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筛兰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巧妙渗透至生活化、探究性、开放性场景内,鼓励学生通过师生、生生协作,独立思考及自主探究形式分析情境、提炼问题、探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方法。基于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文章以初中历史课程为研究焦点,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与具体教学案例,从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思辨情境、文史结合情境四大方面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积极探寻与时俱进、新颖适用的历史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丰富经验,并致力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其中,情境教学法作为情境交融的教学模式,将抽象、复杂且笼统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精神等寓于真实可感、贴近生活的场景之内,凭借其显著优势获得初中历史教师的广泛青睐。为进一步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应围绕具体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指向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深入探索情景教学法与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机整合。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情境具有直观、多样、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增进学生与历史时代间的关系,达到化抽象为具象的历史教学效果[1]。
以《夏、商、西周的灭亡》情境教学为例,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三国灭亡的共同原因,并从中学有所获,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借助多媒体播放商汤“网开三面”、夏桀“伐有施氏,得美女妺”的动画视频。直观生动的形象使得两位评价截然不同的历史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在故事与多媒体情境的引领下,学生感受到商汤的仁慈宽厚、夏桀的暴虐嗜血,能够从历史人物本身迁移至其治国战略之上,从而使学生对夏朝灭亡的原因形成更为深入的认知。对于商、西周灭亡成因的探究同样以包含历史典故在内的多媒体情境为支撑,在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是指以问题为主线串联历史事件,展示历史时空规律的情境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需设计难度逐级提升、相互关联并与教学内容相对接的问题。
以《江南地区的开发》情境教学为例,教师可构建如下问题情境线:(1)为什么统一中国后的西晋迅速走向灭亡?(统治腐朽、皇位斗争等);(2)淝水之战有何特点?东晋以少胜多的原因为?(凸显民族团结的重要性);(3)江南地区在当时为何得以开发?(促成学生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意识,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上述问题线环环相扣,不仅渗透知识解析,还蕴含着思想教育要素,可以提升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引导学生从多维度看待历史事件,并以问题发散学生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创设思辨情境,促成学生辩证历史观念
培育学生思辨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思辨,即思考与辨析的有机整合,需要学生以辩证观、发展观及普遍联系观看待历史事件、人物及历史的发展,并在思考辨析中形成辩证的历史观念[2]。
以《春秋战国的纷争》情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呈现网络内对春秋战国纷争的不同评价,如“民不聊生,无积极意义”;“促进华夏与周边民族融合,奠定繁荣基础”等。多样化观点的碰撞激荡起思维火花,当学生分析观点、积极思考时,教师顺势请学生结合自身对该历史阶段的了解进行辩论,使学生在提出论点、收集论证、驳斥他人观点中学会从正反方面辩证看待历史事件。
四、创设文史结合情境,体会历史的人文意蕴
文学是历史的载体形式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入文学作品创设文史结合情境,使学生辨析文学作品内对相同人物、事件的不同看法,指导学生结合所学及自身观念等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评价,可促成学生理性精神。
以《三国鼎立》情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入《三国志》、《三国演义》、《魏书》等对于曹操的描述,如“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三国演义》);“闻曹操败,即喜唱怏,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苏轼《东坡志林》)。学生阅读后从政治、军事、性格三大方面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认识到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内对人物的评价往往带有主观色彩倾向,若想真正了解历史,便需要對历史事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抽丝剥茧,以此促成学生理性精神。
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是以生活化、探究性、开放性场景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方式,将其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围绕初中生认知水平及兴趣等精心创设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思辨情境及文史结合情境,使学生在多元化情境的带动下逐渐形成辩证历史观,能够从多维度还原历史真相,认知历史事件及其后世影响,从而在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同时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爱芝.浅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29-30.
[2]方巧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J].知识窗(教师版),2021(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