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隐形矫治在小儿错颌畸形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牙周健康指数的影响分析

2021-02-06 01:59苟馨樾刘继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错颌出血指数菌斑指数

苟馨樾 刘继辉

婴儿的乳牙在出生后半年左右开始萌出,大约2岁半时有20颗乳牙萌出。7~13岁乳牙逐渐脱落,取而代之的是恒牙[1],这一阶段被称为牙齿更新期。儿童替牙期是指全部乳牙被恒牙替换的阶段,是口腔颌面形态的主要形成和功能改善阶段,是儿童全身和面部发育的重要阶段。任何不利于全身和口腔面部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都可能导致牙齿发育异常、萌出、排列和咬合异常,应及早重视口腔预防和保健。虽然这一时期的一些错颌可能是暂时性的,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在后期进行调整以恢复正常,但由于时间较长,大多数错颌可能会导致永久错颌的形成。而且大多数口腔医生认为[2],正畸治疗一般是在儿童恒牙建立后进行的,这个阶段很少进行早期的正畸治疗,或仅使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相应的简单治疗。因此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一般单纯性错颌可能发展严重,增加今后治疗难度,甚至发展为颌面部畸形,对现有畸形及时早期治疗,或通过早期控制,往往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治疗方法和矫治器在短时间内矫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选择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错颌畸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矫治方法,观察组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在小儿错颌畸形中的应用效果及牙周健康指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错颌畸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8~12岁,平均年龄(10.44±1.62)岁。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8~12岁,平均年龄(10.13±1.56)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患儿临床上确诊为小儿错颌畸形,具有治疗指征,病历完整。②无以往正畸史,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好,具有较高的配合度。③患儿监护人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①合并口腔肿瘤性疾病的患儿。②治疗依从性差或不配合随访的患儿。③合并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的患儿。④合并尚未控制的感染性疾病的患儿。⑤合并心功能不全疾病的患儿。⑥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患儿。

1.3方法

1.3.1对照组 给予常规矫治方法治疗。采用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在患儿接受治疗前,医护人员要收集患儿的口腔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对器械进行加工处理,应用到正畸治疗中,指导患儿注意口腔卫生。

1.3.2观察组 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接受治疗前,患儿需要通过检查诊断病情,详细收集和记录患儿的数据,根据诊断结果制作全口模型(数字化),并根据模型的情况加工无托槽的隐形矫治器。此外,由于患儿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进行健康教育,并详细告知患儿器械的使用和清洁方法。指导患儿在治疗期间减少糖和含糖饮料的摄入,并在饮用后清理矫治器。此外,告知患儿在吃饭和刷牙时要摘下矫治器,并随时佩戴。指导患儿定期更换矫治器,确保提高治疗效果。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牙周健康指数,包括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患儿牙列排列整齐,咬合邻接关系良好,前牙咬合覆盖关系正常,患儿牙列、颌骨畸形明显改善为显效;前牙咬合关系、邻接关系、咬合覆盖关系均得到有效调整,但未达到最佳状态为有效;患儿牙齿、颌骨畸形改善不明显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牙周健康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儿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牙周健康指数比较()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牙周健康指数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其中显效39例,有效8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38/50),其中显效27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53,P=0.012<0.05)。

3 讨论

儿童错颌畸形包括恒牙过早丧失、乳牙保留、恒牙异常萌出、多生牙等[3],临床上应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过去,固定矫治器是正畸常用的治疗方法,虽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治疗后牙齿的美观和治疗的隐蔽性并不理想。固定矫治器固位力好,支抗充分,可使大部分牙齿移动,并控制正畸牙移动方向,可矫正较复杂的错颌,体积小,舒适,不影响发音和口腔训练。临床复诊间隔时间长,可持续发挥正畸力,适合替颌期儿童使用。固定矫治器在错颌矫治中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其生长发育潜力、细胞代谢活跃、牙周组织和颌骨可塑性大、对正畸力反应好、适应性强等优点[4]。在动态变化中进行调整非常有利于畸形的矫正,并且可以降低一些复杂上颌牙弓畸形的治疗难度,有利于后期正畸治疗,短时间内取得良好效果。固定矫治器能有效地控制正畸牙向各个方向的移动,使其移动到所需位置,建立正常的颌骨关系。同时,将弓丝嵌入托槽后,结扎固定牙弓,通过弓丝将牙弓整体连接起来,阻力较大,可以减少支抗牙齿的移动,在上下牙弓为一个整体时进行颌间牵引,有利于矫正牙弓和颌骨的位置关系[5]。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计算机技术在正畸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促进了正畸治疗方法的创新和改进[6]。就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而言,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既能减少对美容的影响,又能提高患儿舒适度,更便捷。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有很高的认可度。无托槽隐形矫治是目前正畸治疗的重要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治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础上制成的一种具有透明弹性特性的活动性校正装置,是一种连续的顺序校正装置。使用该矫治器,可在2周内将牙齿移动到0.33 mm[7]。通过使用这种连续的小范围牙齿移动来达到正畸治疗的目的。在具体治疗中,患儿需按医嘱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20 h/d[8]。2周内需更换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每6周复诊一次,了解治疗状况和效果。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正畸技术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技术利用了热压薄膜材料变形后的回弹力[9],使用这种矫治器,可以控制正畸力的大小,也可以控制正畸力的练习。从具体应用来看,与传统固定矫治器相比,无支架隐形矫治器有五大突出优势:①矫治器是无色透明材料,美观程度高。②器具可以自行携带佩戴,卫生选择性较好。③从患儿的实际感受来看,舒适性强,患儿的味觉体验相对较好。④使用这款器械可以为医生和患儿节省很多时间,具有时效性的优势。⑤无托槽隐形矫治还可以进行相关的辅助治疗。同时,无托槽隐形矫治中使用的护理方法也对治疗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加强对患儿和家属的健康教育,督促患儿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矫治方法,观察组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儿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结论与袁旭[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提示无托槽隐形矫治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牙周指数,提高治疗效果。但本次研究发现无托槽隐形矫治仍然存在一定弊端,例如材料学特征表现并不稳定,控根能力有待提高,长距离控根移动和精度调整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可在以后工作中进一步进行探索。

综上所述,小儿错颌畸形治疗中,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治疗价值显著,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总体效果,提高患儿牙齿的健康程度,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错颌出血指数菌斑指数
正常咬合与错颌畸形磁性覆盖义齿种植体生物力学比较分析
错颌畸形 不仅伤牙还伤脸
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疗效分析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自贡地区学生错颌畸形调查与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探讨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
血友病男性患者与健康男性龈沟出血指数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