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党建思想研究

2021-02-01 16:49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请示报告党委会西柏坡

南 洋

(西柏坡纪念馆 研究部,河北 石家庄 050411)

中国共产党遵照马克思主义,自成立之始就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西柏坡时期,党员人数增加到了300多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时期,毛泽东在指挥战略决战的繁忙工作中,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党的自身建设问题。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问题成为关乎中国革命成败的重要因素,须运用有力措施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一、健全党内制度,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即将准备指挥决定中国人民命运的战略决战,毛泽东注意到党内存在着经验主义、无纪律状态、无政府主义、游击主义等不良倾向,这些问题将制约解放战争向大规模战略决战的过渡。为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毛泽东从党内制度层面提出要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健全党委会制度,将权力集中于党中央;同时改进党委会工作方法,提升党委会工作效率。

(一)党内建立并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党的纪律性

1948年,革命形势已经有了很大进展,解放区已经连成了一片,大中城市相继解放或即将解放,全国胜利在望。这样的革命形势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建立严格的请示报告制度。

1948年5月,党中央到达西柏坡前后,毛泽东分析了当时存在着某些无纪律或无政府状态的情况:有些地方领导擅自修改政策和策略,实行违背统一意志和统一纪律的极端有害的策略,有些地方领导借口工作繁忙,采取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错误态度,将自己管理的地方看成一个“独立国”。这种无纪律、无政府状态极大地损害了革命利益。因此,毛泽东指出:“全党迫切需要的,是不失时机的生动的具体的报告和指示。”[1]1333

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即将到来,共产党已经处在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上,必须将全国一切可能和必须统一的权力统一于中央。面对新的革命形势,毛泽东从全局着眼,要求各中央局、各野战军前委必须建立定期向中央作综合性报告的制度,对于东北局未按规定向中央做综合性报告的情况,给予了严厉批评,并要求东北局领导深刻检讨并进行自我批评。只有认真检讨,才能认识到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只有执行了严格的请示报告制度,全党全军才能克服不适用于当时大规模战争的严重的经验主义、游击主义、无纪律状态和无政府状态,才能克服地方领导下的各部门中同样存在着的种种不良现象。党领导的解放战争才能从小规模的地方性的游击战争逐渐过渡到大规模全国性的正规战争,从而由局部胜利走向全国胜利。毛泽东指出:“这是许多环节在目前时期的一个中心环节,这一个环节问题解决了,其他环节就可以顺利解决。”[2]125毛泽东在致东北局电文中深入分析了综合性报告的优势,并进一步强调,这种综合性的报告能够使我们看到一个大战略区的全貌。对于写报告的同志们也有一种好处,就是他在写作时既要联系又要超脱各项具体问题、各项事务工作,在全局上、在共同性上要进行一番认真思索,而这种思索对于一个领导来说必不可少。缺少了这种思索,领导工作就会失败[3]853-854。这是毛泽东从全局思维观上对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重要作用的深入阐释。

1948年,九月会议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在九月会议上提到党内要解决的八个问题,其中在讲到“加强纪律性”时,特别强调这关系着其他问题的解决是否顺畅。针对党内无纪律和无政府状态已经到达了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毛泽东指出:“目前的形势,要求我党用最大的努力克服这些无纪律状态和无政府状态,克服地方主义和游击主义,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里,使战争由游击战争的形式过渡到正规战争的形式。”[1]1346号召全党同志必须全力解决这个问题,力争在战争第三年克服全党全军的无纪律、无政府状态。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这也成为九月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

至此,党中央逐渐建立起严格的请示报告制度。这一制度是党中央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无纪律无政府倾向的长期斗争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的发展。毛泽东坚持在党内执行严格的请示报告制度使党中央权力得到有效集中的统一,增强了全党全军的纪律性,让全党全军在方针、政策、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立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权威,便于团结全国人民,建立统一的民主的人民共和国。

(二)发扬党内民主,实行代表大会及代表会议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理论和民主集中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党。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在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下,以严格的请示报告制度强化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对党内民主程度不高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一是长期处于战争环境导致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没能得到很好开展;二是在各个被敌人分割的解放区和残酷的解放战争中,党内民主生活也受到了一定限制。由于党内缺乏正常民主生活,党组织机关中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官僚主义现象、极端民主现象和无政府现象,这些助长了党内某些错误主张和不良作风及无纪律状态的形成和蔓延,给解放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西柏坡时期,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土地改革在解放区得以顺利开展,实现了解放区民众“耕者有其田”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300多万党员和坚实群众基础的大党。形势的发展需要改变党内民主不足的情况,建立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

在九月会议上,毛泽东针对党内缺乏民主的现象,提出实现党内民主的方法是实行代表大会及代表会议制度,用代表大会、代表会议代替干部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九月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该决议从六个方面规定了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召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定。这样,党内逐渐建立起了正常的民主生活[2]137。党内民主的发展,有利于扫清党内不正之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也有利于团结人民群众,发展壮大人民力量。

(三)健全党委制度,改进党委会工作方法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都是由党的集体而不是由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党委会的集体领导制度一直在党内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察觉到领导机关中对于重要问题的解决不是由党委会议做决定,而是由个人做决定,个人包办和个人解决重要问题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使得委员们的意见分歧得不到及时解决,并任由分歧长期蔓延或搁置,党委委员之间形成了形式上而非实质上的一致。毛泽东意识到这种情形必须改变。

在九月会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的决议》中的最后一条简略阐述了健全党委制的重要性。九月会议结束后不久,毛泽东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一文,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1]1340,“今后从中央局至地委,从前委至旅委以及军区(军分会或领导小组)、政府党组、民众团体党组、通讯社和报社党组,都必须建立健全的党委会议制度,一切重要问题均需交委员会讨论,由到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做出明确决定,然后分别执行”[1]1341。这一决定明确了党委会的职责权力,强调了加强党委制对于加强党的集体领导的重大作用,同时也注意到要兼顾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统一,是对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坚持与发展。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重视健全党委会制度,也注重总结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力争把党委的工作搞好。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报告,报告从十二个方面说明了党委会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一是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二是要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来;三是要“互通情报”;四是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五是要学会“弹钢琴”,要抓紧中心工作和抓住重点,同时相互协调其他方面工作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六是要“抓紧”,党委对主要工作要抓住,更要抓紧;七是胸中有“数”,从哲学的量变与质变原理上分析掌握数量关系对提高质量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胸中有“数”,党委会工作才会有据可循,克服主观主义;八是“安民告示”,党委会开会事先要做好准备,才能有的放矢,达到开会效果;九是“精兵简政”,党委会在日常写文章、开会过程中,力求简明扼要,形成良好的文风和会风;十是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十一是力戒骄傲;十二是划清两种界限,主要讲对待工作要采取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弄清问题的性质[1]1341-1345。

毛泽东总结的党委会工作的方法,是在开好党的代表大会基础上对党的各级委员会提出的所应遵循的基本工作方法指南,是健全党委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提高了党委会的工作效率。

二、适应军事政治新形势,有计划地培训党内干部人才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在各个战场上取得了胜利。要夺取全国政权,要求共产党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的干部人才,同时还要对党员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策策略学习教育工作。

(一)做好干部人才储备

基于为即将解放的南方地区做好充足的干部人才储备,毛泽东在九月会议上强调,“战争的第三年内,必须准备好三万至四万下级、中级和高级干部,以便第四年内军队前进的时候,这些干部能够随军前进,能够有秩序地管理大约五千万至一万万人口的新开辟的解放区”[1]1347,“训练全国各方面工作的干部,是一个大问题,要出兵川、湘、鄂、赣,马上就需要两三万干部。所以要搞一个计划”[2]137。

根据毛泽东在九月会议上的报告,中共中央讨论了为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干部的准备工作。为了适应战争形势发展需要,共产党必须对此项工作进行充分的准备,否则将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中共中央于1948年10月28日做出《关于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决议》,将所需干部分配给华北、华东、东北、西北、中原五处,并对各级各项工作中负主要责任的干部、最低限度人数进行了规定,要求按比例分别列入。同时,各地所调干部均应组成完整的区党委架子,整体调出[4]。

按照中央整体计划部署要求,承担南下任务的各级党委政府要确定南下干部具体名单。在名单确定之前,各级党委在干部中率先开展了系列学习活动,使党员干部坚定革命信念。南下干部随着解放军开展建立人民政权、恢复社会秩序的具体工作。对军事、党务、机要、政府、工农青妇、财政、银行、通讯社及报社等各部门之间按比例进行干部配备,各部门内部也要有高层、中层、基层各个级别的干部,保证能够以这些干部为骨架,尽快构筑起新解放区的各级政府机构和党务机构,使各方面工作都能顺利开展。这些南下干部在匪患肃清、巩固政权、接管建设城市、征粮支前、发展经济等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实现了党对南方新解放区的有效控制、接管和改造,有力地巩固了胜利果实,加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的胜利[4]。

(二)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

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察觉到党内出现了不认真读书或者不读书、少读书的不良风气,也出现了忽视革命理论的倾向,经验主义在党内盛行,全党亟需努力学习提高理论与政策水平。

毛泽东在九月会议上指出,我党的理论水平,必须承认还是低的,必须提高一步。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强调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要把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作为一个政治任务去重视,并着力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还要普及理论[1]1548。同时,指示宣传部门要挑选好理论书籍。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九月会议上对于提高干部理论水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在党内引起了高度重视。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准备进京赶考之际,毛泽东深知我们党的理论水平还比较低,当时党内有部分知识分子和工农干部,对许多基本观点不了解,对许多问题不会解释,所以仍要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总结时也强调:“现在积二十多年之经验,深知要读这十二本书①,规定三年之内看一遍到两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应当有共同的认识,而我们许多高级干部在这个问题上至今还没有共同的认识。如果在今后三年之内,有三万人读完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这十二本书,那就很好。”[2]261党中央再次强调了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党员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水平的提高,也能够使党员从思想上摆脱腐化堕落,加强廉洁自律,更是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执政考试作好的充分准备。

(三)增强党内政策和策略教育

1948年3月,毛泽东在转发西北野战军前委指示各纵队应继续提高政策教育的电报时写的批语中提出:“须知政策与策略,是我党我军的生命。不注重政策与策略的教育,不使这种教育贯彻到底……那就是不对的,是离开了或多少离开了党的路线的,必须认为是极端严重的现象,应当立即加以检讨。”[2]83这一论断明确了政策与策略对党和军队的重要性,增强政策和策略学习是重要政治任务。

随着解放战争将要在全国取得胜利,党内进行政策和策略的学习教育工作甚为重要。毛泽东在1949年一月会议上总结了在1948年以后,全体党员干部系统学习了农村工作、城市工作和军事工作中的各项具体政策和策略,系统纠正了右的和“左”的偏向,使党的总路线在全党内能够贯彻执行,党政治成熟程度得到极大提高。毛泽东肯定了全党在学习政策和策略中取得的成绩,并指出:“我党在不要很久的时期内是能够有把握地取得全国政权的。为了保证胜利,在一九四九年还要进行普遍的和深入的政策教育工作。”还指出“在党内还是存在着某些偏向,将来也还是会发生偏向的,我们还是必须随时地注意纠正党内的偏向”[2]232。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前夕,为了使与会代表能更好地学习党的政策,由中央政策研究室根据1948年以后党的重要政策文件编选了一本文件专集——《政策汇编》,这本书的书名是毛泽东专门批示的,并指示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会议资料,发给每位参会代表。《政策汇编》一书共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从形势与任务、军事、城市政策、农村政策、群众工作、党的建设、主要经验的介绍和其他等方面收录了部分中央重要文件、新华社评论文章及部分地方文件[5]。毛泽东讲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6]在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之际,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要了解当时国内政治形势和党的各项政策策略,这本《政策汇编》就在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即将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为党内同志学习党的各项政策策略提供了丰富而具有针对性的参考资料。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气质。西柏坡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面对执政考验,做好干部人才储备工作,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策策略知识的学习,为党面临的执政赶考取得胜利作好充分准备。

三、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探索长期执政课题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更为艰巨的任务是要面临如何成为执政党及长期执政的考验,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和“赶考”命题,为党的自身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

(一)谨记“两个务必”,防止党内骄傲

西柏坡时期,接受执政考验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新的历史课题。

在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刻,毛泽东特别注意防止党内出现骄傲问题,在辽沈战役取得重大胜利时及时告诫全党全军“仍须稳步前进,不骄不躁,以求全胜”[2]194。随后,三大战役即将取得胜利,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报告中指出:“轻敌的观念无论何时是不应该有的,我们决不要使胜利冲昏自己的头脑。”[2]230“中共二十八年,再加两年,完成全国革命任务,就是铲地基,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功夫。高级干部要懂得,全国打开,事情方开始,那时会感觉比打仗还难。”[7]毛泽东在会上作结论时说:打完一仗之后,要立即提出新任务,这样他就不骄傲了,否则就会停止前进[3]908。毛泽东在面对胜利时,时刻注意提醒党内同志要防止骄傲,继续前进。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以未雨绸缪的前瞻思维,提出了在全国胜利后,党内要克服可能会出现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等,因为胜利,资产阶级来捧场使共产党人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经不起糖衣炮弹攻击的思想意志薄弱者。面对党在未来执政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毛泽东向党内深刻阐释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苦性的问题,将夺取全国胜利比喻为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深入思考中国革命28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两个务必”的思想论述,谆谆告诫全党同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中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28年革命斗争实践的经验总结。在革命即将胜利及未来长期执政的过程中,毛泽东告诫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秉持党的优良作风传统,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才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实现长久执政。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内可能出现骄傲情绪,并指出共产党拥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力武器,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时期进行执政前夕的自我革命,为备战长期执政考试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常怀赶考之心,筑牢党的思想防线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将面临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在这重要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敢于正视将要面临的考验:党内因为胜利可能会出现的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的问题,党内制度建设问题,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低,缺乏城市工作经验等。毛泽东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和超越时空的预判力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未来执政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及考验,不断思考李自成失败的历史悲剧,从探索党的长久执政历史课题层面提出了“赶考”命题。

在党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之际,毛泽东以“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承诺和自信为即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敲响了警钟。赶考精神由此孕育产生,其蕴含的警醒意识、忧患意识为党能够在胜利中时刻保持清醒并长期执政提供了思想保障。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百年政党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已经开启,在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要面对的考题更复杂、任务更艰巨,唯有以忧党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接力赶考,才能走好新的征程。

注 释:

①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规定干部学习马列主义必读的十二本著作有《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论列宁主义的基础》《联共(布)党史》《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斯大林论中国》《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

猜你喜欢
请示报告党委会西柏坡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党委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若干规定
河南警察学院召开党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论《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时代价值
贯彻民主集中制必须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
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提升党委班子领导力
党委会是企业党组织前置研究企业重大问题参与决策的有效方式
风雨西柏坡行
走进西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