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夫利西单抗与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1-02-25 06:53梁功臣刘国青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29期
关键词:英夫利西单沙拉

梁功臣,刘国青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结肠黏膜,常始于左半结肠,可延伸至近端结肠甚至全结肠,并呈连续进行性发展。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不一,可有缓解和发作交替出现,患者只能有结肠症状,也可伴有全身性症状。UC是一种炎性反应性肠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以青壮年患者为主,男女比例相同。目前该病病因尚未十分清楚,病变主要局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该病涉及面较广。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性大便、血性大便。患者病情常反复出现,发作期和缓解期经常交替出现。美沙拉嗪是UC治疗的常用成分。美沙拉嗪可显著抑制肠壁炎性反应;美沙拉嗪可抑制引发炎性病变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白三烯的形成,可明显抑制肠黏膜炎性反应。研究表明UC的发病机制与黏膜T细胞的异常反应有关[1]。英夫利西单抗作为一种常用的生物制剂,其调节T细胞分泌的作用已被多项研究证实,用于UC的临床疗效显著[2]。本研究比较英夫利西单抗与美沙拉嗪治疗UC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UC患者70例,均符合UC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其他严重疾病以及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的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24~72(48.89±2.96)岁;病程2~9(4.31±1.52)年。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23~72(48.55±2.78)岁;病程2~9(4.24±1.55)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开展,患者及家属已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常规开放静脉通道,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针对缺钾患者予补钾,贫血患者予输血治疗,补充营养和蛋白质,指导患者卧床,禁食奶制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80148,规格:0.25 g)1 g口服,每天4次,患者症状改善后,可调整为每次1 g,每天2次,疗程为30 d。

观察组则予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Cilag AG生产,国药准字SJ20171001,规格:100 mg/支)治疗,每次3 mg/kg,每天3次,疗程同为30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腹痛、便血)缓解时间、住院总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0分正常,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分数越高症状越重)、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肠道反应、皮肤过敏)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3](1)显效:症状体征消失,大便常规检查阴性,溃疡愈合,糜烂消失,黏膜基本正常;(2)有效:症状体征消失,大便常规检查阴性,结肠镜检查显示轻度炎症或假性息肉形成;(3)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结肠镜检查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30 d,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0,P=0.004)。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腹痛、便血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2.3 症状积分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症状积分及TNF-α、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2组症状积分及TNF-α、hs-CRP、IL-6等均较治疗前减少或下降,且观察组减少或下降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4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1,P=0.004)。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结肠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可能与遗传、饮食过敏、感染、抑郁、自身免疫等相关因素有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细胞因子在UC中的作用得到肯定。UC通常发生在患者的直肠或乙状结肠,随着疾病的进展扩散到整个结肠。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其发作具有反复、病程长的特点[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UC病例逐年增加,报告病例大幅增加。根据多家医院的病例统计,UC患病率为11.6/100 000。目前,UC已成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因,患者多为青壮年,对社会生产力和个人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UC作为一种免疫性疾病,在其急性期,多种炎性因子被激活并释放到血液中,对结肠黏膜造成进一步的损害。IL-2和IFN-γ属于Th1型细胞因子,可激活多种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IL-13是Th2型细胞因子。在UC中,IL-2和IFN-γ被激活并释放到血液中,破坏了Th1型/Th2型的平衡,发展为Th1型[5]。

柳氮磺吡啶(SASP)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是治疗UC的有效药物。药物到达结肠,被细菌分解成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基吡啶。其活性成分为5-ASA,磺胺地平是柳氮磺胺吡啶不良反应的主要成分。5-ASA可抑制细胞内氧自由基的形成,抑制肥大细胞放大炎性反应,发挥抗炎作用。近年来,5-ASA开发了一种特殊剂型,如美沙拉嗪,它是5-ASA的控释形式,用聚甲基丙酸或乙基纤维素包衣,口服后在碱性环境中释放5-ASA有效成分,发挥其抗炎作用,使其在远端回肠和结肠维持有效浓度。其疗效与SASP相似,但磺胺类药物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UC的药物[6-7]。

以往治疗UC主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水杨酸和糖皮质激素。自从英夫利西单抗进入国内市场以来,已被证明是治疗UC的有效药物。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英夫利西单抗等生物制剂已广泛应用于UC的治疗[8-10]。目前英夫利西单抗主要用于UC的临床治疗,主要是因为它能有效诱导细胞因子,改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白细胞表面黏附因子,促进白细胞迁移,有效激活中性粒细胞活性,与肿瘤坏死因子-α亲和力高,相互结合,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溶解,从而有效修复肠黏膜,其缓解UC的效果显著[11]。

目前医学界对UC的发病机制尚无共识,但通常认为是患者基因和自身免疫系统功能问题所致[12-13]。通常以腹痛、便血和呕吐为特征。大多数患者具有慢性低度恶性症状。针对轻度患者,每天腹泻次数<5次,会出现痉挛性结肠疼痛,疼痛较强,排泄后症状会明显减轻。严重表现为每天腹泻≥5次,体温、心率增快,大便呈血样,疼痛剧烈。目前治疗UC主要采用美沙拉嗪、艾迪沙等。然而,在长期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发现,常规药物治疗UC的疗效并不理想。英夫利西单抗可诱导细胞因子,促进白细胞迁移,增加白细胞黏附因子数量,增加内皮通透性。联合应用TNF-α可激活患者体内抗体依赖性毒性细胞,溶解TNF-α,修复肠黏膜损伤,缓解UC症状。对于常规药物无效或无效的UC患者,英夫利西单抗治疗UC疗效显著[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4.29%(χ2=8.160,P=0.004);观察组腹痛、便血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及TNF-α、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减少或下降,且观察组减少或下降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45.71%(χ2=8.231,P=0.004)。

综上所述,英夫利西单抗治疗UC的临床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英夫利西单沙拉
话梅西单
水果沙拉
圣诞树沙拉
迷幻乐章——Play Lounge西单店
可口的沙拉
英夫利西单抗在炎症性肠病应用进展(综述)
夏日罐子沙拉
英夫利西单抗(类克®)“美丽人生”征文部分获奖图片展示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关节病性银屑病进展
英夫利西单抗(类克® )临床应用有奖征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