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东晖
摘要:目前一方面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国家为进一步鼓励实体经济复工复产,要求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力度,但另一方面全球新冠疫情的发展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济实体恢复生产影响深远,在此贷款投放背景下,农商行作为立足三农的本地法人机构,不仅要始终坚持贯彻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扶持制造业、乡村振兴等重点扶持产业,而且要提升自身的风险防御能力应对必然增加的风险隐患。
关键词:小微企业;生存能力;融资困难
一、风险管理面临的新背景
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农商行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但同时必须考虑到自身经营的风险收益对等,如何通过完善自身风险管理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必将成为维持农商行自身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推进业务高质量發展必须保证风险管控全覆盖
(一)风险管控覆盖全流程
首先,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高效建设内部控制体系,并保证内控质量。然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程序和标准,并在审计部门进行监督、评估、反馈和评估提交相关建议,最后,各部门和单位负责完善和严格执行各项信用交易内部控制措施,将审计结果提交给信贷业务的内部控制部门。整个过程应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从而使信贷业务的内部控制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二)风险管控覆盖全体员工
加强“合规”文化在贷款业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仅要对全体人员制定详细而适当的学习计划,而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合规”文化活动,使“合规”理念逐渐在大家心中根深蒂固,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营造具有合规经营和明确权利与义务的文化氛围。尤其是目前新客户经理上岗越来越多,在没有绷紧合规这根弦的时候就让新员工投身到更复杂的信贷业务中,必然会导致员工突破风险底线的隐患。最后,对于明显的违规行为要进行通报批评,并严肃处理查看、批评,并组织员工定期进行学习,引起重视。同时,在各个分支机构推广普及阳光信贷,对员工信贷业务进行定期检查,开展阳光检查宣传,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及时总结和纠正审计报告,并营造严格执行和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
(三)风险管控覆盖智能化
当前,线上业务发展迅速呈几何增长,线下业务线上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为适应这一特点,农商行必须要加快金融与科技融合,在存量客户越来越多普惠金融愈小愈散的背景下,智能化风控全覆盖是提高风控质量的必然趋势,也是解放客户经理精力的重要手段。
三、普惠金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普惠金融是方向也是趋势,是监管的要求也是农商行的定位。事实上目前普惠群体普遍存在资本存量少、市场风险抵抗能力差、未来发展潜力弱,尤其是在结合政府引导的扶持小微企业工作时,往往会出现风险可控性低、利润空间小、现金循环周期长等问题,最终会影响到农商行资产质量,给信贷管理工作造成较大的压力。
张铭认为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每年为国家贡献50%以上的财政收入,60%以上的GDP,为社会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其活力与稳定关系着我国实体经济的整体发展。而涂润南认为大多数小微民营企业,其在建立发展阶段,资金较少、信誉较低,并没有得到国家、政府、金融机构的扶持,陈子璇发现在我国小微企业成立5年左右才成功获批银行首次贷款。今天,小微企业已然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最年轻也是最具活力的代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其融资问题始终是一个难题。
四、农商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藏有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盲盒”
小微型企业与农户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此类群体多数存在缺少完善的财务体制、运作缺乏规范性、财务工作不够严谨的问题,不能为商业银行提供满足其审批需求的基础信用数据。同时,部分小微型企业或许并没有开展过贷款活动,与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上市企业相比,不能做到定期披露信息,此类小微型企业缺少历史基本数据的累积。农商行无法借助传统征信信息采集方式把握这些企业与农户明确规范的财务信息与运营状况,无法考量此类服务主体的还款意愿与能力。由此引发的信息失衡问题使农商行承担更多的贷款风险,并面临更多的运营成本。
(二)普惠对象的风险承受能力加大风控难度
小微型企业的人员不足、规模不大,未形成规范运作,难以及时更新技术设备,管理水平普遍不高,同时以家族模式为主,产品以低档次为多,主营业务缺乏多样性,缺乏应对市场风险的实力。以往为减少放贷风险,通常需要小微型企业提供有效的资产抵押担保,然而自纯信用的普惠贷业务面世,加上为获得市场份额,农商行信贷产品开始增加抵质押率,降低担保资质等,借款企业通常难以通过上述风险弥补策略,农商行控制风险的难度变大。
(三)传统审批流程和货款需求的矛盾
小微型企业因自身运作特点的影响通常体现在贷款需求方面的金额少、周期短、频率高,但是农商行设置的审批流程在监管制度下一个不能少。同时客户经理在审批贷款请求及基本背景资料核实填写方面,往往因为同一个借款主体下存在多笔借据或者客户因自身经营需要,频繁还款借款而付出较高时间成本,但相对而言收益却不高。
(四)同质化竞争严重
银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化发展,尤其是传统商业银行一直在研究类似的管理体系和业务发展模式,银行服务产品和业务之间存在明显的同质化问题。此外,这两年来我国中小型银行以及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也已经逐步参与到了各种业务类型竞争中,整个行业已经进入了自热化竞争阶段。受国家政策红利以及政府指导带来的影响,国内各大银行纷纷利用其资源,快速进行普惠金融产品的开发,逐步拓展业务发展路线,参加到普惠金融市场的拓展中。
五、普惠金融解决途径
(一)丰富产品多样性,增强服务差异化
尽管普惠小微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在规模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在金融服务类型方面却提出更多要求。首先在普及广度层面,贯彻普惠金融,必须扩展金融服务的范围,向更多居民及小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拥有庞大基数的客户群体必然提出更为多样化的金融要求,而农商行树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就在于怎样把握客户的要求。
1.产品差异化
提高金融产品的知名度,加强产品广告宣传,特别是将综合金融服务向大客户群推广,开展业务推广精准对接。打造渠道、积极主动的服务小微企业,增强这部分群体的归属感。其次,通过对当前业务进行分类整合,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设计定向金融产品,在现有产品服务范围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产品的适应性,形成多种产品组合,实现操作流程高标准化作业,增强风险控制。
2.服务差异化
在目前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体现社会责任感的关键在于差异化服务。农商行在普惠金融领域,要加大创新力度,特别是面对多样的用户需求,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摈弃套用传统金融产品的运营模式,要聚焦用户需求,分级、分类处理。继续宣传无还本续贷、应急资金等降低小微用户“倒贷”成本。引入多种担保方式,推进普惠金融融资可持续性。可以按照一定标准选择优质客户,为他们提供“绿色通道”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与客户的有效沟通,从而寻找他们所在圈子的潜在客户,有效提升银行的综合服务水平,在服务上找到差异化。
(二)运用数字普惠金融技术降低经营成本
在扩大服务范围与时间的同时也能真正节约成本。发挥营销服务实体在便捷流程及完善设备方面的优势,着力创建起线下融合线上的金融服务网络,突破时空限制为客户提供畅通的金融服务。
同时要发展便捷化金融服务,从自身来讲,互联网信息科技具有复杂性,在普惠金融业务与信息科技相融合的过程中,应避免特意将服务复杂化,针对农商行服务的群体,简化操作页面、简明协议条款、实时在线客服,为客户提供操作简单的服务,防止弱势客户群体受个人能力限制而出现排斥金融的情况。
(三)多方合作经营风险分散风险
普惠金融客户普遍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在开发此类产品时首要遵循的原则即为安全性。可以引入并实施更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联合本地政府、保险机构、协会、商会及其他组织,协同分担运营风险。同时努力促进信贷资本的证券化,提升信贷存量活跃度,有助于风险的分散,重新整合打包销售,推出证券实现资金筹集。资本证券化能够使商业银行获得新的筹资途径,提升自身资本的充足率,将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分散,同时获得更多收益。
(四)凝聚资源增加场景化营销的生态
必须快速发展银行场景,从场景分类和服务对象看,目前其他银行场景建设主要集中在政务、民生、消费和产业链四大领域,具体包括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生活缴费、智慧物业、智慧出行、智慧商圈、智慧旅游、智慧房产、智慧供应链等等。农商行也应根据场景分类制定相应的场景建设方案,根据自身客户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场景建设。
结束语
在小微企业向银行融资的过程中,企业主、商业银行、政府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银行和小微企业在政府监管和政策指导下,相互博弈,互相选择,一方面商业银行是以获利为目的的企业,另一方面又接受着国家监管,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经由复杂关系中的行为选择,形成了小微企业融资的新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铭.大数据环境下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策略[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05):39-41.
[2]涂潤南.帮民营扶小微推动经济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20-05-15(5).
[3]陈子璇.基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20(15):42,147.
[4]蔡程.加强金融体系建设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J].商场现代化,2021(09):94-96.
[5]夏宏超.如何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J]. 财会学习,2019(25).
[6]巴曙松.关于解决当前小微经营者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建议[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2):29.
[7]尹应凯,艾敏.金融科技、银行业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
[8]万佳彧,周勤,肖义.数字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J].经济评论,20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