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平
(云南师范大学 文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2)
在二语习得领域,国外专家学者用不同的英语单词来对应身份这一概念。总的来说,使用identity 来解释身份的专家学者教多,一是因为这一个大众普遍能看懂的概念(代表着“我是谁”)(Ivanic,1998)[1]。但随着在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ies)的推动作用下,二语习得(SLA,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相关学术理论得到了极大发展,这也就推动了围绕身份的相关理论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部分专家学者发现,在很多时候,identity 一词无法体现某些对身份概念的阐释内容,因此又出现了其他词汇来解释身份。Bakhtin(1981[2],1986[3])在解释身份这一概念的时候,用voice 一词来突出话语对身份构建的重要性。Weedon(1987)[4]则用subjectivity来突出话语以及社会环境对身份构建的重要性。就目前对身份这一概念的相关理论而言,通常研究者会将其置于社会文化生活中,突出其社会性、历史性、斗争性(contradictory)以及话语性(discursive)。
基于对身份的这些理论及研究,目前在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领域,英语写作者身份(writing identity)这一问题日趋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Ivanic(1998)[1]、Gee(2000)[5]以及Hyland(2005)[6]较为系统和深入地诠释了写作者身份这一概念。Tang 和John(1999)[7]以及Hyland(2002)[8]对如何构建研究写作者身份提供了分析依据。Pittam 等(2009)[9]以及Kinder 和Elander(2012)[10]从写作者身份信念的角度做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写作者对写作活动的信心影响了个体写作身份的认知和构建。另外,欧阳护华和唐适宜(2006)[11]通过对比国外学生议论文写作文本和国内大三大四学生中文议论文文本,从语篇功能和语义角度分析表明,国内外学生写作文本中的身份构建受母语文化影响较大。Zhao(2013)[12]提出英语写作者身份构建的三个维度,即概念维度、情感维度和显现维度。
在本文中,结合Weedon(1987)[4]的阐述内容,笔者认为用subjectivity 一词更能体现二语写作者身份构建的话语性及社会关系性。基于笔者对subjectivity 概念的讨论,再结合Ivanic(1998)[1]、Gee(2000)[5]以及Hyland(2005)[6]对写作者身份这一概念的论述,笔者认为二语写作者的身份构建同样受到二语写作者的话语以及社会关系的影响。基于对以上两点,笔者进一步分析探讨对二语写作者身份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西方哲学相关理论的发展,虽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身份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有所不同,但在二语习得领域,很多专家学者经常用主体性(subjectivity)这一概念来解释身份。
Weedon(1987)[4]用主体性(subjectivity)来对身份这一概念进行剖析。Weedon(1987)[4]对主体性这一概念的阐述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方面。首先,由于受后结构主义的影响,Weedon(1987)[4]一脉相承地提出,个体的主体性是动态的、多样化的,它会随着个体所处的历史时间和社会空间而变化。此外,由于受女性主义相关理论的影响,Weedon(1987)[4]在诠释主体性时,她更多地关注到个体在建构及呈现自己的主体性时,需要结合话语(discourse)、个体的社会经验(experience)以及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陷入的权利关系(power relations)。Weedon(1987)[4]强调,这种权力关系是基于性别、种族、阶层、年龄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而且它往往体现在不同主体(subject)的社会性位置(positions)上;很大程度上,在社会交往中的权力关系决定了个体在特定时间、空间下所能表现出的主体性的程度。而权力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话语。这里的话语,不仅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社会性话语,也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所表达的话语。总的来说,Weedon(1987)[4]所提出的主体性不仅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个体是如何通过社会性话语和个体自己的话语来体现身份的动态、多样以及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她提出了社会关系中的权力关系是影响个体主体性构建的关键性因素。
基于上述Weedon(1987)[4]的观点,Norton(1995[13],1997[14])进一步总结归纳正确理解主体性(subjectivity)这一概念的三个要点。首先,主体性的属性是多重性(multiple)的。其次,主体性本身也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中构建身份的场所(a site of struggle)。就这一点,Norton(1995)[13]进一步指出,个体身处社会生活的权力关系中,其主体性的构建过程本身并不是一个被动接受或被动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体现个体主动性(human agency)的过程。最后,主体性的特性是它处于永恒发展和变化中。Norton(1995[13],1997[14])对主体性这一概念的侧重点主要放在主动性(agency)上。在二语习得领域,Norton(1995)[13]提出对于二语学习者(L2 learners)而言,学习者个体对二语学习的投入(investment)更为重要,因为二语学习者如何对掌握二语而进行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主体性的构建过程。
另一方面,基于上述Weedon(1987)[4]的观点,Block(2007)[15]进一步提出,二语学习者的身份构建(identity construction)过程需要考虑学习者所掌握语言的混合性(hybridity)以及矛盾性(ambivalence)。Block(2007)[15]指出,由于个体的身份构建主要体现形式是话语,而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因为构成其话语的语言体系是多个语种的混合体,而导致了二语学习者在构建自己身份所依托的话语则是来源于不同语言体系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他们的话语具有混合性的特征。另外,二语学习者身份构建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二语学习者的身份难以被构建的问题上。在二语学习者的二语学习过程中或社会生活中,他们常常会遇到因外界的需求而被迫进行身份构建的情况,而这样因外因而被迫构建的身份却是二语学习者难以构建成功的。相比起Norton(1995[13],1997[14])突出个体的主动性,Block(2007)[15]则是更加客观地呈现了二语学习者身份构建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身份这一概念在目前被广泛讨论,通过梳理Weedon(1987)[4]所提出的主体性以及Norton(1995[13],1997[14])和Block(2007)[15]对身份的诠释,笔者认为二语学习者的身份是基于学习者自身的社会文化属性(如性别、年龄、种族等),而被体现于学习者在权力关系中主动性的积极发挥,以及矛盾性和话语混合性的艰难克服。
关于身份这一概念的理解的关键是依托于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场景中表达自己的话语。而写作就是一种通过笔语语言来表达作者身份的展现形式,也是体现写作者身份构建过程和结果的表现形式。
目前,就写作者身份这一概念而言,研究成果较为突出的有Ivanic(1998)[1]、Gee(2000)[5]以及Hyland(2002[8],2005[6])。
在Gee(2000)[5]构建关于身份这一概念的理论体系时,他突出强调话语身份(Discourse identity,即D-identity)在写作以及对话中对话语使用者身份构建的重要性。话语身份通过话语的表达及传递为个体自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及呈现自己的身份。在诠释其重要性时,Gee(2000)[5]进一步提出了对话语这一概念影响深远的观点---Discourse 和discourse 在概念上的区别。Gee(2000)[5]认为Discourse 是一个抽象的整体性概念,是个体综合性并且稳定性的一种集合体现。基于它,个体向外界展示自己是哪一类人(如女性主义者、医生、病人等)。而discourse则是基于个体在某个特定的社会交往场合根据自身及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口语语言或笔语语言。
Ivanic(1998)[1]较为全面地探讨了身份与写作(writing)之间的联系。Ivanic(1998)[1]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学术文本(academic writing)的文本分析,阐述了在写作这一个个体活动中,写作者通过话语(discourse)以及读写能力(literacy)在课程体系中构建自己身份的同时,也在表达自身在课程体系中的身份。Ivanic(1998)[1]对于解释写作者身份这一概念的突出贡献在于,她对引入了话语(discourse)以及读写能力(literacy)两个维度来分析笔语(writing language),通过这两个维度来更好地分析写作者的身份及身份构建(identity construction)过程。
Ivanic(1998)[1]指出话语(discourse)的塑造形成基于两个方面:写作者用以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素材(subject-matters)以及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体系(ideologies)两方面来塑造形成的。其次,她还进一步提出,个体话语的体现是依赖于个体的语言选择,而这些选择依赖于具体的语境和个体自身的思想体系。简要来说,对话语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基于语言学角度的,对它的理解更多在于通过个体语言的表达来构建或展现自身身份。不同于话语,Ivanic(1998)[1]认为读写能力(literacy)是和人类学相关联---从整体的角度而言,它强调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对符号体系的使用。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它关注个体对书面语(written language)的使用。在分析读写能力与身份的关系中,Ivanic(1998)[1]进一步指出,对于写作者身份构建,读写能力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影响个体话语呈现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个体是通过读写这一动作来选择话语,个体也是通过读写这一动作来进行其身份的表达及构建。简而言之,从某个角度来看,话语是读者建构写作者身份的平台,而读写能力是写作者建构写作者身份的平台。
另一位深入研究身份与写作关系的学者是Ken Hyland。Ken Hyland 对于写作和身份的研究平台主要集中于学术写作(academic writing)。Hyland(2002)[8]指出在学术写作这一领域,写作者身份不仅要求写作者适应并掌握学术写作的术语及相关写作规范,还需要写作者在构建写作者身份的同时,保持自身原有的身份(自己的主体性);此外,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写作者身份难以有效表达的原因是,在学术写作中,二语学习者本身就还处于学习者这一身份;此外,他们还被要求需要在学术写作中,熟练掌握学术写作各项要求,并通过自身的写作者身份进一步表达其主体性。Hyland(2002)[8]以香港某高校本科生在不同学科的学术写作,以及对部分研究对象的访谈内容为文本对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是研究对象的学术写作反映出研究对象写作者身份的构建,由于受限于研究对象自身所具备的主体性以及权威的西方学术写作文化,而导致在这些二语写作者在学术写作中没能有效构建写作者身份。
Hyland(2005)[6],更加全面地分析了写作活动(writing)与身份构建的关系。Hyland(2005)[6]一方面分别从文本研究、写作者研究以及读者研究三个维度,去论证写作活动是一个社会性(social)的活动,通过它的社会性,写作者在社会交往中表达自己的诉求以及身份。另一方面,他通过分析说明写作活动本身是一个既具社会性(social)又具交流性(interactive)的社交文化活动,而非单一的语言(cognitive)个体(individual)活动。Hyland(2005)[6]对写作者身份这一概念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个体的行为(performance)以及群体隶属性(membership)。首先,写作者身份的呈现和建构依托于写作者的遣词造句以及遣词造句后的文章。通过写作者显现的话语表达,写作者很大程度上能够将隐形的主动性公开化。也因此,写作者的写作者身份构建过程,其实是写作者自身所携带的先备身份(价值观、信仰、先前的社会文化经验)和某些文体的规范性写作要求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若写作者能较好地呈现他们的写作者身份,也就意味着写作者通过其写作的话语充分展示了自己属于某类群体(即写作者拥有了某类文体所要求的群体隶属性)。
结合在本文第一部分关于身份这一概念的内容,笔者认为对二语写作者身份这一概念的理解离不开以下三个要点。首先,二语写作者身份的呈现及构建会受到来自二语写作者本身所具有的主动性的影响。其次,二语写作者身份的构建还包括写作者被要求在权力关系中克服矛盾性(Block,2007)[15],这里的矛盾性体现在二语写作者因为对相关写作文体不熟悉,而难以构建二语写作者身份的。最后,二语写作者身份的呈现及建构要求二语写作者通过笔语表达去克服他们话语的混合性,要求他们既能写出符合相关文体要求的文本内容,又能在文本中体现自身所携带的主体性特征。
通过上述论述得知,影响二语写作者身份的呈现与构建的主要因素为:主体性特征以及积极主动性。
参照Weedon(1987)[4]对主体性的阐述内容,笔者认为主体性特征是一个对二语写作者身份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主体性特征,其概念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二语写作者的身份是社会文化属性的;二是,二语写作者的身份呈现及构建离不开第一语言。
首先,二语写作者身份本质是社会文化性。在这个层面,笔者提出的主体性特征和主体性(Weedon,1987)[4]这一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对于二语写作者而言,二语写作者身份的有效构建主要依托于在特定社会文化交往场合,因社会交往需求而产出的话语。而话语(Ivanic,1998[1];Gee,2000[5];Hyland,2002[8],2005[6])这一概念本身就源自于写作者自身所携带的社会文化特征(性别、种族、年龄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因此,两者的联系体现在,都强调个体本身所身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所经历的社会文化活动以及整体性的社会文化经验。另一方面,主体性特征和主体性(Weedon,1987)[4]的区别在于,主体性是一个从整体的也是宏观的角度看待个体身份的概念,它强调个体身份的动态性、多样性以及永恒变化性。主体性特征则主要体现在二语写作者的某一次写作实践中,因此,主体性特征相较于主体性,它的概念范围相对较窄也较为单一。它更突出二语写作者在某一次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写作者根据这次特定的社会性需求而在本次写作作品中所带入的自身部分社会文化属性。
另外,二语写作者身份的呈现与构建,依赖于写作者所已有的和第一语言相关的话语。Block(2007)[15]在丰富身份这一概念提出了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他们的“身份构建”基于两种甚至多种语言的语言体系。Cook(1996[16],1999[17])在研究二语学习者在使用二语的过程中,发现二语学习者自身所携带的第一语言语言知识及对第一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competence),对第二语言的输出结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Marshall 和Moore(2013)[18]通过对研究对象的采访,进一步证实在二语学习者输出第二语言时,这些学习者会从已经习得的第一语言中提取自身所需要的语言素材,以帮助自己能够有效输出第二语言。
参照Norton(1995[13],1997[14])、Toohey(2007)[19]和Kettle(2005)[20],笔者认为积极主动性是对二语写作者身份构建的另一主要影响因素。
Norton(1995[13],1997[14])指出二语学习者在社会文化生活中,通过主动性去呈现及构建主体性。Norton(1995)进一步指出,二语学习者构建其主动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第二语言语言体系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行投资(investment)。她认为,如果二语学习者有意识地对第二语言进行投资,付出时间和努力,那么这些二语学习者,相较于不投资者而言,将会获得更广泛的社会符号类资源以及物质类资源。Norton(1995[13])进一步解释了社会符号类资源,如掌握了这门语言,或者通过对二语的掌握得到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又或者通过对二语的掌握拓宽了交友圈。而物质类资源则是指通过语言的掌握带来的物质资源,如通过语言的掌握,挣得更多的钱、能买房等等。换句话说,Norton(1995[13])提出的主动性是二语学习者基于自身社会发展需求而表现出的一种积极主动性。
Toohey(2007[19])提出自主性(autonomy),进一步发展主动性的概念,将其解释为特定社会环境下个体所表现出的主动性;此外,她还进一步强调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会对个体自主性的发展会产生抑制作用或促进作用。相较于Norton(1995[13])提出的主动性,Toohey(2007[19])的自主性对个体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描述得更为全面。而进一步对影响二语学习者积极主动性的因素进行了剖析的则是Kettle(2005[20])。
Kettle(2005[20])提出影响二语学习者主动性发挥的三方面因素:二语学习者的话语实践活动(recognized/recognizable discursive practices)、更优势的身份(alternative positionings)以及能够帮助二语学习者构建身份的互动者(interactive others)。Kettle(2005)透过在澳大利亚读本科的一个泰籍学生分析他如何在以上三个因素的作用下发挥其主动性去构建身份。通过这名学生的实例分析来看,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互动者。起初该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定位是无名者(nobody),他认为因为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他很少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去跟师生进行对话交流。随着任课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断激励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该生逐渐开始融入到课程活动中,开始有了话语实践活动;而随着该生所进行的话语实践活动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丰富,该生更加有主动性去让自己成为这门课的一份子,经过一段时间,他用“变得更好”(being better)将自己身份重新定位。换而言之,互动者特别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能够给二语学习者一个实现话语实践活动的平台和机会,也能够给二语学者一个能够拥有更优势身份的愿景。在互动者的帮助下,一个希望自己拥有更好身份的二语学习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去积极进行话语实践活动以帮助自己构建这个更有优势的身份。
结合Norton(1995[13],1997[14])、Toohey(2007[19])和Kettle(2005[20])对主动性这一概念的相关论述内容,这里的积极主动性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二语学习者通过积极实施话语实践活动而去构建对自身更有优势身份的主动性,而这一主动性的发生离不开该环境下互动者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