的想象有点难,就需要学生动手来画一画,一边画一边联想:“这样可不可以根据已知的条件来得到结论?”如果不行,就要尝试另一种方法。学生通过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联想,最终找到合适的做辅助线的方法。这就是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数形结合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思维不再是固化的,而是具有活跃性的。所以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而且学生思考时,慢慢培养了自己探索、求知的欲望,在对各种题型进行求解的时候,会根据公式、定理和已知条件等,产生很多的思路和想法。并在不断地尝试中,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数学不是靠死记硬背知识,更需要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实践和不断探索,能运用学习到的公式定理去解决不同的数学问题。通过笔者实践,数形结合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授课中,数形结合是很好的一种方式。数形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题目、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师应大力提倡数形结合的授课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叶.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培植数学素养的“根”[J]. 小学生(下旬刊),2022,(01):63-64.
[2]袁彩莲. 数形结合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 小学生(上旬刊),2022,(0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