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志 唐琪
[摘要] 目的 了解家長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行为和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 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杭州城区两所幼儿园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家长进行为期3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在教育前后检查记录儿童牙菌斑指数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通过口腔健康教育,两所幼儿园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儿童人数增加,偶尔刷牙和从不刷牙的儿童人数下降(P<0.05),而每天刷牙1次的儿童人数在主城区幼儿园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则分别呈现下降和上升的趋势(P<0.05)。在主城区幼儿园,健康教育后每次刷牙3~5 min和每3个月更换牙刷的儿童人数明显增多(P<0.05),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上升不明显(P>0.05)。健康教育后,两所幼儿园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所幼儿园刷牙后口腔的菌斑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在刷牙前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菌斑指数均高于主城区幼儿园,菌斑清除率均低于主城区幼儿园,切牙的菌斑指数均低于磨牙(P均<0.05)。在健康教育前、后,两所幼儿园刷牙后切牙的菌斑清除率均高于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幼儿园儿童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儿童刷牙行为,降低口腔菌斑指数,提高菌斑清洁率。
[关键词] 口腔健康教育;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行为;菌斑指数;菌斑清除率
[中图分类号] R1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6-012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oral health education for parents on children's brushing behavior and oral hygiene. Methods Children in two kindergartens in Hangzhou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using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and their parents were given oral health education for 3 months. The dental plaque index was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education,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rough oral health education, the number of children who had twice or more teeth brushing in two kindergartens was increased, and the number of children who occasionally or never brushed teeth was decreased(P<0.05). And the number of children who brushed teeth once a day showed a decrease and a rising trend respectively in main city kindergarten and urban and rural areas kindergarten. In the main urban kindergarten, the number of children who brushed teeth for 3-5 minutes each time and changed toothbrush every three months significantly was increased(P<0.05), while the number of children in the urban and rural aeras kindgarten did not increase significantly(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ral hygiene behaviors of the two kindergartens 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health education(P<0.05). And the plaque index of the oral cavity 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both kindergartens(P<0.01 or P<0.05). Before and after brushing, the plaque index of childre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main urban kindergarten, and the plaque removal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kindergarten in main urban areas, and the plaque index of incisor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molars(P<0.05). Whether before and after the health education, the plaque removal rate of incisor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olars after brushing teeth in the two kindergarten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Oral health education for parents of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can improve the brushing behavior of children and reduce the plaque index, and can improve the plaque clean rate.
[Key words] Oral health education; Preschool children; Oral hygiene behavior; Plaque index; Plaque removal rate
牙菌斑是龋病的始动因子[1],研究表明,牙菌斑量多者患龋率也较高[2]。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我国5岁儿童患龋率66%,龋均为3.09[3]。有效刷牙清除牙菌斑是保护牙齿、预防龋病的有效措施。因此为帮助儿童及家长、老师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提高对预防龋病、去除菌斑重要性的认识,使幼儿园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通过良好习惯减少或减轻各种牙菌斑的形成和堆积,最终达到防龋的效果,本研究对两幼儿园的儿童家长进行了深入的口腔健康教育,并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3月分别抽取了杭州市两所公立幼儿园。一所位于主城区,共124例,其中男童67例,女童57 例。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幼儿园,共137例。其中男童64例,女童73例。3个月后,对这两所幼儿园再次进行口腔菌斑检查,主城区幼儿园123例,其中男童67例,女童56例。城乡结合部幼儿园122例,其中男童60例,女童62例。所有儿童年龄按小中大班分别为4、5、6岁。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 每月定期对各儿童家长开展口腔健康教育,采用分发资料、动画、科教影视等方式教授内容。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每天早、中午刷牙,每次3 min,正确刷牙。了解正确刷牙方法的重要性,要求每颗牙齿里外缝隙均要刷到,并多次演示如何正确刷牙。
1.2.2 检查方法 采取菌斑指数法测量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的牙菌斑指数,并对比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的菌斑清除率。(1)指导儿童使用水果味菌斑显示咀嚼片,对其全口牙齿进行菌斑染色,在咀嚼片完全染色后,清水漱口并记录本次刷牙前后儿童的牙菌斑指数。(2)全口牙菌斑指數(总菌斑指数)计算方法如下[3]。①全口牙菌斑指数=全口牙菌斑记数总和/受检牙面数×牙齿数目。②菌斑清除率的计算方法:菌斑清除率=(刷牙前菌斑总和-刷牙后菌斑总和)/刷牙前菌斑总和×100%。
1.2.3 牙菌斑评分标准 儿童牙菌斑评分标准分为0~5分,其中牙齿表面没有菌斑为0分;牙齿存在散在点状菌斑于牙颈部边缘为1分;牙齿有连续的薄菌斑带存在于牙颈部边缘为2分;牙齿有>1 mm的菌斑存在于牙颈部边缘为3分;牙齿表面有1/3~2/3菌斑覆盖为4分;牙齿表面超过2/3菌斑覆盖为5分[4]。
1.2.4 调查问卷 设计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儿童的刷牙习惯。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刷牙行为比较
调查结果发现,通过口腔健康教育,在两所幼儿园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儿童人数增加,偶尔刷牙和从不刷牙的儿童人数下降(P<0.05),而每天刷牙1次的儿童人数在主城区幼儿园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则分别呈现下降和上升的趋势(P<0.05)。在主城区幼儿园,健康教育前后每次刷牙3~5 min和每3个月更换牙刷的儿童人数明显增多(P<0.05),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上升不明显(P>0.05)。在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所幼儿园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刷牙前后菌斑清除率及口腔牙菌斑状况比较
健康教育前后,主城区幼儿园总菌斑指数分别由刷牙前的(3.60±0.24)、(2.78±0.50)降至刷牙后的(2.43±0.37)、(1.64±0.42)(t=4.128、4.093,P均<0.01),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分别由刷牙前的(3.73±0.21)、(3.46±0.03)降至刷牙后的(3.33±0.07)、(2.89±0.56)(t=2.314、2.077,P<0.05),结果认为不论健康教育前后,刷牙后口腔的菌斑指数均明显降低。
刷牙前,主城区幼儿园健康教育后总菌斑指数由健康教育前的(3.60±0.24)降至(2.78±0.5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386,P<0.01);而刷牙后菌斑指数由健康教育前的(2.43±0.37)下降至健康教育后的(1.64±0.42),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989,P<0.01)。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表现趋势相同,但差异仅表现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所幼儿园健康教育后,菌斑清除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主城区幼儿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569,P=0.007),而在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差异仅表现为有统计学意义(χ2=8.569,P=0.024)。
从表2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前、后,在刷牙前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菌斑指数均高于主城区幼儿园,菌斑清除率均低于主城区幼儿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种情况比较,均是切牙菌斑指数低于磨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后,两所幼儿园刷牙后切牙的菌斑清除率均高于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口腔科,乳牙龋齿较常见,因饮食等原因,现在乳牙萌出不久即患龋更为常见,而且龋患率随年龄增加更是直线上升。目前研究多在6~7岁时达到高峰[4],而牙菌斑是主要的致龋因素。目前研究认为正确的刷牙方法能够有效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从而有效减少龋病的发生发展。而家长掌握口腔保健知识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其对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引导和监督情况[5-6]。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对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后,两所幼儿园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均发生改变,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儿童人数增加,偶尔刷牙和从不刷牙的儿童人数下降(P<0.05),每天刷牙1次的儿童人数在主城区幼儿园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则分别呈现下降和上升的趋势(P<0.05)。在主城区幼儿园,健康教育前后每次刷牙3~5 min和每3个月更换牙刷的儿童人数明显增多(P<0.05),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上升不明显(P>0.05)。家长口腔健康教育在两所幼儿园引起儿童口腔卫生习惯改变的差异可能与受教人群的文化程度差异有关[7-8],与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关注度、健康教育的接受度和执行力有关。所以对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更需要引起重视,加大投入和长期坚持。
本研究内容主要以提高幼儿园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以及认知度为主,主要包含口腔保健知识、正确的护牙爱牙理念、正确的刷牙方法等,最终引导学龄前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而调查结果也表明,刷牙可以明显降低口腔中的牙菌斑数值,而且健康教育也可以在去除口腔菌斑方面起作用。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后,两所幼儿园刷牙后口腔的菌斑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在刷牙前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菌斑指数均高于主城区幼儿园,菌斑清除率均低于主城区幼儿园,切牙的菌斑指数均低于磨牙(P均<0.05)。健康教育前后,两所幼儿园刷牙后切牙的菌斑清除率均高于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健康教育后的结果两所幼儿园表现趋势相同,但在主城区幼儿园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明显,提示家长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的刷牙行为,提高刷牙效率,提示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父母可能多为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存在口腔保健意识不足、收入相对有限、对子女口腔健康的投入可能存在欠缺等状况。由此可见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对口腔疾病状况的重视度、口腔健康教育接受度与学龄前儿童的口腔龋病情况相关[9-12]。董楠[13]认为影响口腔健康主要影响因素为每日刷牙次数、进食甜食(次/d)、父母监督刷牙、睡前进食是儿童患龋的主要影响因素,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模式有利于降低口腔菌斑控制百分率和菌斑指数。
此外,研究表明切牙、磨牙其位置和解剖结构不同,通常,切牙在外面,比磨牙更容易刷到、刷干净,食物在口腔中咀嚼也更不易残留,且易于清洁干净,最终其刷牙效果差异较大。本研究中,多数儿童干预前后切牙的菌斑数值均明显低于磨牙(P<0.05),证实切牙的卫生状况比磨牙好,其与相关文献一致[14-15]。同时提示,刷牙方法至关重要,更应该将磨牙作为口腔卫生宣教的重点以及特点,加强刷牙质量。
综上,对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可以增进儿童及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度,是督促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行为改善儿童口腔卫生状况预防龋病的有力措施[16],应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及大众媒体的作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通俗易懂的内容进行宣教[17-20]。
[参考文献]
[1] Vann WF Jr,Lee JY,Baker D,et al. Oral health literacy among female caregivers: impact on oral health outcomes in early childhood[J]. J Dent Res,2010,89(12):1395-1400.
[2] Miller E,Lee JY,DeWalt DA,et al. Impact of caregiver literacy on children's oral health outcomes[J]. Pediatrics,2010,126(1):107-114.
[3]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技术指导组.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30.
[4] 季成叶. 儿童保健学[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32-234.
[5] 翁金龙,凌广慧,徐天婷,等. 口腔卫生宣教和强化刷牙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的影响[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3,27(4):193-195.
[6] 张媛媛,石兴莲,程华刚,等. 遵义市城乡儿童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7):4439-4441.
[7] 盧慧兰,张格祥,刘清,等. 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零食行为现状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5):414-415.
[8] 李香君,周志江,吴贤清. 不同年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1,27(6):691-692.
[9] 陈玲,张忠良,邓红岩,等. 张家港市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及口腔健康行为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 24(2):219-222.
[10] 石兴莲,程华刚,杨德琴,等. 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5):6236-6239.
[11] 石兴莲,程华刚,杨德琴,等. 健康教育对遵义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2016, 37(5):757-759.
[12] 张岚,程丹. 角色扮演法在儿童口腔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4):378-379.
[13] 董楠. 社区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现状及护理干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
[14] 吴泽秀,杨旭,张伟. 河南省漯河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5,22(16):17-18.
[15] 蒋琳,庄庆明,王金华,等. 重庆市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调查[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5):472-475.
[16] 吉雅丽,王志刚,孙经,等. 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6岁留守儿童及家长口腔健康知信行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6): 844-846.
[17] 汪缨,蒋锦丽,王超君. 杭州市2014年外来学龄前儿童口腔患病状况及卫生行为习惯调查[J]. 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5):73-74.
[18] 王燕波,王蕾,李骏,等. 西安市7~10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状况[J].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4):592-594.
[19] 高成萍,崔俊燕,许晓,等. 家庭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J]. 中国临床护理,2015,(3):276-277.
[20] 郑岩兵,游奕杨,李猛,等. 6~11岁城镇外来农村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及口腔患病状况研究[J]. 中国医院统计,2015,22(6):444-445.
(收稿日期:201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