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行健意识探析

2021-02-26 09:04郑国志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3期
关键词:行健易经探析

【摘要】通过对《易经》行健意识的基础、本性、特征、手段和目标的探析,以阐发《易经》所蕴含的行健精神。强调《易经》充满相生相克的生存进取的自然进化之理,天道行健、人事仿效,以达天地交感、天随人愿的美好理想。

【关键词】易经;行健;效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3-208-03

【本文著录格式】郑国志.《易经》行健意识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12(23):208-210.

《周易》作为儒家众经之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史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易经》通篇取象自然,道法天地,施用人事。因此,《易经》不仅是一本方法论用书,也是一本生命的诞生、发展、变化、回归的阐释之书。世界是发展的,运动的,变化的,是前进的。《易经》“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给出了世界前进发展的方式、方法,“行健意识”是其中主要的方法论。《系辞传》说“乾坤其《易》之门”,又说“乾坤其《易》之蕴”。乾坤二卦是《易经》的基础,乾卦是《易经》首卦,其思想在《易经》全文中有着总领的作用,且“据俞樾、廖名春等先生考证,乾就是健。”所以《易经》行健意识,就是如何效法天行之道,而达到天人合一的一种美好意识,现试做阐述。

一、乾元资始是行健的基础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是天,是健;元是大,是开始,是根本。乾元是万物生长之本,是万物之源,是一切繁衍的根本。万物是以乾元为基而生存,乾元统率着自然。所以乾元是行健开始的基点,又是自然的归宿。一直以来宇宙万物的起始一直是一个迷,在古代,先人们做了细致的推究和假设,“《彖》曰:……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易经》通过自然界的天象运行变化,来阐明自然进化之理。云在天上漂浮,雨润泽万物,太阳周而复始,使天地有了黑夜与白天,也有了一年四季。《易经》的爻象、卦辞及相应的易理都是按照自然之象来推衍自然规律。天定宿命似乎是可以在每个人身上得到印证,但人生之路又变化万千,原因就是因为天道运行的机缘有变化万千,人是其中微小一粟,当可寻找到相应的对照。以乾卦为例,《易经》以龙的六种形态来展现天道运行的规律,这六种龙的形态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展现,是不同事态运行图景的相应摄像。龙本为神物,相对应于人,天与人相应相生的机制是十分明显的。云和雨都是自然运行中的一种无形物到有形物的自然转变。事物一旦成形,那么物是品物,各不相同。可从自然发展的角度来看,物却不是固定存在的,转变是必然的,也是有和无的一个过程。那万物的根基是什么呢?在《易经》看来,就是“乾元”。正由于乾元是事物的终始之源,那么万物的本性和命运就有定数。如果事物的本性是天道赋予的,是自然所成,那么这个事物的本质将恒定不变。一旦改变,这个事物要不就是灭亡,要不就是转化为另一个事物。生物的生存权就是一个生命的轮回,生命的形态千差万别,导致生命的过程也千差万别。但不同生命的生长消失,不同的生命之路,不同的变化互补,才有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才让世界上一切的高低贵贱有了合理的理由。正是性理不同和命运不同,世界才要求和谐。从乾元资始到乾元万化,最好的状态就是保合太和,使自然界的一切都保持均衡和合的最佳状态,使乾元开始孕育的太和之气施及万物,万物因此得而生长。最终达到“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的境界。

二、生生不息是行健的本性

乾元资始之后,事物就进入永恒不停的生长发展阶段。可能在一定的时空限制下,事物的发展会遭到遏止,但也会相应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前进。发展是一种运动,运动是永远不会停息的。发展的形式可能是直线,可能是曲线,也可能是交互型,也可能是多面多线。但生生不息,变化不止是事物前进的永恒本性。“《系辞》: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是说富有一切就叫作拥有伟大的业绩;一天比一天进步,一天比一天创新就叫作德行丰盛。生生不息,变化无穷,永远在创新,永远在前进就是易理本性。恒动不止是宇宙万物发展的状态之一,是事物本性的总概括。每个事物的发展方向都有交叉、回环、倒退,但运动、前进、发展是总的趋势。事物的消亡只是一种物质形式向另一种物质形式转化的过程。生生不息就是运动不止,创新不止,变化不止,前进不止。这是《易经》进化思想的总的表现。

天地为生灵生存之载体,生灵在此之中,展现生命,实现物质变换,创造和谐统一的境界。“《系辞》: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闭谓之变,往来无穷谓之通。”《易经》阐释了宇宙世间阴阳平衡,变化无穷,生生不息的特性。大地孕育万物,繁衍万物,包藏万物;上天创生万物,推新万物,在时间和空间中绵延无尽,得到完美的结合。天地之间的交感带来了机变,生灵由此而生,由此而变。变则通,通则久,久而成事,永不穷尽,永不止步。

“《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的存在意义,就是让生物生长。天地与生物的关系,是质与文的关系。生物繁盛广袤,天地运行而阴阳反哺。天地是根本,生物是子嗣,生物是天地本性的外化。生物的生生不息,恰是《易经》行健意识施用的表现。“《序卦》: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亦是此理。天地万物,衍化无穷,人与物共处,父母孕育子女,世間才相生相应礼仪秩序,才使这个世界平衡发展。

生生不息是行健意识的天然属性。“《彖》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日月处在了宇宙的正确位置,顺应了自然之理,才能长久照耀人间。一年之中,日月循环,四季交替,万物才能长久孕育。人事之理,亦是如此。人之处事,符合规律,奋斗不止,创新不止,终有所成。君子行健本性也当如此。

三、与时俱进是行健的特征

《易经》充满矛盾辩证法。阴阳相济,动静并举。有进有退,有始有终,有益有损,有恒有变。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是具有个性的,因为他们是独立的主体;但事物的本质和终点往往又是同一,因为他们是因果互证的。唯物主义者所说“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事物的矛盾即时产生,从而矛盾的特殊性不同,所以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是不同。运动是事物的本性,不管方向是朝前,还是向后,因为时移世易,所以唯有与时俱进,才能保证行健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事物顺利演化,步入成功的殿堂。

与时俱进在《易经》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卦序的排列。《序卦》很直接的说明了不同阶段不同卦象前后相承所代表的哲学含义。《序卦》就是从相生、相克、相因、相反这些正反方面说明事物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演进又循环的事实。如“《序卦》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天地生育了万物,故以乾坤二卦开篇;元气囤积,万物生长,所以接着是屯卦;而事物生长开始时都是蒙昧的,幼稚的,需要开发教育,所以接着是蒙卦。《序卦》最后说“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即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事物成功之后,万事即济。但时光无限,发展没有尽头,未来还很长远。所有万事万物的发展状况,是很难穷尽的。只有随着时空的不断发展、拓展,与时俱进的看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事物发展的脉络,走向成功。《易》道无穷,就是如此。

在《易经》六十四卦里,很多卦象、卦辞都直接说明与时俱进是《易经》行健意识的主要特征。如“乾卦: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只有在行健意识的推动下,天天努力工作,夜夜警惕慎行,才能不遭受祸害。“《文言》: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在事物还未出现变化前,就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防微杜渐,把灾厄扼杀在萌芽之中。这样就是天也难以违背人的意志,何况鬼神。这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

在《易经》里面贵时守变,求取最佳的卦象非常多。如“《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彖》曰: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彖》曰: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还有“《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有万物。”“《彖》曰: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彖》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等说的都是与时俱进这个道理。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应用不同的方式解决不同的矛盾,才达到最后吉祥美好的目的。

四、效法天道是行健的手段

《易经》是一本方法论的著作。“健”就是乾,就是天。行健就是事物奉行或者效法天道运行的规律法则,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矛盾,使事物获得发展的过程。所以“《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的运行是强健有力的,甚至不可违背,君子效法天道运行的法,以求达到自强不息。“《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就是“大人”的德行要和天地的德行相符,要和日月一样明智,行事要和四季一样有序,与鬼神判定吉凶一样神奇。人的行事才能和天道的刚健中正之气相应,与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相符合。明白了自然规律也就掌握了人世间的生存法则,这样做事才能无往而不利。天道运行的直接接受者就是大地和生灵。“《系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天上的星象和地上的物质及生灵形态,组成了多彩世界。“《系辞》: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经》阐述的易理是古人对天地运行之道的高度概括,是天地正理的一种浓缩。《易经》之象,象外有象,象内有象,象连着象,衍生以至无穷,把世界上生存、发展的道理以其独特的象数、易理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人要做到最佳的行健状态,必须效法天道,明白易理。直至今日,《易经》所宣示的天数易理依然是很多人的行为准则。

天道无常,但天道的运行也有规律,永恒中有变数,变数中有永恒,本质和外在是互为因果。本质主导着外在的产生,外在促使着本质发生发展。所以效法天道,就是了解天道运行的规律法则,使人的行事在恒与变、质与文之间求得最佳的结合。毫无疑问,《易经》是一部充满宿命论的著作,但人在明白相应的易理之后,却可以趋利避害,自主的向着美好的一面发展。这是先辈们崇高智慧的表现。

五、天人合一是行健的目标

人的行健从发生到最终,行健都有一个一致的目标,那就是天人合一,取得最美好的一个结果。天人合一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人的生存法则和天道的运行规则相符相应,使人的生命臻向完美;一种是天地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则被人所掌握,人运用这些规则改造自然,使人生活的自然形态臻向完美。行健就是达到这种完美的必然途径。“《彖》曰: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只要认识到了行健的发生及其过程,并且认真实践了,那么天道复始,天下一切都会健康安宁。而且“《彖》曰: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以此可以看出在天地阴阳交合中,人只有善加处理天与人合一的问题,万物的生养之道才会畅通无阻,才会众心一向,使天下的人们能够走向正道,保证人民的安康。

“《彖》曰: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天地的运行是有规律的,统治者也只有依据天地运行的规律,做该做的事,这样天下百姓才会诚服。“《彖》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间的文教礼仪制度是人们在观察天道运行时空变化的基础上制定的,所以只有天道与人道相符合,世间才能变的美好。“《彖》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只有天地交感,天、地、人同心感应,方向一致,天地之间才能和平昌盛。“《彖》曰: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天与地互相作用,才使四季交替,人们应该根据这种天地互相作用的规律,建立国家制度,建立文教法制制度,才能让老百姓不被伤害。

天人合一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在今天,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在生命的发展中求得一种美好,求得一种永恒,这大概会是所有有意识的人的正常原想。无论人们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如何,只要他认真的在实践,走正道,终会有所体验。生命是美好的、华丽的,如何让生命变得圆满,如何让生命的永恒常驻,这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和谐是《易经》渴望的状态,达到和谐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如果能够使世界上的人与人、人群与人群、人与自然、团体与政权、人与政权、政权与自然、自然与外在、意识与世界都能达到一种和谐。毫无疑问,这个世界将是美好的。行健意识是中国先人对世间事物发展过程中美好状态意识的一种提炼,人们如果真能用心实践它,奋斗不止,践行不息,那么结构必将吉祥美好。行健的最终目的是天人合一,通过真实的美好意愿,使人的生命和人的生活环境趋向完美统一,使人世间真正的得到和谐。

六、结语

行健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生存状态。古人认为,天道是根本法则。如果按照天道的运行法则,总结规律,制定对策,努力实践,奋斗不止,是可以达到人与天最佳结合的。行健意识是本体论、进化论、发生论等多个方面结合的一种意识,是一种古老但永远富有生机的意识。行健意识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天人合一,是天地间,人、万物、自然、天地、宇宙和谐共处共生的一种理论。和谐是美好的,阴阳、死生、正反、进退、消长、上下、善恶等都殊途同归。行健是一种强大的意识力量,从天道资始,进化发展,天人合一,达到人世最后的和谐。从大多数人的角度来说,人们想要获得的无非是光明、爱、幸福、和平、圆满,那么行健意识何尝不是一种好的实现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廖名春 .易经·乾》卦新释[J].社会科学战线,2008.

[2]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郑国志(1978-),男,浙江温岭人,单位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硕士,经济学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史,宗教史,经济史,资本运营,行为科学研究。

猜你喜欢
行健易经探析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我所认识的《易经》
陈雨瑄 顾行健
Man and Music
A review of kidnapped
易经哲学思想系统论及其网络性新探
From“TheUglyDuckling”to“TheWildSwan”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