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引香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便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审题习惯便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学生只有在审题阶段抓住了关键信息,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本文就初中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审题能力;现状分析;改进对策
审题就是指审清题目的意思。一般来讲,审题主要是从三个步骤入手,首先,对题目中的未知项进行分析和观察,其次,根据题意来解题,最后根据题目来检查答案。在做题过程中,学生们因为审题问题而出现丢分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审题的重要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帮助他们养成审题的良好习惯。
一、学生审题障碍及其原因
(一)学生的审题意识薄弱
很多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认为自己对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已经掌握的比较彻底,于是做题的时候简单的浏览题目之后,便是开始直接下笔,并没有对题目中的一些隐藏信息进行分析。甚至一些学生完全没有审题的意识,仅仅是随便看两眼题目,便开始下笔。结果发现计算到一半没有办法继续进行下去,最后不得不重新审题,重新计算。除此之外,部分同学存在不审题的情况,即使做错了也不知道,一直写到最后,还认为自己解题没有任何错误,殊不知从一开始就已经进入了错误的思维。
(二)学生在面对复杂的题目时,融入产生畏惧心理
对于部分同学来讲,其本身存在着较强的畏惧心理。当题目的文字信息过多,或者是题目中出现了陌生的数学符号时,他们从主观思想上认为这道题目比较难,选择蒙一个答案或者直接放弃。他们没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将整道题目完完整整的读完。
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对策
(一)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一般来讲审题习惯主要是包含了四个步骤。
1.第一步——读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着学生们一起阅读数学题目。在读题的时候,需要在蕴含数学信息的地方停留一下,引起格外的关注。数学题目一般都是比较严谨的,因此,在读题的时候不能够加字,也不能够少字。同时,教师还需要向学生们灌输不读题,不动笔的思想,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们改善拿到题目就直接作答的坏习惯。
2.第二步——圈
在第一遍读完题目之后,需要再次朗读一遍。第二遍朗读主要是包含了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将第一遍不理解的内容着重思考一下内涵。第二个目的便是用笔将关键的信息圈出来。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应用题的时候,其题目都是文字信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将文字信息圈出来并且转化成为数学知识。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寻找相应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一般来讲,如果在一个题目中,能够圈出多个重点词汇,那么就可以大致找到解题的思路。
3.第三步——画
对于数学题目来讲,很多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对于几何方面的题目来讲更是如此。通过画图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成为形象的图画,并且借助虚线和实线来表现其中的数量关系,这样一来,解题的大体思路便成型。
4.第四步——说
“说”主要是在日常训练中,教师让学生们将找到的已知条件说出来,然后根据给出的数学信息,分析一下可能会用到哪些数学定理公式,以此为他们后续的解题奠定基础。
(二)审题中要排除干扰条件
在数学试题中,干扰项是比较容易出现。干扰条件便是指那些与解题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很容易影响学生解题思路的条件。学生们在审题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去分析问题的最终目的,然后通过倒推法,来寻找可能用到的关键信息,进而将没用的干扰信息排除掉。
比如,在数学选择题中,问甲乙丙丁运动员参加接力赛,其中甲运动员的位置有一定的要求,即,必须为第一或者第四棒,问,这四名运动员有几种排列方法。
这道题目的本质便是考察甲乙丙丁四种排列顺序。此时,可以分情况讨论,将甲作为第一棒,此时甲就是无关项,只需要对乙丙丁的顺序进行罗列即可。将甲作为第四棒同样如此。将两种情况相加,可以得出,共有6+6种顺序。
(三)深度挖掘隐藏条件
在某些数学题目中,可以发现有的已知条件并非是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而是需要通过对公式、组合图形进行分析,才可以找到这些隐藏条件。一般来讲,想要发现隐藏条件需要学生分析、推敲、剖析,才可以找到。当隐藏条件找到以后,该题目的解题难度可能会大大降低。
三、結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对于学生思维发展、解题能力提升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有着较为明显的帮助。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在日常的训练中,帮助学生在脑海之中构建不审题,不动笔的思维,养成审题之后解题的良好习惯,以此提升学生做题的正确率。
参考文献:
[1]邓艳霞.细审题,巧解题——初中数学审题指导[J].现代中学生(初中版),2021(0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