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思想指导课堂过程性目标落实的思考

2021-02-11 06:02周小娇田加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2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周小娇 田加鹏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教学中既要重视结果性目标,又要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但是还是有很多教师在落实过程性目标时做得不够,流于形式主义,即使在教案上写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仍然放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而忽视了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去落实过程性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过程性目标;教学设计;    数学思维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把过程目标描述为:通过数学的学习,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我相信每位老师对这句话印象深刻。但在实际课堂上,很多时候知识关注知识的传授结果,忽略知识传授的过程。

史宁中教授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的讲座中认为以知识为本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果性教育,是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得到的,这样的教育缺少智慧。智慧表现在过程之中,会想问题、会做事情主要不是依赖教师的说教,而是依赖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让孩子在思考的过程、做事的过程中,感悟、理解、积累经验包括思考的经验、做事的经验,养成习惯。史宁中教授这话让我想起了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这课例的设计。我选取这课中“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后像不像”这个片段来谈谈我对过程性目标落实的思考。

一、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教材的设计,出示淘气的照片作为主题图,并提出以下两个问题:问题一,观察上面的图片,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问题二,上面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主题图选择了淘气的生活照片,形象生动展示了生活情境,学生可以通过看一看,直观地判断出图片A、B、D像,图C被压扁太胖,图E被拉伸太瘦,所以图C与E都不像,所以针对问题一同学们不难得出正确结论。关于问题二单单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得出图片长与宽的关系,比较困难。

针对此片段我设置了以下的过程性目标:经历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获得求比的方法;通过具体事例抽象出比的知识,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师:这些图片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

(学生没有回应,老师把主题图处理)

师:同学们根据上图,你能知道得到图片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吗?

生:我发现图A的长是图B长的两倍,宽也是。

师:还有发现吗?

生:我发现图A的长是圖D长的1/2,宽也是。

师:真不错,除了两个图形之间长,宽的关系,图形本身的长宽又有什么关系?

生:图A的长是宽的1.5倍,图B、D也是。

生:图C的长是宽的3/8,图E的长是宽的6倍。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那么为什么图片A、B、D像,图C与E都不像呢?

……

本节课以教师的教授为主,整体通过师生的问答的方式完成新知识的讲解和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能让学生比较好地学习基础知识,一步一脚印。现在回想起来,这就是史宁中教授说的“以知识为本的课堂”,虽然在课堂检测学生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对”的现象,但学生对知识只是停留在记忆层面,时间一长就会把所学的知识忘记。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的学习,即使未来不是从事数学教育行业,但是能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

而本课的设计教师有着过多的语言,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思维,且讲解的部分偏多没有很好地从学生的初始水平出发,只是从根据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这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第一次上这个课例的时候,我希望能利用课件中精美的图片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调动积极性。但是整节课上下来,整体感觉缺乏生机,有着传统课堂的影子。我通过反复修改教案,反复试讲,最终得到了以下比较满意的设计:

(一)强化

师:几天前淘气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摄影师把图片A进行加工,得到以下5张照片。(出示图片)

师:观察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这些照片有大有小,C图片比较矮胖,E图片比较高瘦。

(二)导入

师:哪几张与A比较像呢?(板书:像A、B、D,不像C、E)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一起去看看摄影师是怎样处理照片的?(播放处理视频)。

师:C和E为什么不像,是什么的原因呢?

生:因为图片长与宽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说出图片C太胖的原因是因为长太短,E是因为宽太短)

师:原来像与不像与图片的长和宽有关系。

(三)构建

1.探究

师:这些图片都是长方形,我们下面长方形放在格子图上,看看图片像与不像与长与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看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独立思考,完成学习单的“探究学习”部分。

2.分享

黑板展示错误的答案:

生:①面积关系、②相差关系、③周长关系、④相除关系(让生走上讲台,分享自己展的想法)

师:如此多的方法,究竟谁更有说服力?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哪种方法最有说服力,最能解释像不像。

生:我认为最后一种比较有说服力,因为图A、B和D的长除以宽都等于1.5所以它们长得像,而图C和E的结果分别是0.125和6所以不像。

师: 刚刚这位同学已经用除法的方法来解释“像”与“不像”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像”与“不像”呢?请同学翻开书本69页自学第三个绿点认一认并完成学习单的第二部分“自主学习”部分。

【“像”的教学设计从看图形的直观感知入手,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学生带到到格子图中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数判断,再放手让学生在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探究中,反映的是学生认识图形从直观到抽象、从模糊的定性判断到精准的定量判断。】

重新设计这个环节后,学生的表达欲望被彻底打开,学生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学生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最后选择最佳的答案这个过程中在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原来过去我一直在關注自己怎么教,而忽略学生怎么学。在不断地修改设计与试教中,我知道老师要慢慢“抽身”,也就是明白课堂了教学不是简单地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以“智慧”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与生成的过程,应该是充满灵性的、有思想碰撞的、极具创造性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的给学生充足的思考、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一定能叫过程性目标有效落实。

二、注重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方法的指导

当学生基本形成新的认知机构后,根据数学建模的思想,接下来就要进入应用练习的环节。一些教师在这个环节当中只是一味重视练习的结果性目标——题目是否做对了,而忽略了练习的过程性功能——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等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题的时候,要讲过程性目标充分体现出来。因为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思维是内隐的,别人是无法看得见思考的过程,所以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外显出来,在学生解答完毕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解题思路或者思考的过程,针对错题让学生说说错的原因,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纠错,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

在《生活中的比》这节课中,练习题:下面的情景中的数量能用比来表示吗?请你试着表达出来。出来的第一幅图是一对兄妹,哥哥的身高155cm,妹妹生1m。大部分学生很快就得出来155:100。但是有个别同学的出来的比是155:1。出现了这样的错误,教师让学生针对这样的做法展开了说题活动。生:因为要把妹妹的1m换算成100cm,意思就是说155cm里的1指的是1cm,而1m中的1指的是1m,他们是不一样的。要把他们换算成一样的单位才能比。师:所以要给他们构建相同的标准,所以可以是155:100,或者1.55:1。学生在这样的讨论中明白在同类量的比的时候必须将单位进行统一,发展了学生的缜密的学习思维。

三、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数学学习不只是在学习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些目标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比如,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态度等等。史宁中教授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讲座中明确提出,所有的课堂都要关注四件事:一要关注学生向上的精神,二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三要关注学生创造的激情,四要关注学生社会的责任感。

在《生活中的比》的练习题:下面的情景中的数量能用比来表示吗?请你试着表达出来。有一道题:某县城一所学校有教师100人,学生3000人。课程学习到这里,学生基本都能用100:3000=1:30表示教师人数:学生人数。但是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老师出示一个课件内容: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城市小学的师生比1:19;县城小学的师生比1:21;农村小学的师生比1:23。老师说:假如老师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你想对现在的校长说点什么?有什么建议?当学生迟迟没有提出有效建议的时候,老师说:你们是未来的小主人啊,要解决问题的喔,难道对我这个校长就没有什么建议吗?生:1:30太大了,学生太多了,建议不要那么多学生。师:难道要把一些学生轰出学校?这个建议真的是太糟糕了。师:还有谁没有发过言,你想对我说什么?生:1:30意思说30位学生配1名老师,而规定中县城小学21名学生配1名教师,说明这个学校的学生多,教师人数不够,建议招多点教师。师:谢谢你,真好,我会努力补充教师队伍,千万别把学生轰走啊……

这整个过程中不但学习了有关写比、化简比,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主人翁精神的培养,还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情并给出积极的建议,更有在课堂中关注到每个人的学习,让每个人都在课堂中得到表现与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这些过程中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渗透对学生价值观的确立与培养,扎实落实好这些过程性目标,才能成就学生在数学中的三会: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参考文献】

[1]张春莉. 课已停,意犹存——突出过程性目标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新理念[J].小学青年教师,2004.(02).

(责任编辑:张晓东)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