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坤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以因材施教为教学准则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面向所有学生,还要求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文章从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和原则加以阐述,并对分层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要以全体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理解、掌握知识的能力等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层次性的教学,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进行积极地学习和思考。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和原则
分层教学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全体参与、分层优化的教学思想,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分层教学的方法较多,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过度看重形式主义,而应该注重实际教学活动。
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则,就是要注重师生在教学中的有效互动,将“一概而论式施教”向针对性、多层次转变。另外,教师应该科学地划分学生的层次,并注重对阶段性学习的评估与调整,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其在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的同时,收获学习的方向感和成就感。教师还要注重鼓励教学,认可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学习进步,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学习体验,使其在层次升级中产生数学学习的喜悦感,为拓展教学奠定基础。
二、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根据学情实施分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兼顾各个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学生的具体学习层次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A层次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逻辑、发散思维等能力;B层次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但是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等能力略有欠缺;C层次学生,就是学习有一定障碍的学生,此类学生通常来说不仅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而且审题、分析、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也不强,同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明显不足。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这节课时,针对A层次学生,教师可以先让其分析实际问题,通过归纳、类比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求方程的解,让他们尝试体会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意义,同时学会分析实际问题,尝试建立方程。针对B层次学生,可以引导他们从问题情境中找相等关系来列一元一次方程,再归纳出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进行概括,并注重不同思维方法的引导。针对C层次学生,教师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具体材料中寻找等量关系,引导他们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
2.根据教学内容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可以先将相应的知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解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全班学生都可以学会、听懂:第二部分是拓展拔高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让A层次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尽量做到让每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也要考虑到每个层次学生的差异性来进行实际教学,即教师應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设计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概念”这节课时,教师为学生安排了以下学习内容: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理解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自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考虑到每个层次学生的差异性,基础内容学习完成后教师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完成以下练习题。
练习1: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二次函数?哪些不是二次函数?
学生的课后练习虽然一样,但是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也要做到有不同的要求。要求A层次学生在完成的基础上要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做一些规律性、综合性的归纳;要求B层次学生一定要独立完成,同时再次领悟函数的概念;要求C层次学生完成自己能做的练习,不会做的练习尽量与其他学生交流、探讨完成。
3.根据测评实施分层教学
在使全体学生在学习中都有一定收获的同时,更要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积极、合理的测评。对于A层次学生的测评,不仅要求掌握,更要在思维方面进行提升;对于B层次学生的测评,允许偶尔出错,但是要求自己能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对于C层次学生的测评,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教师要以鼓励为主,能完成作业的基础部分即要给予鼓励。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虽然具有不可控性,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并保证学生处在与之能力相匹配的层次中学习,鼓励他们努力稳步上升。可以说,分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为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灵云.刍议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J].学周刊,2020(1).
[2]郑勇,蒋莉.初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