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融错”艺术 邂逅别样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融错策略的达成

2021-02-01 05:34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错误题目解题

李 兵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能仁中学 22610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初中学生虽已跨越了幼年的懵懂,但还保留了少年的青涩,学习中出现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一味的吹毛求疵,要求教学课堂的完美,是不可能做到的.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必须要摆正心态,以“融错”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引领学生走进数学世界,了解错误知识的本质属性,挖掘学生自身智慧的潜力,让学生真正的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激发和保护学生的“独特”思维,变“错”为宝,引领学生多方向、多角度探索,让数学课堂焕发别样精彩.

一、尊重错误,让学生焕发自信光芒

错误是行动的附属,只要有行为的发生,不管是思维还是动作,错误如影如随.课堂上学生发生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发展.当学生发现错误时,如果教师一味的指责和挖苦学生,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畏首畏尾,不敢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而教师采用宽容大度的态度,尊重学生,学生就不会产生心理负担,心情愉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挥最良好的状态,思维活跃,行动力强,使学生焕发自信的光芒.

例如:在教学《二次根式乘除法》时,教师在讲授知识重点、细节后,可向学生出示多道题目进行练习,尤其是学生的易错知识点,如被开方数为带分数、负数等,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会忽略其中的要点没有将被开方数为带分数的数先转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亦或是忽略掉了“负号”,这样就造成了计算结果发生错误.这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强调了很多次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这样的结果只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学习,造成恶性循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清楚,初学时期出现错误时很正常的情况,增强学生学好知识的信心,然后引导学生多加练习,及时更正、巩固,让学生时刻牢记错误,以此为鉴进行警戒,实现知识的拓展和认知,构建别样的数学课堂.

案例中,当学生出现了教师多次强调的错误时,教师并没有展开批评教育,而是利用融错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我发现错误的过程,重点掌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积极的展开错误知识的认知,使学生更好的展现学习自我,增长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直面错误,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教学中犯错并不是学生的专利,教师偶尔也会出现错误,这时,很多教师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敢直面错误,采用各种迂回途径自圆其说,将错误点给隐藏起来.殊不知,教学中教师的错误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警醒,不能直面错误就让学生失去了一次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教学中当教师发生错误时,教师必须要冷静处理,及时对错误进行分析,明确错误之后要坦然面对,直面错误,对错误问题展开补救,引导学生把握教学的关键,并让学生以此为鉴,有效的规避错误细节,防止错误再现.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一个直角三角形有a、b、c三条边,已知a=4,b=3,求第三条边c为多少?大多数学生依照惯性思维来解题.勾股定理公式为:a2+b2=c2,且a=4,b=3,代入公式42+32=c2,所以计算结果c=5.当学生给出这个答案时,教师没有深入思考,直接就对答案进行了肯定.这时,有同学大胆的举起手,提出:老师,题目中并没有说c一定为斜边,这样计算是不是比较片面.显然这个学生所提问题是正确的.教师坦然的向学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指出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上述解法是当c为斜边时的答案,那么当c为某一直角边时,c的数值为多少?学生依据之前的做题步骤来计算,最后得出:当c为三角形的直角边时,那么a就为斜边,按照勾股定理计算公式,可得出算式:c2+32=42,进而计算出结果.

案例中,教师在出现错误时,冷静处理、仔细分析、坦然面对,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榜样,并引导学生对自身的错误展开思考,找出补救的方法,让学生以教师的错误为“镜子”,正确的把握做题的关键,避免相同错误的发生,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关注错误,变“错误”为“宝库”

错误与正确是一对孪生兄弟,都是教师的“心头肉”,更甚至说,错误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厚此薄彼,采用双标政策,不能将眼光只放在正确的答案上,而对错误视而不见,相反的,教师也要对错误重点关注,并用“融错”的态度分析、理解错误,将错误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找出错误中隐含的知识漏洞,及时的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防止错误扩大化发展,帮助学生缕清知识分布,构建全新的知识系统,从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不等式的解法》时,教师可先向学生讲授不等式的基本解法,(对于计算中的注意事项可放置在练习中讲授),然后向学生出示多道对应不等式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并邀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与此同时,教师可对课堂进行巡视,将学生的错误点和典型解题方法熟记于心.由于计算的注意事项还没讲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误,如分式中的系数问题等.这时,教师可结合题目对解题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并在讲授中穿插错误例题,这样,会引起学生对错误知识的关注.如此以来,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贴近,教学过程更具说服力,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加强,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知,强化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

案例中,教师通过以练带讲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将学生的错误穿插于教学活动中,将“错误”变为知识的“宝库,”引发了学生的重点关注,深化了学生对错误点的理解,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查缺补漏,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系统,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思考错误,及时调整思维方向

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因为同一原因出现两次以上的错误,而且这种现象屡有发生.分析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出现错误的时候,并没有对错误思维进行及时有效的矫正,而是一直惯用错误思维模式进行解题,这样相同错误一直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基于此种情况,教学中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引导说出自己的解题过程,让学生对错误思路进行思考,全面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理解和把握错误的生成过程,及时调整思维方向,使学生掌握解题重点和解题策略,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

例如:在《解方程》教学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已知方程2X+(K-1)X+K+1=0的根为a、b,且a、b为某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三角形斜边的边长为1,请问K值为多少?绝大多数同学依据韦达定理写出:a+b=1-K,ab=K+1,再根据勾股定理公式得出:a2+b2=K2-4K-2=1,从而计算出答案:K=±2.认真分析题干我们不难发现,结果是错误的,因为a、b为某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所以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为a>0,b>0.教师并没有急于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将结果反向代入题干当中,学生发现其中一个负值是错误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值,做题中是哪部分出现了错误.学生认真分析,及时调整做题思路,找出解题中忽略的某些条件,顺利的掌握了解题技巧.

案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运用融错艺术让学生展开反思,找出解题中的错误思维,将题目中学生忽略的隐含条件挖掘出来,使得解题思维更加顺畅,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养成了学生题后反思的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融错”艺术,让学生有出现错误的权利,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反思,使之转化为有效的学习资源,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时刻警醒学生,避免相同错误的发生,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邂逅别样精彩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错误题目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在错误中成长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用“同样多”解题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解题勿忘我
追根求源
不犯同样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