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再升
(韶关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近年来,我国高校资助体系不断完善,资助模式多种多样,资助水平大幅提升。随着脱贫攻坚战役胜利成果的巩固,新时期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1],那么,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具有什么样的时代内涵?如何有效地发挥高校资助育人功能?“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又将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提供哪些创新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是指为了实现“育人”的目标,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必要的经济资助以外,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构建“人文关怀”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2]。高校资助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资助育人的内涵也进一步丰富。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了“十大”育人体系[3],从国家层面首次将资助育人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另一方面,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召开,表明了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将进入“后脱贫攻坚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的矛盾也在改变,由经济困难学生对入学的渴望与高校资助资金匮乏之间的矛盾转变为经济困难学生对成才的渴望与高校资助育人系统不完备的矛盾[4]。这一新的主要矛盾决定着今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提升资助效率,由生存式扶贫转为发展式扶贫。
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该以“精准”为导向,包括精准识别、精准管理和精准分配资金。其中,精准识别是前提,精准管理是资助的过程,精准分配资金是资助工作的价值体现,将“精准”这一理念落实在资助工作每个环节当中,才能保证资助育人效果的达成。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能够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得到锻炼,提升自我,而且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维护着社会的稳定。
第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决胜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脱贫工作成效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息息相关。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能解决学生的阶段性困难,也缓解了家庭的压力,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第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关键实践。高校应当定期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育人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第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举措。高校在奖、贷、补、助、勤、免、捐 “七位一体”的资助育人机制的基础上,建构“三全育人”体系,保障学生正常的在校生活以外,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5]。
“三全育人”理念要求,在全员上,高校要做到全员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程上,将育人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全方位上,将思政工作延展至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均衡发展上[6],形成育人合力,齐抓共管,共同协作,提高育人的有效性[7]。
“三全育人”理念下的资助育人新模式,一方面,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动员全体成员从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到毕业后开展全方位、多方面的育人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带来了新的机遇,始终将资助育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将资助育人工作纳入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中。
1.全员育人:齐抓共管,构建全员资助育人大格局
全员资助育人大格局要求发挥不同人员的育人优势,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组成的“三位一体”的资助育人机制,形成资助育人协同体。
(1)校内联动
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属性要求高校的所有工作者,包括行政人员、专任教师和后勤人员都应该是高校资助育人的直接或间接主体。因此,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整合学校管理部门、专任教师、后勤人员与专职辅导员等力量,将资助育人理念整合到教学、管理和服务当中。比如,勤工助学工作,校内各管理部门不能仅仅只考虑让学生完成岗位常规工作,应在“用人”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引导,才能真正发挥育人的功能。
(2)校企合作
社会捐款资助在高校资助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爱心人士与企业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会慷慨捐赠,成立XX(奖)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高校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应将这些社会关怀纳入学生教育实践当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同时,高校还应积极发挥爱心企业平台优势,探索建立实习基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各种实践锻炼的机会。
(3)家校互动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8]。为更好地发挥“家校互动”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的育人功能,高校可以利用假期集中开展“暖心暖意,关爱无限”走访慰问经济困难学生系列活动,为学生增添温暖,同时,反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思想情况。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家校之间的即时交流与信息反馈平台,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并就有关问题寻求家长的支持与建议。
2.全程育人:重点突破,搭建全程贯穿育人平台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应该利用学生成长中的关键时期进行重点突破,搭建全程贯穿育人平台,及时解决学生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和思想上的问题。因此,“全过程育人”要求学校精心设计各项学生资助育人实践环节,把育人理念和育人实践贯穿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全过程当中[9]。
入学前,高校应该加大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每年向新生寄送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专项资助等管理规定,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入学前就能对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有一定的了解,避免部分学生因担心学费问题而辍学。笔者的前期调查显示,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做到了这一点,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在入学前了解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所规划。
新生报到期间,高校通过“绿色通道”提供教材卡、购物券等补贴,召开新生经济困难学子座谈会,通过及时的帮扶来激发受助学生爱国爱校、自立自强的意识。
在校期间,学校可以通过奖、贷、补、助、勤、免、捐“七位一体”的资助育人机制对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物质帮扶、能力培养等。例如,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既能保障资助工作长期有效,也能体现资助系统的育人功能。总之,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当中,在保证到位、及时的物质帮扶以外,也应加强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毕业期,针对性地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有效的保障服务,确保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比如,毕业前夕的毕业生诚信教育系列活动,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制度,发放求职创业补贴等都体现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人性化。
3.全方位育人:多管齐下,形成“全方位领航”育人模式
高校资助工作应凸显育人功能,在物质帮扶之外解决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问题,做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有机融合[10]。
(1)建立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精准资助方式
进入“后脱贫攻坚时代”,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普遍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也将进一步好转,在全面发展的理念下,精准确定资助对象的需求已经不仅是物质上的需求,还要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如今,我们即将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将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变为提升生活质量,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将由生存式扶贫向发展式扶贫转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等经济帮扶仅仅只是满足学生的基本物质需求,而高层次需求(如课业辅导、技能提升、心理帮扶、企业实习等)才是学生最希望获得的。笔者的前期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除了获得经济资助,在校期间你最希望获得哪类帮助?”中选择课业辅导的学生占47.73%、选择技能提升的学生占88.96%、选择心理帮扶的学生占38.64%、选择企业实习的学生占68.34%,说明目前高校这一方面的资助帮扶比较欠缺。因此,进入“后脱贫攻坚时代”,随着经济困难学生需求的变化,高校应建立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精准资助方式,精准帮扶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的成才成长。
创新资助方式,建立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精准资助体系。首先,高校资助工作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经济困难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现状,有针对性、持续地开展帮扶和提升活动。如部分高校已经实践了的通过校园卡消费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对其进行隐性资助等举措。根据笔者的调查,接近三分之一的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身边还是存在“假性贫困”(本无需申请助学金却进行了贫困申请)和“隐性贫困”(本应该认定的贫困生却没有申请资助),说明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和精准资助上还存在漏洞。根据资助对象的不同选择相匹配的资助方式,形成多种资助方式相结合的“资助包”,做到个性定制、精准滴灌。其次,借助互联网技术,做到线上线下互补。高校资助育人同样要占领网络阵地,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根据学生信息的海量数据来精准制定资助政策及开展资助工作,保证资助工作的便捷、高效。最后,利用网络媒体,例如易班平台,开展线上学生资助育人活动,通过选取受助学生典型事迹展示、受助学生“励志积分”等,丰富资助育人的内容与形式,切实增强资助育人实效[11]。
(2)做经济困难学生能力“扶智”和精神“扶志”的主力军
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助困性资助、普惠性资助、补偿性资助和奖励性资助多项资助有机结合的“多元混合”模式[12]。但是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重心更多着眼于生活上的“济困”,而对精神上的“扶志”和学习上的“扶智”明显支持不足。笔者前期调查显示,受资助学生不管是在学习发展、思想道德还是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均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同时也发现,“学校是否举办有关诚信、感恩教育等方面的演讲、征文、讲座等教育活动”,只有30.03%学生选择经常开展;“学校是否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只有24.19%学生选择经常开展;“学校是否组织开展优秀学生和杰出校友报告会、励志之星评选等励志教育活动”,只有25.49%学生选择经常开展,这说明当前高校资助的育人功能还未全面体现,忽略了经济困难学生在思想上可能承受的压力以及其人格需要被尊重、精神需要被鼓励的需求。因此,高校要做好精准帮扶工作,做经济困难学生能力“扶智”和精神“扶志”的主力军,发挥好精准资助的育人功能。
做精神“扶志”的主力军,将经济资助与精神励志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要注重宣讲与诚信教育双管齐下,开展优秀事迹报告会,展现经济困难学子的风采,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努力拼搏,磨砺意志,走好人生道路;开展感恩教育,树牢“吃水不忘挖井人”意识,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回馈社会;开展劳动教育,充分利用勤工助学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劳动教育方面独特的先天优势,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内容,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让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做能力“扶智”的主力军,淡化经济困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而导致的能力与特长等方面的不足。因此,高校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和教育资源,开展多样的活动与培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从知识学习的层面,努力搭建好学业拓展平台。组织由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帮扶小组,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学业辅导、心理帮扶、就业培训等帮扶活动;另一方面,从实践锻炼的层面,搭建好社会实践平台。依托团学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