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荆山小学 王 亚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的就是问号。”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数学课堂中的质疑是思维成熟的标志,是学生自主意识的提升。倡导学生大胆质疑,才能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并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体验到质疑的乐趣。
皮亚杰认知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以直观的方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质疑应该从儿童感兴趣的点入手,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进而促进他们深入思考。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在学生了解什么是比的基础上,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的质疑情境:学校购买8 个篮球、7 个足球、3 个排球,根据比的性质,你能说出各种球类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吗?在学生提出各种质疑后,教师再变换一下提问方式:如果我们只知道各类球的比例或者是某种球的数量,如何求出其他球的数量?这样的引导能够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比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知识情境来引发学生的质疑兴趣,这样就会让学生在互相提问、思维碰撞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创设质疑情境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就创设了这样的质疑情境:多媒体课件展示圆、长方体、圆柱这三幅图片,然后对学生提出问题:“谁能利用学过的知识来推导出这几个图形的面积?”“根据以上的推导能探寻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吗?”这样的质疑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积极地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引导,可以把学生科学分组,利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的思维相互间得到碰撞。学生利用圆的面积推导公式,把图柱体转换为近似的长方体,运用长方体的体积进一步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即底面积与高的乘积。实践证明,良好的质疑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在逐步探究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地变革。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直是教师需要探索与实践的课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独立思考与质疑能力被剥夺。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百分数”这个概念时,教师就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生活中的事例:“在篮球比赛中,某个队员的投篮命中率是60%,这样的命中率是什么意思?”“一名命中率为60%的球员和一名可以投进60 个球的球员,哪一个更优秀呢?”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喜爱篮球运动的男生会去积极思考,通过进一步的思考,发现总的投球数是不确定的,这两者无法建立比较关系,60%只能知道其比例关系,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质疑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敢问、善问,让质疑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挖掘学生思维潜能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认知活动真正发生,进而体会到探索数学世界的乐趣。