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封禅与泰山石刻

2021-02-23 22:36张伟智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1期
关键词:封禅石刻泰山

张伟智

摘要:泰山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山,也是一座书法名山,自古以来就拥有崇高的地位,这与历代帝王在泰山进行的以封禅为代表的宗教祭祀活动及其产生的丰富的石刻遗存皆密不可分,因此探讨泰山区域内的帝王封禅活动与其相关的石刻遗存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泰山;封禅;石刻

泰山,屹立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海拔1545米,有“五岳独尊”之称,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皆对其心驰神往,留下了众多建筑、庙宇、碑碣石刻,继而使其成为一座中华民族的象征性名山,封禅活动便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泰山封禅文化

中國古代帝王认为自己受命于天,自诩为天子,即“上天之子”,在他们看来,泰山拔地通天直冲霄汉,位于东方又是日出之所紫气之源,即是与上天进行沟通的理想地点。司马迁《史记》专有一节《封禅书》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1]同时说到:“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1]所以封禅一直为帝王所向往的神圣之事,但限于功德未满或无暇出行等种种原因,亲自登封泰山的帝王仍是少数。

关于封禅的源头,据记载早在舜帝时期,舜会用璇玑、玉衡等器物观测天象来调节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与发展,再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上苍显示天象的感谢,其中就包括一次在“岱宗”的祭拜,此即帝王封禅泰山这一传统的起源。据张守节《史记正义》对《封禅书》的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此处小山即前文《封禅书》中所提及的“梁父”,梁父山乃泰山下之小山,位于今徂徕山南麓,此一上一下两次仪式结合,即为“封禅”。

自春秋战国时期始,以石鼓文为代表的石刻文字逐渐多了起来,用石制材料刻写语言文字,以此承载信息、传递情感、表达思想。[2]《墨子·明鬼下》:“古者圣王必以鬼神为其务,鬼神厚矣。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咸恐其腐蠹绝灭,后世子孙不得而记故琢之盘盂,镂之金石以重之。”[3]这一段记载一方面说明了在战国时期刻石已成风气,还表明自古以来刊石刻字就是帝王进行祈愿祷告等行为活动的重要形式,以此结合封禅之事,泰山上的众多石刻遗迹便是由此而成或与此相关。

关于帝王封禅,《五经通义》曰:“ 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帝王受命于天使天下太平,选择合适的时机通过封禅的方式与上天沟通,报告执政政绩未辜负上天并祈求护佑,同时向下昭告黎民百姓自己功德无量。所以,刻石记录封禅之事并留于泰山,也变成了封禅过程的重要环节。纵观历史,有明确记载的进行泰山封禅的帝王共有六位,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六位亲自登封泰山的帝王,直接或间接地留下了众多碑碣石刻,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各种以记事、歌功颂德、赞咏美景等为内容的石刻文字,而与帝王本人封禅直接相关的则屈指可数,其中可见《秦泰山刻石》、《泰山无字碑》、《双束碑》、《纪泰山铭》、《宋真宗御制功德铭》,另外还有部分玉册。

二、历代封禅与泰山石刻

(一)秦始皇封禅与《泰山刻石》

《秦泰山刻石》,又称《李斯篆碑》或《封泰山碑》,今存泰安岱庙,是秦始皇东巡并封禅泰山所立的刻石,碑文遭侵蚀比较严重,现存可见字数最多且可信度比较高的明代安国旧藏的宋拓165字本,也是众多字被磨灭而仅存的可以辨认的165字,故碑的原文已难以通过拓本识读,但《史记·秦始皇本纪》在记载始皇东巡的部分对碑文进行了抄录,依据这版碑文,可知其内容以天下统一、四方归顺为主旨,赞颂始皇的治理功德,以及“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於治”的贤明表现,向上天禀报“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的社会安定景象。[4]秦二世胡亥继位后于前209年曾东巡泰山进行祭拜并嘱李斯在始皇刻石旁镌刻诏书,以歌功颂德,现于泰安岱庙的《秦泰山刻石》原碑上仅存的十个残字“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则皆为二世诏书,又被称作“泰山十字”。

众所周知,秦始皇在一统天下后,便立即(前219年)举行频繁的大规模巡游,并多次前往齐鲁大地,十二年为帝,绝大多数时间都奔波于巡游路上,这在历代帝王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其中在第一次巡游时便登封泰山,嘱李斯刻立《泰山刻石》。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出行曾遭遇“逢大风”、“风雨暴至”等恶劣环境,但依旧未阻挡其登封泰山的决心,这主要缘于几点原因:首先登基后威胁统治的事件频发使他难以相信六国的归顺之心,另外齐国实力强大又不战而降令其心生恻隐,且齐鲁地区是儒学兴盛之地,与始皇统治下的思想意识形态存在差异,也曾“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4]总的来说始皇怀真诚之心东巡并封禅泰山,希望六国在各方面彻底归顺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以此结合歌颂功德的刻石内容,可见封禅的实质其实是一次粉饰太平,巩固皇权,并带有一种君权神授的封建意味的行为。

(二)汉武帝封禅与《泰山无字碑》

前110年,汉武帝曾封禅泰山,《史记·孝武本纪》记载:“东上泰山,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5]今位于泰山极顶的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无字石碑,通体呈黄白色,顶端覆有一块石板,形制古朴浑厚,而关于此“泰山无字碑”的争论已延续几百年。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在《山东考古录》中有《辩无字碑为汉隶》以及《日知录》中,否定当时口口相传的秦始皇立石之说:“考之宋以前亦无此说,因取《史记》反复读之,知为汉武帝所立也。”[6]其观点认为《史记》中明确记载秦始皇要求刻字立石之经过,然汉武帝封禅立石之事未见刻字的相关记载,而“使汉武有文刻石,汉史安敢不录乎?”[6]由此推测无字碑乃汉武帝所立,今泰山景区岱顶碑旁指示牌上亦循此说。近代以来,有郭沫若作诗“摩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也有考古或地质学者提出无字碑石质与不远处的丈人峰同属泰山花岗岩,且丈人峰有一处被竖向劈凿一块,所以推定无字碑乃就地取材立石,与汉武帝“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的说法冲突,而否定武帝立石之说。[7]总之此岱顶无字碑由何人所立,为何无字,作用为何,至今也难以作确切定论,但就地取材立石的说法应是可靠的,关于它的作用大概一方面用大体量巨石立于泰山之巅有标记的功用,彰显泰山的神圣崇高,同时证明并纪念帝王的相关功绩。

(三)汉光武帝封禅

公元56年,汉光武帝刘秀东巡并封禅泰山,刘秀克勤克俭,励精图治,开创“光武中兴”时代,因群臣力谏及对谶纬之学的迷信而东封泰山,据《续汉书》记载本次封禅前光武帝曾命工匠先上山刻石,但今未见此石。

(四)唐高宗、武则天封禅与《双束碑》

经过了魏晋南北朝、隋代的几百年混乱,以及太宗时期的调整,国家政治经济逐渐繁荣,外部势力趋于平定,疆域空前扩大,唐高宗时代高宗与武则天曾同行前往泰山行封禅大典,这是历史上首次有皇后参加的封禅活动,有力巩固了其社会政治地位。公元665年至666年间,高宗在泰山处进行多次祭祀活动,并登岱顶封禅。

而早在多年前,高宗与武则天就曾派道士为二人即将成行的封禅一事刻立石碑,此即著名的《双束碑》,又称《岱庙观造像记碑》,现存泰安岱庙。碑的形制独特,由两块并立的条状石碑共覆一顶,并束在一起而得名,因背景特殊,又称“鸳鸯碑”。文字环绕碑身四周,每面刻字四五层不等,共刻文30篇,其中唐代26篇,宋代4篇,字体皆为正书,但非出自名家且书法艺术价值不高。内容记载了包括高宗在内的六帝一后在泰山地区的祭祀与行道活动,年代跨度较大,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值得注意的是26篇唐代记事中有7篇出自武则天称帝时期,所用汉字使用了武则天所造的“武周新字”。据考证目前发现武周新字有20余字,其中双束碑中便有12字,字多以繁代简,一个字由多个汉字组成,例如“天”作,“地”作,“年”作等。可见武则天造字具有极强的目的性,改动“天”、“地”、“日”、“月”等意象宏大且常用的汉字,抑或围绕与登基和皇位相关的汉字进行变革。另外武则天登基后曾在嵩山进行封禅,一方面承袭其武周王朝所奉行的周朝理念,即嵩山为天下中心,另外由于其曾参与泰山封禅,所以武则天在嵩山進行封禅同时巧妙地避免了李唐王朝与武周王朝之间的尴尬关系。

所以从高宗武后封禅、《双束碑》刻立及其独特形制,再到武周新字以及武则天封禅,一直充满了武则天的一种权力欲望,此《双束碑》则串联起这些时代背景,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

(五)唐玄宗封禅与《纪泰山铭》

高宗、武后封禅约60年后,时任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于公元725年应群臣建议封禅泰山。玄宗创“开元盛世”,社会繁荣安定,本次封禅也是历代帝王封禅活动中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据记载其封禅队伍绵延数百里不绝,随从百官、各国使节皆在其列,大典盛大隆重,震天动地,威风凛凛。

开元十四年,即封禅结束后一年,唐玄宗亲笔书写文章《纪泰山铭》昭告天下封禅一事,这一刻石现位于泰山玉皇顶前的大观峰处,此处山崖上布满了历代题铭,其中体量最大,最为壮观的即此唐玄宗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高13.3米,宽5.7米,“纪泰山铭”四字尺寸45×56cm ,刻序言、铭文以及额款共1008字,可谓体量巨大,正如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评:“穹崖造天铭书,若鸾飞舞于云烟之表,为之色飞。”其内容大致可分以下几部分,首先描述封禅始因与封禅队伍的盛大声势,考证封禅之事的来历与历史,随后记录了封禅大典的过程,赞颂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进而玄宗向上天表达其永葆天禄的决心,最后则以韵的形式颂扬其上五代皇帝。其中还不乏如“道在观政,名非从欲,铭心绝岩,播告群岳”这样鞭策自己以及后世皇帝的内容,将此摩刻于泰山之巅以流传于世警示后人,由此可见玄宗贤明务实的执政特点。书体为隶书,端庄雄浑,遒劲温婉,字势开张,极尽飞动之态,平正之下蕴藏着灵动自然,结合在大观峰处通体规模宏大,金光夺目,宏大的盛唐气象扑面而来。

(六)宋真宗封禅与《御制功德铭》

同在大观峰处,《纪泰山铭》东南侧,有一宋摩崖刻石,但仅剩篆额“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此刻石乃宋真宗赵恒东封泰山所刻立的《御制功德铭》。据清代聂鈫《泰山道里记》记载,关于此次宋真宗封禅,留下了两处石刻遗存,“一勒山上,一勒山下城南”[8],山下之碑已被毁,仅有拓片存世,山上摩崖也仅存上述篆额共五行十三字。关于碑文则被著录于各类金石或方志文献中,内容大致概括宋真宗封禅的始因与过程,并阐述其政治意图。

宋真宗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社会发展,史称“咸平之治”,但面对别国入侵,却常常恐于应战,后与契丹签订“澶渊之盟”,留下了以金银换苟安的恶例,外加赵恒之父赵光义继任赵匡胤登基一事早生非议,此时朝廷上下内忧外患,宋真宗此时急需证明自己在位的合理性,稳定民心同时排解自己在政治外交方面的错误,故计划通过封禅泰山来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并终在1008年东封泰山,举行了盛大的封禅典礼。

而这次封禅也引发了后世非议,正如宋真宗本人在《御制功德铭》中谦虚地说道:“肆予冲人,获守丕构。其德不类,其志不明。弗克嗣兴, 罔识攸济”,其功绩并非显赫,且背负澶渊之耻,却仍行封禅大礼,劳民伤财,被认为是粉饰太平、弄虚作假之举,成为历代帝王封禅中最具争议也为人诟病的一次,从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封禅之事的条件,宋真宗也成为了最后一位亲自登封泰山的帝王。

三、结语

纵观历代帝王封禅泰山一事,立碑刻石,是封禅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内容无非便是围绕封禅始因、封禅过程、总结政绩、祈愿太平等角度,而对于封禅的意义,正如《白虎通义》所记载:“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9]即是一种依托于传统封建祭祀活动的帝王祷告行为,同时又不可忽视其中所蕴藏的浓厚的政治目的,或巩固统治,或抚慰民心,这也使国家政权与泰山崇拜在一次又一次的封禅活动中不断地产生联系,因而帝王在泰山铭石纪功以昭告天下并流传后世,泰山成为了帝王用作宣示权力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卷二十八,封禅书.

[2]毛远明.碑刻文献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战国]墨翟.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卷八,明鬼下.

[4][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卷六,秦始皇本纪.

[5][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卷十二,孝武本纪.

[6][清]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卷三十一.

[7]刘桂传,王海霞.泰山无字碑千年争论略说[J].泰山学院学报,2007,1月第29卷第1期.

[8][清]聂鈫.泰山道里记[M]//丛书集成初编第300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9][汉]班固.白虎通义[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8,卷五.

猜你喜欢
封禅石刻泰山
西狭颂摩崖石刻
汉武帝封禅
泰山封禅
封禅述略
美国民众雪中送别“泰山”
泰山天下雄
大足石刻优美的雕塑语言——气功相
渭北民间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