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奎,李常宇,柴桂欣
(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介入科 山东 青岛 266400)
现代临床妇科中,子宫腺肌症的发生是因为子宫内膜侵袭子宫肌层所致,是一种普遍可见的病症,可导致患者经血量增多、生理周期时间延长、痛经、子宫体积增大、不孕不育,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子宫腺肌症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群体,近两年越来越低龄化、年轻化。既往保守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效果较差,创伤大且术后恢复慢[2]。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日益成熟,使得介入疗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子宫动脉栓塞术,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首选[3]。通过子宫栓塞,促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血氧缺失、坏死,吸收结缔组织,溶解增生细胞,最终缩小子宫体积,达到减轻病情的目的[4]。本研究特此以14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观察主体,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本研究纳入2018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4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知情同意本试验;②无手术禁忌证者;③患者主要指标完整齐全;④通过MRI磁共振或者是超声证实为子宫腺肌症且存在典型的临床症状,比如月经量过多、痛经不断加重等;⑤无心肺疾病。排除标准:①存在介入治疗禁忌者;②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不全者;③凝血机制异常者;④恶性肿瘤患者;⑤对造影剂容易过敏者;⑥哺乳或妊娠期患者;⑦有精神病史者;⑧既往有过数次盆腔手术病史;⑨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其他炎症病变者。以数字随机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课题观察对象划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71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6~41岁,平均(33.8±7.2)岁;痛经时间1~4年,平均(2.6±0.4)年。常规组患者年龄25~40岁,平均(33.5±7.1)岁;痛经时间1~5年,平均(2.8±0.6)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手术切除治疗,成功全麻后患者保持截石位,构建人工气腹,给予四孔法操作。10U催产素注入宫底部。应用单极电刀切开病灶凸起部位,将病灶去除;外缘梭形切开病灶累及的周围组织,然后给予单极电钩去除。若是患者为弥漫型子宫腺肌症,则切除子宫,单极电刀置于宫底部位的子宫角内侧,朝着子宫峡部方向操作,楔形切除子宫体,电极单钩清除干净病灶。经腹腔镜指导下观察有无残留,如果病灶清除干净且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弹性恢复,则电凝止血,对创面进行常规缝合处理,术后遵医嘱抗感染治疗。
研究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利用静脉泵帮助患者止痛,通过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于两侧子宫动脉处插入Cobra导管,明确观察子宫动脉走向、粗细、形态,合理调节导管所处位置,观察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变化,子宫造影剂大量滞留且浓度均匀不一,可见淡染区及病灶内新生血管。导管超选择至子宫动脉分别缓慢注入与造影剂混合的300~500 μm、700~900 μm聚乙烯醇无色栓塞微球,与此同时,使用氯化钠或者是0.9%氯化钠溶液清洁导管。待到患者子宫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或停止时,对导管进行冲刷,进行造影或减影,观察病灶有无造影剂进入,再一次撤退导管,一直到子宫动脉主干,实施造影观察,明确病灶区域无碘剂进入,髂内动脉前干进行造影观察可见子宫动脉部分支。
①手术疗效:无痛经,子宫体积较术前缩小20%以上视为显效;痛经程度减轻,子宫体积较术前缩小20%以下,视为有效;未达显效与有效标准,视为无效。总体疗效=100%-无效率。②手术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性激素水平,包括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检验方法为电化学发光法,了解手术治疗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③手术前后观察患者子宫体积,评价患者痛经程度,VAS视觉模拟评分总分10分,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高。④手术前后采血测定患者HGB血红蛋白水平,并使用PBAC月经失血图评估患者月经量。⑤术后观察患者有无宫腔粘连、腹痛、感染等并发症。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手术治疗总体疗效高达95.7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3.10%(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手术疗效对比[n(%)]
手术前研究组与常规组性激素指标雌二醇、卵泡刺激素以及黄体生成素等表达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性激素指标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常规组性激素水平对比( ±s)
表2 研究组与常规组性激素水平对比( ±s)
组别 例数 雌二醇/(pmol·L-1) 卵泡刺激素/(IU·L-1) 黄体生成素/(IU·L-1)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研究组 71 650.5±90.5 800.3±22.5 8.2±0.9 9.8±0.7 35.2±3.3 36.8±5.2常规组 71 650.6±90.9 279.5±44.8 8.3±0.7 9.1±0.2 35.5±3.7 25.5±2.1 t 0.185 12.997 0.067 9.403 0.079 5.71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手术前研究组与常规组子宫体积以及痛经VA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子宫体积明显缩小,且痛经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常规组子宫体积、痛经VAS评分对比( ±s)
表3 研究组与常规组子宫体积、痛经VAS评分对比( ±s)
组别 病例 子宫体积/cm2 痛经VAS评分/分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研究组 71 112.3±30.480.5±22.3 5.5±0.8 3.2±0.7常规组 71 112.2±30.698.9±15.6 5.6±0.3 4.1±0.9 t 0.508 7.024 0.974 6.226 P>0.05 <0.05 >0.05 <0.05
手术前研究组与常规组HGB水平与月经量PBAC评分无差异(P>0.05);手术后研究组HGB水平升高,而月经量PBAC评分显著降低,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研究组与常规组HGB水平与月经量PBAC评分对比( ±s)
表4 研究组与常规组HGB水平与月经量PBAC评分对比( ±s)
组别 病例 HGB/(g·L-1) 月经量PBAC评分/分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研究组 71 77.8±4.6135.6±8.5 122.2±6.8 44.8±3.6常规组 71 77.9±4.3130.4±8.8 122.5±6.3 76.5±4.2 t 0.546 8.295 0.761 4.322 P>0.05 <0.05 >0.05 <0.05
相比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68%而言,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23%显著更低,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5。
表5 研究组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对比[n(%)]
子宫切除术是既往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常用手段,但是由于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速度慢等原因,使其临床应用受限[5]。随着影像介入技术的日益成熟,子宫动脉栓塞术应运而生,为现代临床改善子宫腺肌症患者预后提供了有效手段,不仅可以清除病灶,缓解患者疼痛,而且还可以满足患者生育要求,降低复发风险。
子宫动脉栓塞术实施期间,对病灶动脉血管进行栓塞,使其失去血氧支持,减少营养供给,便可以缩小病灶,甚至吸收、完全溶解,最终达到改善预后目的[6]。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期间,有可能会影响到正常内膜功能层,但是建立侧支循环或者是血管复通之后,可通过基底层移行生长,促使其内膜功能层逐步恢复正常,特别适合育龄期女性,满足其生育需要[7]。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坏死之后,在建立侧支循环、血管复通的状态下或者是血氧缺失状态得到纠正之后,也会因为没有基底层的支持而无法重新生长,使病灶不可逆坏死[8]。
本研究对照观察,结果研究组手术疗效、性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充分肯定了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可以改善患者性激素表达水平,减轻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使其日后良好妊娠。卵巢属于内分泌器官,对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具有重大影响,一旦卵巢功能受损,便有可能会诱发诸多妇科疾病[9]。由于子宫腺肌病的病灶血管特殊,对子宫动脉卵巢分支的依赖性较低,故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的安全性、可操作性[10]。术中栓塞子宫动脉时,尽量选取较大的供血血管,利用虹吸效应,在病灶内广泛分布栓塞剂,确保病灶被完全栓塞,以提高手术疗效[11]。与此同时,研究组痛经VAS评分、子宫体积均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子宫体积增大、痛经是子宫腺肌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通过子宫动脉栓塞,切断病灶供血的血管,便可以逐步吸收结缔组织、增生组织,缩小子宫体积,减轻患者痛经症状[12]。
研究组月经量PBAC评分低于常规组,HGB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创伤性相对而言较小,栓塞两侧子宫动脉,便可以阻断病灶供血血管,促使病灶组织血氧缺失、坏死,最后被溶解、被吸收,避免病灶组织产生前列腺素物质,从而减轻对宫缩的影响,减少月经量,达到预防贫血目的[13]。虽然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效果确切,但是术后依然有部分患者存在较多的并发症,比如术后早期高热不退、腹痛、呕吐以及恶心等栓塞综合征,近期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异位栓塞,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宫腔粘连等远期并发症,十分不利于患者手术疗效。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随着介入疗法不断发展以及微导管的广泛应用,宫腔粘连发生率已经逐步降低[14]。术后高热不退、恶心、腹痛等症状在术后比较多见,需引起高度重视,这就需要术中医师谨慎操作,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免受损伤;术中用药时严格控制用药速度、剂量,严格掌握病灶处理范围、深度,术后鼓励患者早日离床步行,循序渐进的自主活动,以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目的[15]。本研究观察对照,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2.68%(P<0.05)。充分肯定了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安全性。但是需提及的是,本研究由于观察时间有限,加之病例样本较少,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远期疗效如何还有待深入探讨,但是相对于保守用药以及子宫切除术而言,子宫动脉栓塞术还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信未来会随着介入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得到不断发展,有望成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治疗首选。
综上所述,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而言,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帮助患者保留子宫,使其日后良好妊娠,而且还可以缩小子宫体积,减轻痛经程度,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