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古代诗歌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过程中大量研读古诗词,归纳出四种有效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即因声求气、对话文本、含英咀华、个人修养。希望可以解决当前古诗词教学的困境,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核心素养;四种教学策略
近年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广泛关注。“中国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雷海为、彭敏成了众多年轻人的偶像,掀起了全民学习诗词的热潮。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召力,受到了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喜爱。
当人们将视线转到古诗词教与学的前沿阵地时会发现课堂教学并不“热”。相反,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乏味、低效,缺少活力。
一、古诗词教学现状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对古诗词教学倾注了很多的热情,针对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总结概括如下:
教师:方法不当,效率不高。方向的引导主要是教师的工作。但不少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不是引导学生去欣赏、感悟、整体把握,而是用琐碎的分析代替了阅读,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逐一分析,往往把一首有韵味、有意境、情感丰富的诗词分析成乏味的文字符号。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诗词本身的审美情趣,也忽视了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违背了诗词鉴赏的规律。
学生:兴趣不浓,动力不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方法引导。如果仅满足于字词句的梳理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搬教参,读课件,不利于学生鉴赏习惯的养成。长期以来,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被动,诗词教学变成了教师的解读、表演,少了学生的诵读、欣赏、感悟,久而久之,失去的就是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
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历经多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已颁布,其中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引人关注,更给语文教研、教学指出了新方向。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四个发展层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核心素養”的情境下探究破解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尴尬局面的方法,教师会觉得茅塞顿开。针对上述古诗词教学现状,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尝试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探寻古诗词教学有效课堂的四种教学策略。
(一)语言:因声求气,诵读吟咏
中国古代诗人创作时讲究声律,注重语言的凝炼。这就要求师生在接触作品之初就要掌握其节拍、用韵等特点,揣摩作品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的情绪变化,体味诗歌语言。做到上述两点,诵读吟咏法是不二之选。关于诵读吟咏法,古人早已奉为学诗要津,宋代朱熹有读书“三到”之“口到”的论述,清代刘大櫆也认为读诗要“因声求气”。诵读吟咏,要求把握节拍、停顿、用韵、情感,在反复吟咏中培养语感,最终形成言语经验。
例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其表达的思想感情较为复杂,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指导学生朗诵时,笔者先简单介绍诗歌的朗诵技巧,使学生掌握诗歌的情感变化;然后根据《将进酒》的情感脉络层次“悲”“乐”“愤”“狂”,指导学生注意每个层次中重要词语的朗诵技巧;分层指导后再整体朗诵一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学生通过多次有感情的吟诵,自然能理解诗人豪放外表下的激愤内质。
读古诗词要有正确的解读方式,吟诵便是。学生吟诵久了,自然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语文知识、个人想象等,建构属于自己的言语经验,并在具体的实践中正确运用语言。这样,教师的指导方法正确,教学效率自然提高。
(二)思维:对话文本,有效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其思维,促进师生、生生的交流。
与小学、初中语文侧重获得知识不同,高中语文注重的是发展思维能力。对提问的要求更高。有效的提问要切中要害,这个要害就是学生、文本。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过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二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对话过程。本着“对话理论”,笔者认为提问需注意三点:结合文本,换位思考,逐步深入。文本是核心,教师先要与文本对话,然后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是主体,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力求新颖鲜活、贴近生活,缩小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距离,换位思考就显得简单有效。追问是重要方法,问题由浅入深,步步深入,能激活学生思维,走向文本“深水区”,实现思维发展素养的提升。例如,《琵琶行》开篇,围绕文本笔者设置了一个问题:“‘茫茫有什么内涵?”问题一提出,学生就急忙回答:“‘茫茫不就是月色茫茫嘛!”此时笔者抓住时机,接着追问,“白茫茫是从视觉的角度看的,有别的角度吗?”学生被带入了深层的思考中,交流中学生的思维视野开阔了:“有的谈诗人心理——即将与好友分别,心烦意乱;有的谈情感——分别在即,情感悲抑;有的谈思想——被贬之后,顾虑重重,看不清方向,未来一片迷茫。”这种思维的碰撞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审美:含英咀华,品味语言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因此,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应从品味诗词语言入手。例如,学习杜甫的《登高》,欣赏“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时,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诗含意丰富,你能品出几层含义呢?”学生结合背景、作者、注释,有理有据,侃侃而谈。学生分析后展示宋人罗大经的“八意”说,使学生深刻体会杜诗的沉郁风格。又如,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赏读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提问:“这七组叠字是不是重复累赘,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效果呢?”意读、情读之后,学生的回答很有针对性,他们既品出了叠词本身的音韵美,也品出了叠词背后的情韵美:寻觅无果的失落,处境冷清的孤寂,愁苦无告的凄凉。
品味诗词语言,含英咀华,既扩充了学生对诗人的认识,又加深了其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更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文化:个人修养,家国情怀
中国古代诗词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深深流淌在国人的血液之中。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其中无不深藏着炎黄子孙追求真理、情系人民、崇尚人格独立的人文精神;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到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陆游,诗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美好的友情、浓烈的乡情、深沉的爱国之情;从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到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古代人民在节日活动中用其智慧传达出对美好生活、家庭和睦、国家安定的期待。例如,执教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时,笔者设置了一个中心问题:“有人评价这首词,说‘于简朴中见深意,联系词句,大家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纷纷发表见解:有的对比词人与“同行”的行为表现,这是词人雨中的“徐行”,也是人生的从容;有的分析上阕中的“风雨”的丰富意蕴,“风雨”既指自然的风雨,又可喻指政治生活中的坎坷,这也是作者人生的从容;有的分析下阕“回首向来萧瑟处”三句,风雨来袭时不慌乱,不狼狈,雨过天晴时,不欣欣然,不得意忘形,这是一份平和、自然、宁静,是一种从容、洒脱和旷达。这样的教学完成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使学生学习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更是让学生感受到了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人格魅力。
由此观之,在古诗词的阅读中既培养了学科素养,也发展了思维能力,学生乐在其中。这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诗词学习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构建的有效教学课堂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这样,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深度结合,既让理论落地生根,也使教学活动有了依托,有了效果,有了纵深感。
作者简介:徐大涛(1984— ),男,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一中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古诗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