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摘要: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建设表现为由管理转向治理,从而促进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各级志愿工作机构应从积极转变理念、创新载体功能,强化专业技能,从而让志愿服务具备中国特色的时代特性,进而有效助力社会治理从城市到社区的重心下移转变,实现社区治理的共建与共享。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社会治理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为基本要素的社会治理体制,并提出社会治理达到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及专业化的要求,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下的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对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
1、社会治理中志愿服务对调整社会结构具有积极作用
当前,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助力社会治理对调整社会结构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在目的上形成高度统一。 二是手段上实现统筹协调。三是效果上让公共利益得到合理分配。
2、社会治理中志愿服务对实现资源共享具有积极作用
共享改革成果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乃至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关键在于维护与提升社会的公平性。在城市化日益显著的当下,原有宗亲式熟人关系已日渐式微,楼宇、居民区已成为城市交往的主要空间,建构对应的人际关系便成为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能够有效促进邻里守望与互惠互利,也能够有效缓解社会矛盾与冲突。同时,这也能够为民众间形成更为深入的信任、合作与共同发展提供前提,而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就能作为此种载体。志愿服务始终植根于“恻隐之心”和“美美与共”,对弱势群体的服务行为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参与均是志愿服务的中国特色,同时,志愿服务所倡导的人格尊重、平等关系、诚信原则等,又促使民众间形成一定的交往规则及其规范。
二、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积极促进共治共享的实现策略
改革开放 40 年以來,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城市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依靠传统管理的思维方式已经无法有效应对, 须用治理的理念和思维去推动解决, 必须让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同向发力。
1.实现志愿服务的精细化
快速城镇化、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市管理日益复杂化以及社会转型的外部环境均要求城市管理走向可持续发展。而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在手段上实现统筹协调,各主体在崇高目的导向下,相互间会减少矛盾与冲突,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效果上让公共利益得到合理分配,各主体均作用于服务对象,在服务对象获得社会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后,各主体均会表现为自身情感上的满足,并提升自身的公信力。
2.调整志愿服务的理念
由于党和政府赋予了社区以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责,也就为其合理性与合法性提供依据,所以,在城市发展的宏观战略指引下社区就是其落地的载体与保障。
在社区中,街道办、居委会、业委会以及社会组织均需要为居民提供一定的志愿服务,以满足居民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需求。客观来看,物质需求的满足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若条件允许,设施改建、物业维修、环境改造等均能水到渠成;若条件不允许,那么也就很难突破现状并开展相关工作。因此,无论是否具备条件,物质需求的满足总有其极限性。而在物质条件相对丰盈的今天,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应表现为更多的精神需求。实现精神需求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则是人与人间的有效交往。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强调了人与人间的亲密互动,而这种互动以文明、和谐为主,以上海为例,“七不规范”、“先下后上”、“左行右立”等倡导行为规范的口号,均是中华传统伦理关系的当代诠释。由于贴近日常生活的表达用语以及四字短语的朗朗上口,使得这些口号一经问世便让民众印象深刻,并易于操作与实践。总之,在城市治理中随处可见的标语、口号等,均是促进民众行为规范的有效手段。
3.创新志愿服务功能
城市化带来了生活的节奏加快、空余时间减少以及物质性需求多以发达的商业网络来实现等现状,这无疑减少了社区内居民的互动频次与机会,也会导致邻里间的情感淡漠以及社区范围内的人际网络不健全等情况的出现。那么,若想通过社区治理来提升民众的公共精神就需要重构邻里关系,并通过一定的载体与途径让民众得以参与,而在参与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相互的交流,这些交流也会让彼此了解某些行为可能带给他人的困扰,进而愿意舍弃部分的个人利益来换取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在载体的搭建上,也存在着不同社会群体在目标上难以达成统一的情况,而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所具有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就成为了一种带有普遍性意义的目标,因此,志愿服务就成为了凝聚人心、统一行动并共享发展的有效载体与途径。在行为规范的形成过程中,口号及其理念的传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如中国志愿服务以“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的宣传口号,就能激发民众积极参与的热情,而上海市志愿服务“随手公益、快乐志愿”也凸显出城市所蕴含的人文意蕴。因此,一座城市的治理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并在社区中通过口号的引领来落实具体的行动,而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就成为了重要的落地路径。
4.强化志愿服务的专业技能与文化内涵
一方面志愿服务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其服务行为的公益性导向与结果均能让所有主体对志愿理念有高度认同,进而对志愿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理念产生“捆绑式”认同的情况,因此,应强化沟通与互动能力建设。另一方面,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已有多年的历程,并形成了从招募、面试、注册,到培训、考核、激励等具有创新性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其模式的成熟性、开放性与规范性也已达到较高水平,这对城市治理中的精细化管理也具有从现实角度来看,志愿服务需要志愿者具有一定的道德自觉、服务技能及生活驾驭能力等,但由于“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的口号影响,也就降低了志愿者的进入门槛,所以,民众的自主参与意愿是当前志愿服务更为关注的内容。民众也将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培训及服务来进一步提升更方面的能力。同时,志愿者也会在价值观、心理情感、人际网络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与提升。
总之,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发展为民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与规范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其专业化发展则为民众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