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欣
摘要:伴随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和深入,高中教学也备受关注和重视,作文则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作文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作文的好与坏直接反映了高中生的语文能力。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运用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以及完善课堂教学方式,既要培养高中生的写作能力,还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让他们的写作水平可以有所提升。
关键词:中教学;语文教学;作文教学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教师应该积极革新教学思维、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推翻传统教学当中存在的弊端,增加教育教学的发展活力。在这一环境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衍生了很多的新思维和新方法,给教师改革作文教学提供了指导。新时期,教师应该以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在全面把握学生个体需要的情况下设计作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作文方法技巧的掌握效果,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育体系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作文在高考语文中的分数比重也很高,想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高考当中语文的充分发挥,就必须重视作文教学的开展,在指导学生掌握提分技巧的同时,还需要创造优质学习环境,完善学生的写作技巧,为学生开展高层次语文学习奠定基础。作文能力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力,也是语言表达形式当中层次相对较高的能力,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写作技巧,也涉及到语言知识的灵活应用。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所以要在语文教学当中高度关注作文教学的开展,在重视作文教学地位的同时,还必须要发挥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当中的突出作用。高中语文教师作为教学当中的引领和指导者,必须明确作文教学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在教育教学当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作文教学改革当中引入新方法,确保师生互动质量和教学有效性。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革新思维的重要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应试教育制度逐步被打破,并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传统应试思想所留下来的影响仍然是存在的,仍旧有部分教师将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重点,讲授大量有助于学生夺得高分的写作技巧,造成学生不能够深入感受写作乐趣,也影响学生的写作质量。如果始终不能够改变这样的教育现状,想要保证作文教学的开展效果也是无法实现的。对此,革新教育思维,在正确教学理念指导之下开展作文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新思维往往引领着新方向和创新型发展模式,这对于从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教学当中的革新思维不仅仅要体现在教师更新教育思想方面,还需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思维的变化上。高中生也需要在学习思想和观念上进行调整,认清自己在作文创作当中的中心地位,积极发挥主体能动作用,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用新的思维来影响自身的学习、行动,在写作当中建立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创作状态,形成优良的写作习惯。
三、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革新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方法
(一)应用层递式教学模式
从当前高中生写作状态角度进行分析,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不够理想,影响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层递式作文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改善当前的作文教学现状,推动学生创新发展。由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要开展持续性的训练,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而层递式教学,因为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而可以获得良好效果。首先,让学生要侧重于语言素材的输入,具体可以通过课堂与课后素材积累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积累;其次,要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培育,重点训练学生的情感思维以及理性思维,让学生的表达更加准确有效。再次,要注意对学生的写作技巧进行指导,比如开篇技巧、结尾设计、构思技巧、遣词造句技巧等等,提高学生的写作层次。最后要多安排写作训练活动,提高学生对各种知识技巧的熟练应用水平,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达成层递式教学的目标。
(二)开展体验式教学模式
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就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关注学生的自然感受与生活感悟,运用体验式作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境界。体验式作文教学是建立在体验基础之上,借助情境创设等手段,引导学生在亲身经历或接触事物当中得到感悟消化理解知识,并在此基础之上拓展能力,建构情感脉络,然后用文字准确表达个人情感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体验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层次和作文表达层次,也有助于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创作出个性鲜明的文章。体验生活是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改变教学范围狭窄的现状,引领学生进入广阔和开放性的生活,获取思想与感悟源泉,让写出来的文章,既有对生活的观察与领悟又有所升华。比如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烈士陵园,参与为烈士扫墓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体验和参与当中积累素材,增强学生对这一传统节日文化的把握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品位与创造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收集和清明节相关的材料,让自己的感悟表达更加真挚和丰富。
(三)落实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在教学当中以学生为核心,真正解决教學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实践当中提供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课堂环境,并在课堂当中指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与消化知识方法,增进师生互动,达成教育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存在两个非常鲜明的特征,一是关注教学过程,强调利用实践的方式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助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可以丰富学生个体情感,引导学生融入真情,引起共鸣。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改进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发挥出了突出作用,可以通过布置任务和完成任务这样的过程增加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教师需要科学布置教学任务,关注学生的积极理解和主动表达,让学生能够创作出优质作品。比如在要求学生以励志为主题进行创作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下任务:积极收集励志人物故事,并和大家交流分享;请收集励志文学作品,并对人物的性格特征与情感进行总结。把信息收集和总结结果应用到作文写作当中,建立写作信心,丰富内在情感,真正创作出可以打动人的合格作品。
总结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文作文的教学,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高中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逐渐培养这一方面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并鼓励他们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从而大幅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冉晴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探究[J]新作文:教研, 2020(2):1.
[2]周一飞.基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分析[J]新智慧, 2019(3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