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

2021-02-09 03:15李姝凝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小学美术

【摘要】高质量的美术教学能够为学生带来艺术的视觉盛宴,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获得艺术的熏陶,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小学美术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果教师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就能将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美术素养。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学科受到了教育部门的关注与重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氛围就会变得沉闷。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创新美术课堂的重要性,将陶行知“教育做合一”的教育理念积极、合理地应用到美术教学中,打造更活跃、更有意义的美术课堂。

二、游戏中教学,快乐中成长

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对象特点的正确把握。通过教学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保留着活泼、爱玩的天性,但在美术课堂中,他们很少与教师互动,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笔者认为,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的。因此,在渗透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来体现“做”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还有利于践行素质教育理念,能够大大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1]。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可爱的动物”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我演你画”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邀请两名学生来到讲台上,其中一名学生选择一种动物来进行表演,可以模仿动物的叫声,也可以模仿动物的动作,而另一名学生则要猜一猜自己的同伴在模仿什么动物,并将答案画在黑板上。由于游戏是低学段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形式,在游戏活动结束后,学生都会兴致高涨、十分活跃,从而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自己不会、不擅长画的动物,这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希望能够通过接下来的学习掌握这种动物的画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接着,教师可以展示几幅绘画大家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再对其基础的绘画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并重点对刚才学生表演过、画过的动物的绘画方法进行介绍,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只有体会到美术学习的快乐,感受到美术学习的魅力,才能对美术科目产生学习兴趣。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都能够得到提升,从而大大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体现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的优势[2]。

三、情境中教学,体验中成长

“做”的过程能够为学生带来直观的体验,使其迅速成长,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也恰恰是当今时代课堂中教师最容易忽略的一个步骤。除了采用上述的游戏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做”中来,教师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营造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和音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艺术之美,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3]。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画出你的想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意境的营造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跟随教师进行想象的过程中获得“做”的体验,在“做”中掌握想象的“技巧”。教师可以以“草原”为例,让学生先听几首关于草原的轻音乐。在学生闭上眼睛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以营造出更为真实的意境:“同学们,想象自己身处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这时,你会看到什么呢?除了草、羊、牛,你的草原上还有什么呢?”几分钟后,教师便让学生将自己想象中的草原简要地勾勒出来,再互相分享彼此的画作。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定一个场所或是场景,再像刚才一样进行专心致志的想象、勾勒,从而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又如,在学习“做一道拿手‘菜”一课时,教师可以营造一个“厨王争霸赛”的情境,在这个新奇的场景中,学生需要通过捏彩泥来准备“菜品”,尽量使自己的“菜”看起来更加诱人、逼真。这样有趣的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使美术课堂充满欢声笑语。

情境构建是小学阶段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将其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相结合,能显著提升美术课堂的活躍度,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艺术之美,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4]。

四、实践中教学,观察中成长

在美术教学中,大多数绘画对象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由于教学时间、场地、形式的限制,许多时候学生都只能通过教师的PPT展示、口头描述及自己想象的方式来学习、掌握不同物体的绘画方法。然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亦是小学阶段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5]。上述的教学形式虽然能够完成基础的教学任务,但却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学习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重视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只有通过一次次的实践和感性体验来学习,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也可以在课外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开展一些与美术相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各种喜闻乐见又各具特色的美术活动中,感受美术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叶子上的小‘血管”一课时,由于树叶在校园内十分常见,且种类也不少,观察起来非常方便,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内对树叶进行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先分头去收集校园内不同品种的树叶,到了规定时间后再集合,一起观察、欣赏、分析不同种类树叶上的“血管”,从而对大自然中的种种现象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观察完毕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回到教室进行绘画,让学生结合刚才的所见所得描绘出尽可能多的、不同种类的树叶的“血管”。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获得能力的提升,包括观察能力的提升、感悟能力的提升等。因此,教师可以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来开展美术实践活动。

五、生活中教学,应用中成长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提倡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将生活渗透到教学中来、将教学延展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感受学科的魅力,从而吸引学生投入“做”中来,获得更为丰富、更有感触的学习体验。美术与生活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能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蕴藏的美丽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6]。这不仅是教师更好地实现美术教学的需要,而且还是发展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需要。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教学做合一”思想时,教师也应关注美术教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万事万物的艺术之美,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开展更加创新、高效的美术课堂。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课时,笔者会让学生课后完成一幅以本课为主题的画作。但是笔者在批改学生的作品时发现,大多数学生画的内容都是两位小朋友手牵手,在构图、人物动态、人物表情上都显得千篇一律。因此,为了体现艺术的独特性,激发学生的创作力,笔者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有意识地增强了本课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结合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首先,笔者提出问题:“同学们,提到朋友,你最先想到的是谁?”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友情是人类重要的情感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这一情感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这一主题能够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经历过哪些事?是不是有些事情让你开心,有些事情让你不开心?”通过这样一个问句的引导,学生开始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思考自己生活中所经历过的事情。在这一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画一幅以“与朋友之间最难忘的事”为题的画作,学生上交的作品的质量明显提升,并且内容也更加丰富。其中,有的作品呈现了踢足球、打篮球时的快乐景象,有的则像漫画一样呈现了两个小伙伴吵了架之后和好如初的故事。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学校教育虽然包含了课本教材的理论知识,但却缺乏实践知识。这些实践知识都存在于校外,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学生只有感悟到生活中的美术,体会美术学习所带来的魅力,才能对美术科目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学科教学时,应具备将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体现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六、鼓励中教学,自信中成长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主张在教学中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种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并且不断与时俱进的现实性教育理论。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是我们民族教育宝库中十分珍贵的遗产,至今对小学美术教育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评价方式中,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认可,强调学生多方面素质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当今的美术课堂中,许多教师在开展评价活动时仍然只关注学生作品的优劣,评价方式刻板、机械,忽视了每位学生美术能力的差异性、学生个人在作品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等。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肯定,教师的称赞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更是意义非凡,更能够促进学生投入“做”中“学”、“学”中“做”的奇妙旅途中[7]。因此,笔者认为,在学习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时,教师也可以在评价活动中进行创新,秉持鼓励的原则去评价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信中获得成长。

例如,在教师布置课堂绘画作业后,经常有学生出现无法在课堂时间内完成的情况。这时,教师不能批评学生,而是应仔细询问学生没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如是在构图上遇到了困难,还是在绘画上耽误了时间,又或者是学生本身做事细致、认真,喜欢将作品完成得更仔细、完美。在了解原因后,教师也要秉持鼓励的原则去评价学生。如果学生确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而不是一开始就认定学生是因为课上走神、不认真等原因没能完成作业。

优化评价方式也是在学习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切入的一个角度,能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和生活体验及认知,培养学生多维度、多方面的美术素养。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美术学科的创新教学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角度。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情境构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做”中来;可以从实践活动、教学生活化的角度深入,帮助学生在亲自“做”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开设更有意义的美术课堂;可以从评价方式的优化深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美术素养,鼓励学生积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参考文献】

[1]杨福.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61.

[2]赵梦娜.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194.

[3]陈月明.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创新方法探究[J].教育观察,2019(02):132-133,140.

[4]顾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12):62-63.

[5]張绍军.创新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33):145-146.

[6]时亭亭.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J].小学生(中旬刊),2021(12):114.

[7]孙海潮.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优化小学美术教学[J].新课程,2021(46):42.

作者简介:李姝凝(1997.05—),女,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学华小学,中小学二级教师。2020年被中国儿童中心授予“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20年在第二届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美术作品展中获优秀作品奖。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小学美术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