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思政工作育人体系,坚持价值主线引领人才培养

2021-02-27 20:40陈东生
纺织服装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立德应用型

陈东生

(江西服装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1)

2020年4月,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人才培育和理念践行的时代主线,以落实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将其融入学校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以及社会实践的教育教学各环节,贯通到学校的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中,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新体系[1]。

作为一所培养服装行业应用型人才的新建本科院校,我校(江西服装学院)“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紧跟时代培养与时俱进的服装艺术工学特色应用型人才”成果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伴随着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了三个挑战性问题:一是立德树人任务虚空不落实,二是人才培养模式模糊不精准,三是人才培养路径选择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我校经过探索与实践,在基于“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紧跟时代培养与时俱进的服装艺术工学特色应用型人才”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三德教育铸魂、四维规格塑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价值主线引领、知能双修育人”的“三三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有效地解决了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问题。

一、把握立德主线,坚持“三德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大量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在与思政课教师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4]。

人因德而立,德因魂而高。“魂”是“德”的统领,“立德”的根本在于“铸魂”,“铸魂”决定着“立德”,“立德”决定着“树人”的性质和方向。在大学生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坚持理想信念铸魂,坚持精心引导和栽培,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青年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此,近年来我校提出“三德铸魂”育人理念:学校层面坚持以德树人;教师层面坚持以德育人;学生层面坚持立德立人。学校理事会坚持以德兴校,校党委坚持以德立校,校委会坚持以德办学。学校引导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求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和塑造学生,对学生进行崇德教育、明德教育、修德教育,以德铸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灵魂”是“德性”的精华,一个真正“有德性”的人必定是“有灵魂”的人。为了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坚持“价值主线引领”,重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能力过硬、能够担当起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可靠接班人,努力培养“五育并举”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坚持德育为先,铸魂育德,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感化学生、激励学生。学校的“勤信博雅”办学理念,体现出“以德立校”思想。教师坚持“以德育人”,培养有新思想、新素养、新知识和新能力的“四有新人”,引导学生树立崇德、明德、修德的“以德立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从做好日常小事、管好日常小节开始,脚踏实地修好品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深入推进党员先锋工程,通过党校培训、理论学习、评先评优、“红色文化”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青春榜样报告会、优秀学生表彰大会等活动;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进入本科生课堂,为学生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领悟新思想、传播新思想、践行新思想,同时引导学生争做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实践者,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勇于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重构培养模式,坚持“四维塑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推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高等学校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全领域和全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5]。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要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端正,身体和心理健康,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丰富扎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

近年来,针对培养模式模糊不精准问题,我校坚持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强化“四维塑人”全面培养。“四维塑人”就是以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定位于品行,定向于行业,定性于专业,定型于应用,按照“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四维规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通过“铸魂育德”来塑造学生、改变学生,培养品行端正、具有向善人性和高尚人品的学生,让他们用掌握的知识和习得的技能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既具有健康强壮的身体,又具有美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加强学生“基础扎实”塑造,使学生储备必要的知识,既掌握通识课程知识,又掌握学科专业理论,学会用哲学思维、历史观点、艺术手法、科学眼光、技术方式把握世界,提升对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认知水平。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使他们能够在理论指导下运用知识,在复杂问题面前激活知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创造的智慧,将知识外化为具体的行动,具有过硬的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我校从“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四个维度构建了服装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经过这四个维度的塑人设计,构建了精准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落实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有利于高素质服装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多年来,我校大力实施“四维塑人”,努力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地。

“四维塑人”着眼于学生的成才,旨在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以基础理论和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应用技术和技能培养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为主线的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价值主线引领,知能双修育人

价值引领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主线,知能双修是我校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在价值引领的基础上,我校明确提出了“三三培养”路径:在素质培养上,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在知识传授上,将专业认证国际标准接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国家教学质量标准接入课程体系,将行业企业职业技能标准接入实训内容,实现“三标对接”育人;在能力培养上,提出满足社会需求与促进学生发展并重、知识教学与技术训练并重、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并重的“三维并重”要求。我校深化教学改革,实施“三全育人、三标对接、三维并重”的“三三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服装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1. “三全育人”

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充分挖掘专业课、思政课、学生工作、教学管理等多个环节的育人要素,将育人主体从“单兵”转向“全员”,实现教学与育人、管理与育人、服务与育人的全体教职员工的融合贯通,育人无不尽责。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难点在于教育工作如何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如何覆盖到全校每个学生,将育人工作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育人过程中从条块分割转向协同配合。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重点在于实现多点多面联动的全方位、全时空、全过程覆盖,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让思政教育融入各学科专业的全部课程和全部课堂,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立德树人覆盖到课上课下。

为了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我校强化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进一步建设好思政课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要求,在思政课程中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积极引导教师牢记初心使命,站好“三尺讲台”,做好“灵魂工程师”,在学思践悟中发掘思政教育资源,明确育人目标。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润物无声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设计,用强烈的理想信仰感召,以清晰的价值方向指引,实现专业课程和实践实验课程红专并进,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6-8]。

2. “三标对接”

为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学校实施“三标对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一是专业培养标准对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将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二是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对标国家质量标准。以国家质量标准为标尺,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以百门核心课程建设为抓手,构建“四平台+N模块”混合式课程体系。三是面向岗位群的能力标准对标行业企业标准。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将传统学科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构建以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为主线的能力逻辑体系引领的实践教学模式。

3. “三维并重”

根据学生成长需要,按照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并重、专业教育与修为教育并重、学校教育与企业训练并重(“三维并重”)优化人才培养流程。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并重,在按照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方向的同时,架构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自主学习平台;专业教育与修为教育并重,坚持立德树人,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利用博雅讲坛、专业社团以及课程思政等活动载体,培育学生“明礼诚信,知行统一”的良好品质;学校教育与企业训练并重,以提升实践技能为重点,架构与学校知识教育相辅相成、螺旋式上升的企业参与式技术技能训练体系。

四、推进艺术工科探索,实现全面课程思政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构建了“价值引领、知能双修”的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全面课程思政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员合力铸魂,全程一体化育人,实施“课程思政工程”。通过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思政教育及管理服务五大育人体系的结合,以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主线,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应用型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多样化成才、多路径发展提供支撑[9-11]。

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课程性质,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思政课程着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和最新实践成果,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通识课程既要培育学生高尚的文化素养、文明的艺术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又要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与劳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养成自觉运动习惯,努力掌握运动技能和运动方法,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劳育课程要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弘扬劳模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严谨的优秀品质。专业课程要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融入课堂教学,将价值主线引导与知识技能传授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奋发向上的正能量,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具有时代担当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新修订的课程教学大纲旗帜鲜明地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价值主线引领、身心健康塑造、专业知识传授、应用能力培养“四维塑人”作为课程目标,并结合具体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明确思政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体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真正做到各门课程每一堂课都守好一段渠、管好一段路、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积极推进“新工科”背景下的艺术工科建设,将价值引领作为艺术工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学科研究与改革、艺术工科探索与建设中,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德育元素融入,并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环节落到实处。通过学科与专业建设以及课程思政建设,艺术工科的构建带来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12]。

五、结语

我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将其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把价值引领贯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过程,将知能双修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融入专业教育,融入课程,融入课堂,构建育人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完善、管理运行科学、服务保障有力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为我国服装行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靠得住”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立德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