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优美散文,讲述秦晋围郑,烛之武只身说退秦师的史事。该篇文字优美,说理透彻,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优秀范文。工于辞令,于委婉含蓄中暗藏锋芒,是这篇文章的文本之美。但烛之武只身退秦的才能之美、独入虎穴的英雄胆识、灵魂深处的家国情怀,才是这篇文章最令人感动的地方,也是这篇文章审美的根系所在。
关键词:烛之武 ;审美教学; 例谈
《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讲述了公元前630年,秦晋两国以郑国“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为借口而联合攻郑。在国家危难之际,郑臣烛之武挺身而出,只身前往敌国,不卑不亢,力陈利弊,以其过人的胆识、精彩的辞令、出色的外交才能,令秦君折服,终于使秦国退兵,晋军也只得撤退,避免了一场战争。
《烛之武退秦师》的审美教学重点在于引领学生由浅入深、逐层深入,领会体悟文章之美。教师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言辞之美,又要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才能之美,更应该引导学生去体悟烛之武的人格之美、精神之美,并通过文本感受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在步步深入的审美教学中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教育。
一、文本的言辞之美是鉴赏的首要
《烛之武退秦师》的文章之美首先在于文本的言辞之美,该篇以对话著名。文章选取了三次对话构成了文章主体。
第一次对话十分简短,大战在即,郑国危在旦夕,佚之狐语气肯定的向郑伯举荐烛之武:“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第二次对话也较简短,郑伯与烛之武君臣之间坦诚相见,郑伯检讨自己没有早用烛之武的错误,然后直陈利害,将千斤重任托付给烛之武。烛之武临危受命,而“许之”两个字是烛之武担负起拯救郑国使命的诺言。
第三次对话十分精彩,是全文的重点,是小国使臣烛之武和大国国君间的斗智斗勇的呈现。烛之武言辞婉曲,语气恳切,在亡郑存郑的情势分析中坦陈利弊,衡量得失,瓦解秦晋联盟,说服秦君,最终化干戈为玉帛,谈笑间消战争于无形,解除了郑国亡国的危机,烛之武也因之流芳百世。
因言辞之美,《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一篇优秀范文,入选全日制高中语文必修课本。
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优美的语言、分明的层次、严密的组织以及透彻的说理、有力的逻辑,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文本之美。
二、烛之武的才能之美是鉴赏的深化
《烛之武退秦师》的文章之美更在于其主人公烛之武的才能之美。教师应引领学生透过文章的分析,领略到烛之武出众的才华,卓越的外交才能,从而感悟主人公烛之武的才能之美,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上受到启迪。
其一,眼见高远,目光独到。《烛之武退秦师》聚焦于“晋侯秦伯圍郑”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眼见高远在于其善于利用秦晋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抓住两点去打动秦伯。一是灭郑于秦有害无益:“邻之厚,君之薄也。”即晋的势力雄厚了,秦的势力就薄弱了。二是晋有扩张疆土之野心:“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晋向东灭郑,必然会向西攻秦以拓展疆土,这正是秦所戒忌的,也是秦君不能容忍的。面对亡郑利晋的事实“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一语点醒梦中人,秦伯恍然大悟——晋才是真正的敌人。烛之武寥寥数语却力重千斤。秦晋联盟瓦解,郑国的危机化为乌有。
其二,工于辞令,说理透辟。其出色的外交辞令,卓越的外交才能,使烛之武成为流传千古的光辉典范。在大军压境、国家危亡之际,一个即将亡国的小国使臣,面对统率虎狼之师的大国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于委婉含蓄中藏敛锋芒,表述从容婉曲,既尊重秦君,又不失郑国尊严,其语言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在简短的语句中,委婉曲折的向秦君表述了五层意思,可谓面面俱到。
一是秦晋围郑,郑已做好了亡国的准备,将誓死抵抗到底;二是亡郑利于晋;三是存郑利于秦;四是从秦晋历史关系看,晋向来轻诺寡信;五是从晋的贪得无厌看,晋灭郑后必攻秦。
在这里,烛之武语出真心,发自肺腑,设身处地为秦君考虑,其情真,其语切,其理正,令秦君感服不已。而烛之武卓越的外交才能、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三、烛之武的精神之美是鉴赏的升华
站在文本之外,我们最刻骨铭心的是烛之武的精神品格。
《史记》对烛之武的记载:“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
《东周列国志》说烛之武:“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烛之武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
教师要引领学生感悟烛之武的人格之美、精神之美,并通过烛之武感受中国爱国文人的家国情怀,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受到震撼,品德受到涵养,这才是这篇文章审美教学的关键。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是烛之武,是烛之武恢宏的气度、坦荡的胸襟、过人的胆识,是烛之武浸入血液流淌、植根灵魂深处的家国情怀。这正是该篇最令人感动的地方,也是该篇审美教学的根系所在。
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在自己心里勾画出烛之武的形象:在国家危难之际,“须发尽白”的烛之武不计私怨,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在夜黑风高的城头,年近七旬的烛之武深明大义,“夜缒而出”;在猎猎寒风中,“佝偻其身”的烛之武不畏艰险,孤身一人前往敌营;在威仪赫赫的秦君面前,“踌躇其步”的烛之武慷慨陈词,坦陈利弊,化敌为友,扭转时局,使郑国转危为安。这一刻,烛之武拯救了国家,也成就了自己,其灵魂深处的许身报国、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人格之美、精神之美令人敬仰。
通过烛之武,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家国情怀是几千年来扎根在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支柱,是对国家和民族表现出的最深沉的无疆大爱,是对国家富强、民族和谐、人民幸福的最高追求;是对国家的无比认同与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更是对“有国才有家”思想的认同与升华。
四、“烛之武”的审美意义
命运对烛之武是不公的。在其年富力强之时得不到重用,其年近七旬,饱受冷落,满腹经纶,只做得郑国负责养马的“圉正”。
上天对烛之武是垂青的。在其行将就木之年,有人记起他。黑云压城,国家危难之际,他那心底珍藏的大爱日渐明亮了起来——放下了心中一丝抱怨,不顾年迈之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
在虎狼之师环列的军营,在泛着寒光的刀剑丛中,面对野心勃勃的秦穆公,烛之武心中有对郑国的赤诚,更有对局势的深刻洞析,对秦君心理的幽微洞察。在烛之武轻言缓语中,亡国的危机化为乌有。《左传》用浓墨重彩记下了这位忠勇睿智的老人。时间纵然飞逝而去,但烛之武这个文人的伟岸形象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
烛之武只是爱国文人的一个缩影。在烛之武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文人在国难关头许身报国的挚爱灵魂,看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的责任担当,看到了柔弱外表之下的刚强不屈,看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忠诚无私。
古往今来,中国的爱国之士一直如此,无论社会、命运对其怎样不公,到了国难关头,依然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
我们敬慕那些为国为民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勇担重任,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简介:石有平(1967— ),男,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